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聚八桂瑰宝 传民族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70年述略

更新时间  2004-07-27 作者:黄启善
创建于1934年的广西博物馆,即将迎来七十华诞,古人曰:“人生七十古来稀”。70年,对人生来说是古稀之年,但从一个事业发展史看,它正是处于风华正茂的时期。广西博物馆的成长,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风雨洗刷,历经千辛万苦。尽管如此,广西博物馆仍以顽强的毅力,艰苦创业,与时俱进,日益壮大,发展成为今日具有较大规模的省级博物馆。值此建馆70周年之际,特将其发展之经历简述如下,以资纪念。

一、在动荡的年代里诞生

1933年,广西一群有识之士,为了繁荣广西文化教育事业,为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避免文物散失,倡议于首府南宁市建立博物馆,以广集物品,博采珍奇,荟萃一堂,以资国民观赏。广西文化,向称落后,本省当局,励精图治,急起直追。正是基于此之目的,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广西博物馆于1934年7月1日诞生。但好景不长,1939年11月15日,日寇籍海空军之掩护,从广西钦州湾强行登陆,侵犯南宁,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博物馆奉令向桂西山区的田东、德保两县疏散,文物秘藏于德保县的山洞之中。1940年底,博物馆奉令将秘藏于德保县山洞中的文物启封运到桂林,封存于桂林市的七星岩内。1944年6月,日寇进犯湘北,再度威迫桂林,博物馆又奉令将封存于七星岩内的文物捡选价高、质轻、体小、易于搬运的文物装成50箱待运贺州,但由于运费少、资金缺而又不得不从中将次重要文物剔出,改装成30箱后运到贺州的一所小学里秘藏。在这期间,博物馆三度改名,文物四度迁移逃难,人员失散,文物损失惨重。1935年的入藏文物登记量为24662件,而在1952年清点时,文物只有5508件,损失1.9万多件,损失率达77.66%。造成如此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是社会动荡不安的结果。博物馆诞生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社会里注定是要受到伤害的。但我们不忘国耻,只要振奋精神,就会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二、在新的时代里成长

1949年12月11日,位于祖国南疆边关的睦南关上竖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面迎风招展的红旗,标志着广西全境已经解放,也标志着文博事业的复苏。进入新的时代,195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百业待兴,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挤出资金,支持文博事业的发展,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馆筹委会,开展文物调查、发掘、征集等工作,1953年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筹备处,1956年拨出专款在南宁市人民公园内兴建博物馆大楼,得以重建的博物馆,肩负着全区文物保护、调查征集、发掘、陈列、科研等项工作。经过全体员工努力,文物入藏量大幅度增加,文物调查、考古发掘有了新的收获,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60多处,古墓葬90多处;古城址20多处,古窑址10余处;配合黎湛铁路的修筑在贵县等地发掘汉墓500余座,出土文物1万多件。特别是柳江人化石等许多古人类遗址的发现,极大地震动了国内外学术界,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曾说:“中国是古人类研究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1963年3月19日,郭沫若先生亲临广西博物馆,在详细地观看了广西铜鼓展之后,赋诗填词满江红一首,对广西收藏的大量铜鼓大加称赞:“铜鼓云屯,欣赏了壮家文化……”

朱德委员长、贺龙元帅等中央领导也相继参观了广西博物馆举办的“广西近百年革命史陈列”、“广西民族文物展”等,年观众近十万人次。三、在改革开放中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文博事业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博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广西博物馆也不例外,在文物收藏、考古调查与发掘、展览与研究等方面无不显示出新景象,馆舍新建,人员扩编,藏品、科研、展览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广西文博事业发展的龙头馆。

