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古人的形象比喻 今人的想像曲解

更新时间  2004-07-27 作者:云阳
收藏的朋友大都知道,古人对陶瓷器既有书籍记载,又有诗文赞颂,而很多流传很广的,是用形象化的、文学的比喻。而今人不少是离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凭空想象、曲解,闹出笑话,也走入鉴赏的死胡同。下面的感悟是从实践中得出,一孔之见,旨在抛砖引玉。

一、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

不少鉴赏书籍和专家都说,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依据。对明清瓷器的胎体有这么几种说法:

1.明代江西瓷器的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

2.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他瓷器中所没有的。

3.明代德化窑瓷胎色白中泛粉红或肉红色;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红或牙黄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呈青白色;屈斗宫瓷器,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不但能映见指影,而且显出肉红色,这是德化屈斗官瓷器质量独具的优点。

不管是迎光透视、强光下透视,还是在日光或灯光下映照,这里的关键:“光”是什么﹖怎么透视﹖开始我拿着明代瓷器,在日光下映照,在日光灯下迎光照,在节能灯下透视,在白炽灯下迎光照,就是看不到粉红、肉红或虾红色。心里很纳闷,难道是书上写错了,专家说错了。花了好长时间,我突然醒悟,这里古人说光有三种:一是灯,不是我们现在的电灯,而是烛灯、烛光;二是太阳、太阳光;三是燃烧的柴火,如灶膛里的火。你拿着明代的碗盘,点支蜡烛,凑近烛光看,胎体肯定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通红的太阳强光透视,胎体肯定显肉红色。你拿着明代的碗盘,迎着燃烧的柴火透视,胎体肯定呈粉红、肉红或虾红色。如果在阳光下看,在日光灯下看,而不点蜡烛看,不烧柴火看,不迎光透视,瓷器胎体肯定出不来肉红色。

二、明代永乐宣德朝甜白釉,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

永乐1403—1424为明成祖朱棣年号,宣德1426—1435为明宣宗朱瞻基年号。据文献记载永乐皇帝对洁素莹然的白瓷颇为喜爱,这是永乐白瓷风行的主要原因。永乐年间以出产“甜白釉”而著名,宣德制品是明代最为精致的瓷器,有这么几种描述:

1.冯先明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p202“甜白釉”中这样解释: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的一种半脱胎白瓷的釉色,呈半木光状,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故称之为甜白。明代黄一正所撰《事物绀珠》卷二十二载有“永乐、宣德二窑内府烧造,以鬃眼甜白为常”之句。

2.永乐瓷器,釉质细腻,胎体厚,也有甚薄者,如脱胎素白器,能透见于指螺纹,因器薄如蛋壳,俗称“卵幕”。永乐窑的纯白瓷,称甜白,取瓷色甜净之意,也称填白,指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宣窑制品是明代最为精致的瓷器,有白茶盏一种,光莹如玉,内有绝细龙凤暗花,花底有暗款,书“大明宣德年制”,釉下隐隐有鸡橘皮纹。又有冰裂、鳝血纹,超过了宋代官窑、汝窑的制品。史载:“宣窑器,无物不佳,小巧尤妙,此明窑盛时也”。

3.永乐甜白釉,釉质洁白,温润如玉,肥厚如脂,微含肉红色,简称“奶白”或“甜白”,也有写作“填白”的。

4.永乐白釉很纯净,无流釉现象,有细小而清晰的橘皮鬃眼,玻璃层光泽柔和,明亮的浮光很少,给人以甜润的感受,故称为“甜白釉”。宣德甜白的色泽与永乐略有差异,白中含极淡青色,有少数缩釉细点。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载:“宣指明宣德朝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怎样理解这个“甜白”﹖从专家权威说是甜润的白糖色泽,瓷色甜净,釉质洁白,温润如玉,奶白,填白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当今有不少人理解“白糖”为现代生活中绵白糖、白砂糖的洁白色,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现在的绵白糖和白砂糖是近代工业机器提纯的产品,洁白如雪。古时的麦芽糖、蔗糖色泽不是纯白,而是带一点淡黄色或白中带淡青色。我想,明代永宣的“甜白釉”,应和现在榨出的甘蔗水经过沉淀后的色泽相近吧。至于明代白瓷发奶白色泽的,至少应该是永宣以后的白瓷了。

三、汝瓷中的寥若晨星、雨过天晴、香灰胎、蟹爪纹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窑瓷器,最突出的特点是玛瑙为釉、雨过天晴、寥若晨星、香灰胎、蟹爪纹等,这些美的品质都为历代人们所称道。主要说法有:

1.汝窑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开细小片纹,有棕眼隐若蟹爪纹。

2.汝窑器釉色青蓝如澄澈的天空,除天青色,还有豆青、卵青、粉青、天蓝、虾青等。相传,北宋徽宗皇帝做了—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他对梦中见到的雨后天空的那种颜色非常喜欢,就给烧瓷工匠传下旨意:“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徽宗的这道圣旨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后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筹,烧制出了“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那种颜色。

3.汝窑器的胎呈深灰色,极细腻坚致,世称香灰胎。汝窑器之精品,均通体施釉,所谓“裹足支烧”,足、底部用顶点极细小的支钉烧,支钉痕小如芝麻点,针鼻孔。汝窑的釉色多种多样,在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叙述比较全面。他说“汝窑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土脉细润,如铜体,有厚薄,汁水莹润。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者,有棕眼隐若蟹爪纹者尤佳……”

古人对汝瓷雨过天晴、寥若晨星、香灰胎、蟹爪纹等形象描述,今人想像起来还有不少空间和差异。如一年四季同为雨过天晴,天空呈色都不同。究竟什么时候的雨后天空颜色,才算汝瓷的釉色﹖香灰胎这好理解,像香点燃后烧成灰的颜色。蟹爪纹究竟是蟹爪、大螯的形状,还是蟹在泥中爬行后留下的爪孔痕﹖按“有棕眼隐若蟹爪纹”之说,应为后者。汝瓷的气泡寥若晨星,使不少人钻入牛角尖。当今有不少人借助放大镜等科学仪器,进行观察,甚至发明了“气泡学”、“气泡鉴定法”等。如对汝瓷在50倍放大镜下观察,釉下没有气泡,即便有也只是极小的一两个气泡,堪称“寥若晨星”。但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古人是用肉眼观测到汝瓷“寥若晨星”的。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