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中美学者对“门户开放”政策研究述评

更新时间  2004-05-07 作者:仇华飞
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门户开放”问题不断进行研究,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成因、历史背景、政治目的等展开讨论,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发表过不同的见解。从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学者们所持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门户开放’政策从本质上说是美国保障和扩大其在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政策,但在客观上对抑制或延缓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起过一定的作用”⑴。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为这些因争夺势力范围搞得焦头烂额的列强提供了一项能为它们基本接受的原则,即重新建立列强在华侵略势力再次平衡或基本平衡”⑵。另一种观点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强权外交的体现,其目的在于保持、扩大美国对中国的控制与对中国人民的剥削”,是“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政策”⑶。 强调“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实现独霸中国的第一步——垄断中国市场”⑷。指出,该政策“无论从制定者的主观动机上看还是从政策的客观效果上看,都没有,也不可能在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进程上设置任何障碍”⑸。这些观点仍影响中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至今已有一百年历史,而事实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仅曾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强烈反响,即使在美国也引起很大注意。美国学者们从未停止过对这一政策的讨论和研究,他们之间同样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见解。30年代美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激烈争论,可以证明即使今天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未超出当时的理解。

  一种观点强调“门户开放”政策的正面作用。主要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是打破列强瓜分中国的政策。理由是,甲午战争后,在列强企图瓜分中国时,美国如果不提出这个政策,中国主权就要破碎分裂,不能保持完整。日俄战争后,美国斡旋议和,在“门户开放”原则下,向两国提出撤退满洲驻兵的要求;在欧洲大战日本占领胶州湾时,美国对日提出通告,要求尊重中国领土完整:“如果中国发生变乱时,日本在胶州以外所有行动必须事先与美国商议。这实际上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在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时,美国声明,如果条件对中国领土的完整和‘门户开放主义’有害者,美国‘一律不承认’。”⑹

  第二,《在兰辛--石井协定》中,美国虽然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可是也曾声明“须保全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凡侵害中国主权的独立,和工商业均等机会等,美日两国应协同对付”⑺。美国主张中国参加欧战,更是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巴黎和会中,美国虽然因为欧洲复杂的国际关系,没有极力帮助中国,可是这个遗憾,已被华盛顿会议所弥补。那次会议中,在美国极力维护“门户开放”的原则下,促成中日山东问题的解决。

  第三,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和行政完整;给中国以完全无碍的机会,以发展维持有力巩固的政府,施用各国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境内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情况,乘机营谋特别实利”⑻。正是美国竭力维护这个原则,各列强才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即使是“九一八”事变后,美国也丝毫没有放弃这一原则。美国曾根据《非战公约》,一再促日本觉悟,这种道义上的制裁,当时曾发生不小的影响。

  第四,“一·二八”日本进攻上海时,美国竭力在不损害中国主权的原则下议和,而在事实上,淞沪协定中也没有足以损害中国主权完整的条文。关于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美国已经明确向中日两国政府表示,“美国政府不能承认任何事实上情势为合法,凡中日两国政府或其他代表所订立的任何条约和协定,足以损害美国或其人民在华条约上的权利,或损及中国主权及领土及行政完整,或违反国际间关于中国的制裁,即通常所谓‘门户开放’者,美国政府都无意承认”⑼ 又凡以违反1928年8月27日中、日、美三国在巴黎签字的非战公约的方法而造成的情势,或缔结的条约或协定,美国政府也无意承认之。这正是美国维护门户开放原则的最有力的证明。国联通过不承认满洲国的决策,也是美国努力的结果。

  以上这些论点,不难看出,强调“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有利的美国学者们把“门户开放主义”作为一种正义的象征,认为这种政策的提出是为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这个政策不是纸上空文,实际上已经产生实际效果。如果这个政策还没有能尽力发挥它的作用、产生应有的效用,那不是这个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日本违反了这个政策,英国没有坚定地和美国共同执行这个政策,而中国还没有坚强统一的政府。美国提出这个政策,单靠美国去执行还不够,一定要靠国际合作,特别是在中国具有最大利益的英国和有坚强统一政府的中国的合作。虽然如此,“门户开放”原则对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一种与之相对立的论点是否定“门户开放”政策的正面效应,强调这一政策的损人利己的本质。主要论点有三个方面。