1、馆舍规模扩大,人员编制增加

197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投入巨资,在首府南宁市中心民族广场东侧兴建了新的博物馆大楼,即现在的广西博物馆,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达7千多平方米,特别是在博物馆大楼后面建设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民族文物苑,使博物馆的建筑规模更加雄伟。这种前有楼、后有苑的楼苑构筑格局,在我国省级博物馆建筑中是少见的。馆内机构设有办公室、后勤部、保卫科、财务科、陈列部、保管部、群教部、信息资料研究部、老干科、民族文物苑、文物工作队等11个部门。人员从建馆初级的十几人发展到今天的205人包括临时雇员。人才队伍的发展与壮大,对加快广西博物馆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不少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享有一定的声誉,百色旧石器、铜鼓、崖画、古玻璃等研究成果,为世界学术界所关注。

2、馆藏文物增加,文物精品不少

几十万年前,人类在广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壮、瑶、苗等12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物众多奇特。博物馆自建馆之始,就注重对文物的征集和收藏。通过调拨、征集、购买、交换、接受捐赠、考古发掘等多种渠道收集文物。现已入藏的金属器、玉石器、玻璃器、牙、角、骨、竹、木、纺织品、书画等文物达5万多件,其中不乏精品,如馆藏铜鼓,不仅数量居世界之首,而且其中有一面重达300公斤、面径165厘米的大铜鼓,被誉为世界铜鼓之王,也是本馆的镇馆之宝。

3、举办陈列展览,弘扬民族文化

举办展览是博物馆三大任务之一,广西博物馆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特别注重展览工作,甚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也不忘记己责,如1944年文物疏散到贺州时,为达到宣传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掀起抗日救国大潮,保家卫国的目的,从极度困难的救济金挤出资金在贺州举办古代文物巡回展。1949年后,举办展览成为了本馆工作的第一要务,除了固定的基本陈列之外,每年还配合宣传教育需要,举办10多个临时展,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1953年举办“广西民族文物展”,1963年举办的“广西革命文物陈列”、“广西古代铜鼓陈列”等。引进清宫廷珍宝展、国际友谊礼品展等,并推出一批展览精品到国内外展出,如1990年在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举办的“广西民族文化展”、2002年在陕西举办的“揭开神秘面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展”、2003年在法国普厦区举办的“中国广西古代文物巡回展”。直到现在,“中国广西古代文物巡回展”还在法国巡展。199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又拨出巨资,对博物馆大楼进行维修,同时举办“古代铜鼓展”和“广西民族民俗展”、“广西文物精品展”等。

4、宣传形式多样,馆校共建基地

根据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南宁市党委和政府分别授予本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加强基地建设和群众教育宣传工作,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与南宁市九中等学校签订了基地共建协议;与南宁市的6家博物馆联合开展“馆馆通”活动;举办“博物馆之友”、“博物馆一日学”、文物夏令营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随着博物馆对未成年人的免费开放和部分特殊群体的减免开放,将有更多的人流涌入博物馆,我们也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要,调整思路,精心制作融学术性、专业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陈列展览,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5、刻苦钻研业务,研究硕果累累

长期以来,我馆拥有一支肯于钻研、乐于奉献的科研队伍,相继开展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陈列等方面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范围有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博物馆学、体质人类学等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专著10多部,学术论文千余篇。其中有《广西出土文物》、《广西铜鼓图录》、《百色旧石器》、《广西博物馆陶瓷》、《壮族通史》、《铜鼓史话》、《铜鼓通论》、《广西文物考古文集》等。许多业务骨干还先后赴法、英、美、德、日、埃及、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越南等国参观讲学。

回首环顾,广西博物馆7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它的每一次进步都与中国文博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都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紧紧相连,都与广西博物馆全体员工的努力分不开。70年之路,可以说是用心血铺成的路,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脚印;70年之路,我们能走到今天,来之不易,今天的繁荣与兴旺,是昨天奋斗的结果。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一定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加快改革,扩大开放,沿着二十一世纪的道路奋勇前进。

广西考古七十年(蓝日勇)

