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华庆昭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举办讲座 缅怀美国历史作家约翰•托兰

更新时间  2004-03-10 作者:未名
2004年2月28日,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华庆昭先生应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到历史学院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缅怀约翰•托兰其人其书”的报告。

约翰•托兰(1912-2004)是美国著名的历史作家,2004年1月4日因为肺炎去世,享年91岁。他一生著述丰富,总共有15本著书,其中12本为历史题材,两本为小说,一本为自传。有9本已经被译为中文(其中历史题材的5本)。托兰的著作主要围绕20世纪的三次重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其中绝大部分著述以二战为题材。

华先生认为他撰写的历史著作可以规类于通俗历史(public history)。他从几个方面总结了托兰著作的特点:第一,托兰讲究撰写活的历史。他认为历史不是过去的、固定的事实。除了参阅大量历史文献之外,他还对当事人(上至总统下至普通百姓)进行采访,搜集口述史料。因此,托兰的著作具有丰富的资料来源。例如托兰在撰写有关朝鲜战争的著作时,他对去了台湾的几十名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采访。第二,托兰著作中表现出突出的平民性。以前的历史学家常常把历史写成帝王将相的历史。在托兰的著作中,有社会上层的活动,也有普通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对平民和小人物的关注体现了托兰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三,托兰主张撰写非意识形态的史学,也即不以政治标准来衡量历史,重视挖掘交战双方士兵人性的一面。第四,托兰的著作中含有和平主义的思想。他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性,表达对战争的反对立场。第五,托兰强调撰写历史要写出历史的戏剧性,让人物跃然纸上,“要表现而不要讲出来”,通过“白描”的手法恢复历史的场景。第六,托兰的历史著作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他强调在撰写历史著作时要采用短句子,时态也使用最简单的。他注意谴词造句。他的历史著作读起来具有小说和故事的韵味。华先生从托兰的家庭出身、教育、人生经历等方面分析了托兰形成上述突出特点的原因。最后,华先生讲述了托兰本人的“中国情结”以及他本人于托兰的交情。华先生认为托兰是了不起的历史作家和文学大家。

华庆昭先生的讲座被作为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开办的 “美国历史与文化论坛”第一讲。这个论坛的目的是活跃学术气氛,增进中心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论坛的主讲人主要是本中心的教师、博士生和外请学者。计划每月一讲。(杨凡)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