  第一,“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美国和远东新兴帝国主义的日本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化有密切联系。美国在中日战争前,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要寻找适当的市场、原料供给和投资场所。这时候,未被占领的“自由地”只有中国,但是中国也已被划分为各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美国虽然借不平等条约,获取了不少在华利益,可是比起英国来,还是望尘莫及,加上中日战后日本的势力大大扩张,其地理位置使其更容易入侵中国。对这个劲敌,美国十分地忧虑,美国要想在中国取得经济利益,就要打入已经划分了的势力范围,就要设法阻止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这就需要保持中国的“门户开放”,使美国也能自由进出;就要求机会均等,美国也能参加。只要看美国所提出的“门户开放”宣言,是向侵略中国的各国提出的,就知道“门户开放”就是“分一杯羹”政策。美国在“门户开放”宣言中所要求平等享受的权利,本身就是以不平等地位享受在中国的特权。这些权利已经破坏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第二,日俄战争后,美国政府奔走日俄议和,也是怕日本独占满洲,使美国不能分润。在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美国借口利益均沾要求在中国设立工厂。日俄军队退出满洲,将该区行政权归还中国以后,美国曾经提出日美共同管理和经营南满铁路,主张满洲铁路归国际银行团管理和建设。所有这些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削弱日本势力,增强美国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确反对过日本占领山东,反对过“二十一条”。但美国同样表示“如果中国发生变乱,日本在胶州湾以外有所行动,必先与美国商量”。美国为什么同意将日本在胶州湾的行动除外,而且中国有变乱一定要日本“有所行动”;美国还要求日本行动时,一定要和美国先商量,这将中国主权置于何地?美国反对“二十一条”,仅仅是反对第5条⑽, 而不是反对所有的条件。这实际上等于承认日本的侵略行为。此外,《兰亭--石井协定》承认日本在中国有特殊的利益,承认日本在中国“得享有种种特别权利”⑾。如果美国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己任,在巴黎和会上,当中国代表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归还租界地、撤消领事裁制权、要求关税自主、减少驻华军警、退还庚子赔款时,就应给以最大援助,而无须等到华盛顿会议时才给中国一些利益。如果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以维护中国主权领土完整为目的,那么当中国革命发展到南京时,美国为什么要开炮轰击南京?很明显“门户开放”背面刻着“分一杯羹”几个大字。第三,巴黎和会时,美国不积极帮助中国,那是因为中国提出的问题太大,影响美国在华利益太多,它不能轻易答应。而且,欧洲问题复杂。意大利闹着退出和会,日本提出人种平等,更加上美国国内对于国联等问题意见异常分歧,所以美国只有不开口。和会以后日本积极侵华,势力日增,而中国的反日怒潮极为高涨,美国感受日本势力的压迫、反帝运动的危险。也就是说,日本继续“一战”时在华所得的利益而又向前进了一步,使得英美不得已而采取措施加以制止,这样才召集了华盛顿会议。这正是战后帝国主义力量重新组合到了一个新阶段,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所产生的结果。《九国公约》等固然给了中国一些利益,但是,何曾满足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的要求:不平等条约还在,领事裁判权、关税不自主也还存在。所谓“门户开放”政策不是为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只是美国为了寻求向远东地区尤其是中国经济扩张的一种借口。炮轰南京只是证明“门户开放”是要使中国一切利权让给美国和其他列强。至于说“九一八”以后美国的态度,那是因为美国当时还没有实力,而且也不愿在这个时候,去和日本进行一场战争,所以才以“不承认主义”做为惟一的最后武器。但是不承认仅仅是不承认,日本并不因为美国不承认就会退兵,日本占领东三省后,积极向华北进逼。当然也不否认“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尽过一些表面上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作用,但这也是用牺牲更多的利益换来的。实质上,“门户开放”并没有真能做到这点。