如果从1934年两广地质调查所在武鸣县境内发现斧、刀、环等石器算起,广西考古已走过了70年的历程。八桂大地上,无处不留下考古工作者为抢救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而辛勤劳动的身影,他们的汗水已凝成了一部用8000多处遗址、文物点和数万件出土文物编结而成的广西古代简史。

古人类在广西大地的频繁活动,留下了大量的遗址和遗物。在已知的近500处史前遗址和文物散布点中,属于旧石器时代的100余处,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阶地及石灰岩洞内,百色盆地右江河谷阶地为密集区。

广西可能存在中石器时代的观点,于20世纪30年代初便已提出。尔后经过长期考古探索,肯定的观点益占上风。研究结果显示,在广西属于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共有11处,典型的有柳州白莲洞二期文化和鲤鱼嘴遗址下层文化。这类遗址在地质年代上属全新世早期,距今1万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广西各地,开展工作相对较多,目前在区域文化演进序列、文化类型、文化命名和石器工业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如桂北地区,随着庙岩遗址、大岩遗址、甑皮岩遗址和晓锦遗址的发掘,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渐见清晰。桂西地区百色革新桥新石器时代大型石器加工场遗址的揭露,出土的数万件遗物让人们看到了距今约7000年前规模化、专业化石器制作的流程,以及各个流程分工、技术特征和古人类行为特点,此项考古成果被评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先秦考古及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方面是对西瓯骆越文化面貌的探索。平乐银山岭战国墓的发掘,首先开始了楚墓、秦墓和西瓯墓等三种族属说法的争鸣,这处墓群揭露110座墓,墓室结构以普遍设置腰坑为特征,随葬品除了一套地方文化色彩浓厚的陶器外,还有众多的铁器和铜铁合金器,表现的面貌与楚墓、秦墓明显不同,西瓯说理由比较充分;武鸣马头元龙坡西周春秋墓群和安等秧战国墓群的436座墓葬材料,使人们第一次实观到骆越的文化特色:庞大的公共墓地,排列整齐聚葬,墓葬形制狭小,用火烧烤坑壁、坑内积石、流行随葬圜底陶器等习俗,皆体现出与西瓯文化的明显区别,印证了文献中关于越族各有种姓的记载。另一方面是对本区域青铜文化的研究。1985年以前,尽管武鸣勉岭曾出土过富有地方特色的青铜戈,地方青铜文化的端倪已显露,然限于材料之单薄,广西青铜文化起止时间问题,存在商末、西周中晚期和春秋晚期三种主张,直到上述的元龙坡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出土了铜钺、铜刀实物以及铸造它们的石范,学者的看法才趋一致,西周中晚期说证据明确。

广西秦汉考古的收获,主要在城址和墓葬发掘研究及合浦海港的追踪上。兴安秦城遗址,宋代始说,千年来问疑几许,自1990年开始,连续三年对其中的七里圩“王城”进行探掘,探出城墙、城门、护城壕、楼橹建筑及城内建筑基址,揭露出建筑遗迹,出土的砖瓦等遗物表明,“王城”是一座军事性质的古城,年代属两汉时期,秦城之说未得到考古资料佐证。汉墓在广西分布很广,目前发掘近2000座,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广西汉代历史的各个侧面,利用这批丰厚的资料开展多方面的历史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三国、两晋、南朝的考古收获仅限于墓葬方面。三国墓葬在贺州、钟山、合浦三市、县有零星发现,比起东汉墓来,最大的变化,一是墓砖装饰纹样繁缛,出现如“八田大吉”之类吉祥语;二是质量较高的瓷器增多;三是青铜器錾刻花纹消失。晋墓在梧州、藤县、贺州、平乐、兴安、象州有过发掘,年代最早的为西晋晚期。南朝墓多在桂北、桂东北发现,年代分属宋、齐、梁三代。 刘宋墓与东晋墓相比,随葬瓷器增加盘口壶、盘和盒,滑石器新见禽兽和买地券,但盘口唾壶、四系罐等青釉瓷器还保持晋器的风格,葬俗仍带有晋代的遗风。肖齐墓,有的在棺室与甬道之间附着的两壁设立砖柱,墓室后壁设壁龛。随葬品有两种情况:桂林、恭城一带的以青瓷器和滑石器为主,与前代相比,瓷器中新出现印花碗、碟、盂、三足炉、三足砚、五足砚;滑石器增加人、俑、马、牛、砚、钱。永福和苍梧两地的肖齐墓,前者以青瓷骑马俑、步辇俑、扛旗俑、侍从俑和陶武士俑、击鼓俑、禽舍、屋、仓、猪、羊、鸡、鹅为主;后者以实用青瓷器与陶犁田模型、果盒、作坊、牛圈、谷仓、家禽舍、牛车、武士俑、侍俑为特色。

隋、唐、宋三代考古,投入力量最多的是对古窑址的调查发掘和对陶瓷器的研究。在四个县市发现隋朝窑址5处,均属青瓷窑址。已发掘的桂林桂州窑址,发现隋、唐和宋代坡式龙窑各一座,隋代窑的匣钵垫托烧工艺居全国先进水平。其他唐代窑址还有4处,其中容县琼新瓷窑属一补白的考古发现,4个窑区遗存的40余座窑床,均为马蹄形窑,前所未见。窑址遗物丰富,但各个窑区产品种类自有侧重。深塘坡窑区多烧敛口、浅腹、平底或饼足碗,佛子大哥窑区的产品以斜唇碗为大宗,白屋窑区主烧碗、罐、钵器,内耳罐很有特点。与隋唐的相比,宋代的瓷窑材料最精彩。发现数量多,分布地域广,涉及几十个市县,发掘了7处窑址,获得一大批有关瓷窑结构、烧制工艺、产品特征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它们表明,广西宋瓷可分为青白瓷和青瓷两大系统,各自形成一定的分布地带。青白瓷集中于北流河沿岸,以藤县中和窑、容县城关窑为代表。产品胎质洁白,厚薄均匀,釉色白中泛青,晶莹光亮。造型多仿植物瓜果之类。装饰以印花为主,同时还有刻花与划花。烧造青瓷的窑址,占宋窑总数的三分之二,主要分布于湘江上游、漓江、络清江、柳江等河流沿岸。以兴安严关窑、永福窑田岭窑为代表。产品釉色较多,常见青黄、青绿和黑釉。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另见“太平”、“吉”“福山寿海”等吉祥语。缠枝菊花、折枝牡丹花、游鱼等动植物为题材的花纹装饰,是这期青瓷器的装饰特点。严关窑的天蓝、玳瑁釉器、点釉器和永福窑田岭窑的印花腰鼓,地方色彩浓烈。特别是花腔腰鼓,宋时闻名遐迩而载入史册。

广西考古70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它昭示了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们拥有80万年的历史,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自在,曾由时光的金线串起。只是过往的历史大多已挣脱时间的羁绊,犹如无数珍珠,零落各地,前辈拾得,所在小数,继者唯有不辞艰辛,从深不可测的时间尘沙中逐一拣选,才能积成珠串。地不爱宝,天道酬勤,辉煌可再。

独创的以馆带苑民族文化展示(陈小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包括一座具有壮族干栏建筑特色的四层陈列大楼和集中展示广西民族建筑精华及其自然环境的民族文物苑两部分。这种以馆带苑的组合建筑在我国博物馆的建筑中独树一帜,以其诱人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观众。

陈列大楼内展览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的“广西民族民俗展览”,是博物馆主要的基本陈列之一,陈列着广西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京、彝、回、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物,重点展示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织锦、蜡染、刺绣、挑花、银首饰和一些重大民族节日活动的实物、照片、模型等,庄重华贵,色彩斑斓,琳琅满目。而那些因体型高大而无法在室内展示的民族建筑,则被集中陈列在室外的露天展览场上,运用园林的表现手法,直观而真实地再现了各个民族建筑的风格和自然环境,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族文物苑。