  应该看到,30年代美国学者对“门户开放”问题研究和认识的正反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后者,指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损人利己的动机。列举事实理由极为充分。如果我们联系今天美国的对外政策,不难看出国家利益至上依然是美国政府坚持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不可能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又要兼顾他国利益。从历史上看,“门户开放”是美国推行远东经济扩张政策的依据,不可能为维护中国利益服务。关于“门户开放”政策利己主义的动机,连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都曾作过评价,称“美国大谈要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但它只要求中国人做到,而不要求美国人做些什么”⑿。美国舆论称“我们要中国对美国的商人、铁路建筑者、矿业主、传教士‘门户开放’,但同时,我们却把中国商人、旅行者和学生关闭在美国大门之外”⒀。所以,如果“门户开放”政策在客观上真的起过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某些作用,那它只能是在实现美国利己主义动机之前,在美国同列强争夺在华利权相互妥协后产生连带反应。因此,相比较而言,前一种论点虽然能自圆其说,但没有论述“门户开放”的真正目的;而第二种观点真正揭示了美国推行“门户开放”的实质。

  仔细阅读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外关系文件,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政府在同中国进行外交谈判中的态度和立场。中美“宁案”赔款问题、中国关税自主、取消领事裁判权、美国人在华财产以及中美债务问题等,每一次交涉,美国都尽量使中国满足其提出的要求,但始终把美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才会对中国作出一点点让步。中国人民自巴黎和会以来就一直要求关税自主,美国等西方国家以种种借口加以阻挠,直到1928年,美国才勉强同意中国关税自主,但拒绝取消在华治外法权。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成为列强任意划分势力范围的场所,美国虽未参与瓜分中国,但美国在1898年占领菲律宾后,将发展的战略转向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在向世界各地寻求新的市场时,也将中国作为美国进行经济扩张的重要目标。在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时,美国在中国没有租界地或势力范围,所以,从战略上考虑,美国有必要在两种选择中择其一不可。一是依然坚持其传统的孤立态度 与列强相抗争,但此种举动有失掉在华势力的危险。二是与欧战列强采取协凋政策,提出门户开放主张,共享在华利权。此种政策既可以对于列强产生一种牵制作用,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影响,为美国资本在华寻求更多的投资场所,也可以实现其在对外政策中刻意标榜的道德理想主义,从而赢得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好感。“这就是美国两次发出“门户开放”照会的真正目的和动机。

  最后,本文以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曾担任过国务卿、驻华公使詹森(nelson t.johnson)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詹森指出:“海约翰通牒的各国政府是我们要合作的政府。在通牒中他说明根据何种条件可以合作,那就是我们不作任何土地的要求,不建立租界割让等。由于这些条件的规定就有人说,门户开放就是保障中国领土完整,其实这和门户开放在实际上是两回事。”⒁

  注释:

  ⑴ 汪熙:《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79年第3期。

  ⑵ 邹明德:《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起源研究》。《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2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⑶ 丁名楠、张振鹄:《中美关系史研究:向前推进还是向后倒退?评<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2期。

  ⑷ 向荣:《论门户开放政策》。《世界历史》1980年第5期。

  ⑸ 杨令侠:《试析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历史教学》1984年第12期。

  ⑹ paul clyde,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china.diplomaticand public documents 1839- 1939,durham,1940.p.259.

  ⑺ walter v.scholes,ed.lansing-lshii agreement,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history,vol.2,houghton mifflin company,p.55.

  ⑻ westel willoughby,china at the conference, baltimore,1922,p.371。

  ⑼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japan,19311932,vol.1,p.75.

  ⑽ 1915年1月18日, 日本政府向中国北洋政府提出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其中第5条内容很多,包括的面很广,共有7款:一、中国政府聘请日人充当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二、在中国内地的日本医院、专院、学校享有土地所有权;三、若干地方的警察由中日合办,或聘用多数日人;四、中国所需军械的半数以上须向日本采购,或在中国合办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购买日本材料;五、从武昌经九江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的铁路建造权;六、福建省内建设铁路、矿山、海口(包括船厂),日本有提供贷款的优先权;七、在中国内地的布道权。见丁名楠等到著《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4页。

  ⑾ walter v.scholes,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history vol.2,p.55.

  ⑿ theodore roosevelt,"annual message", dec.5,1905,u.s.cogress,a compilation of the message and papers of the president,20 vols.new york 1902--1908,15:7009.

  ⒀ luella mi ner,"american barbarism and chinese hospitality",outlook 72,dec.27,1902,988.

  ⒁ 转引张永贵:《詹森与中美关系》,(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61页。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