在24000多平方米的民族文物苑内,以起伏平缓的丘陵、高低错落的山岭、层叠的梯田、绿茵的平坡、大小不一的浅池深塘、弯曲的溪湖、奇异多姿的岩石、蜿蜒崎岖的小道、茂密阴森的翠竹树林和各种珍稀的奇花名树,营造出广西典型的山岭地貌和山水胜景,根据各个民族不同的居住环境,在丘陵上、山岭中、高山旁、池湖边、平坡处、竹林内,分别建起一座座壮、瑶、苗、毛南等各民族极富特色的民居和侗族的风雨桥、鼓楼,还有寨门、戏台、民族手工作坊、铜鼓群雕和铜马、铜镇塑像等,营造出不同民族、不同建筑和不同自然环境的广西民族地区气氛的民居建筑群。其中,苑中部飞架湖面东西两岸的侗族风雨桥,是座一墩三亭四廊伸臂式木构桥。该桥巧妙地运用杠杆原理,穿榫连接,四角重檐歇山顶或六角攒尖顶的亭阁和一线长廊联成一体,重檐飞翘,美观典雅,气势雄伟,廊内两侧设栏杆和长条坐凳。这种桥梁与长廊、亭阁融合、集交通、游憩、防风、避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桥,堪称我国民族建筑的一颗明珠。还有穿斗木构架的壮族干栏式三层吊脚楼、小巧玲珑的连体式壮族戏台、三层矮式干栏瑶族竹楼、高脚竹编圆形攒尖茅顶的白裤瑶谷仓、临水凌空的苗族二层吊楼、九叠密檐塔式的侗族鼓楼、由干栏向地居过渡的毛南族民居、穿斗木构架悬山顶的手工作坊等等,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建筑,凝聚着广西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成为集广西民族建筑精华的文物露天陈列苑。苑中的参观路线采用单向与分支相结合的办法,以蜿蜒曲折的小道为组织景观的纽带,将独立且分散的建筑和景区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循序渐进、过渡自然、和谐协调的陈列整体。各个民居内辅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民族工艺品原状陈列,手工作坊内展示了难得一见的、古老的土法造纸、榨油、石头榨糖机等生产工具,戏台舞池内演出民族歌舞,石林深处有穿着民族盛装的男女青年山歌对唱,苗楼内可品尝到五香糯米饭、侗族香油茶、清凉爽口的凉粽、细腻软滑的蕉叶糍等民族小吃;民族餐厅内备有丰富多彩的香嫩的瑶族竹板鸡、酸辣可口的侗族竹串肉、色彩斑斓的苗族五香狗肉扣、形象逼真的壮族鸳鸯鱼合、京族的绿荷苞等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民族美味佳肴恭候你的光临;壮楼上精美的民族工艺品任君选购。苑内还举办广西国际民族歌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盘王节和苗年、侗年等各种节庆活动,民族风情浓烈,欢歌笑语满苑。

当一群群、一队队慕名而来的观众涌入民族文物苑时,无不被这闹市中多民族大家庭式的民族情趣、园林景观所吸引。苑内民族文化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香有味,有游有购。山水自然、建筑荟萃、民族文化丰厚的民族文物苑,成为民族民俗展览向室外延伸,观众亲临其境领略广西民族历史、民族风光和民族情趣的露天陈列场,获得民族风情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这样的民族文化陈列,打破了传统的单纯室内陈列模式,创造了室内与室外结合的新的展示形式,运用园林艺术的表现手法,巧妙地将艺术的境界与现实的生活融为一体,首创了民族传统建筑+自然景观+民族风情表演的陈列新框架,达到集文物研究、鉴赏、参与、娱乐、趣味于一体、充分展示民族文化内涵的目的,做到了人文与自然、情与景、动与静、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是我国博物馆以馆带苑文物陈列的成功范例。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