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克林顿的政治人生与性格缺陷

更新时间  2004-09-28 作者:任东来
“表扬与自我表扬”的部分没有多少新鲜内容,“个体叙事”才是最具色彩的部分

  对于一个想猎奇的读者来说,《我的生活》多少令人失望:一千多页的篇幅太冗长了,无数的外国人名,更是令人望而生畏,即使对像我这样专门研究美国的学者来说,其大部分内容也相当乏味。像所有名人的自传一样,《我的生活》充满了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流水账式的起居注,纷乱复杂的政治内幕。即使是竞选总统这样的大事(克林顿为此耗费了78页的篇幅),与莱温斯基偷鸡摸狗这样的性丑闻,对中国读者也未必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或者太琐碎,或者太含糊。即使如此,这本书依然值得一读,特别值得公职人员读,因为这是探究美国政治运作内幕,认识美国社会奇特本质,体验媒体舆论超凡力量,感受政治人生喜怒哀乐的绝好读本。

  政治家的回忆录总是集中在他们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功上,即便提到走麦城,也总是百般辩解,归咎他人。克林顿的回忆录也不能免俗。对自己的国内政策,诸如8年总统任上消灭4万亿美元赤字,刺激美国经济增长,关心下层民众疾苦,推动社会福利和医疗改革,改善美国公共教育,加强枪械管制,保护自然环境,他是津津乐道;对自己的外交努力,诸如推动中东和平,扶助叶利钦政权,制止波黑内战,参与北爱尔兰和平进程,打击伊拉克和恐怖主义,轰炸南联盟,倡导国际合作应对全球化问题,他更是不惜笔墨。这些“表扬和自我表扬”除了为研究者提供了某些决策内幕外,并没有多少新鲜内容,因为这些“宏大叙事”也可以从学者的研究中获得,而且其视野可能更为开阔,其叙事可能更为客观。回忆录最迷人的地方是它提供了一个让人有现场感、亲切感甚至是震撼感的“个体叙事”,克林顿回忆录中最具色彩和魅力的就是这一部分,这也是本文为什么舍弃克林顿任上的重要公务和主要政绩,专注其人格特性的原因。

  与罗斯福、肯尼迪和布什这些门第高贵的政治世家出身的总统不同,克林顿生下来就是个苦孩子

  克林顿生下来就是个遗腹子。为生活所迫,27岁的寡母嫁给了一个卖汽车的小老板。这位姓克林顿的小老板,已经年逾40,离过两次婚,而且是个酒鬼。在《我的生活》中,克林顿三次记载了自己亲眼目睹的继父对母亲施暴的情景:一次开枪,一次拳打脚踢,一次剪刀威胁,时间跨度从克林顿9岁一直到他上大学一年级。因为家庭暴力,克林顿的母亲一度离婚,但因为生活所迫,后又复婚。

  克林顿的生父是个二战老兵,1946年死于车祸,年仅28岁。克林顿当选总统后,经过记者追根溯源,才揭露出克林顿的生父在与克林顿母亲结婚前,已经结过三次婚,至少有两个孩子。可见,此公也非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克林顿的母亲是个护士,1967年,她的第二任丈夫病逝后不久,她又有了新的男友杰夫,并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第二年就嫁给了这个因股票欺诈蹲过大狱的人。才过了5年,杰夫便病逝。1980年她第4次披嫁衣时,克林顿已经是州长。在中国人看来,她实在是克夫的命,但在美国人看来,却是个永不向命运低头、永远与生活赌博的强者。

  除了母亲(1994年70岁时过世)外,克林顿的其他亲人都不长寿。有养育之恩的外公外婆分别活到58和66岁,三个父亲分别活到28、57和58岁。为此,克林顿感慨道:“我知道也许自己寿命不长,因此要尽量过好每一天。”这样的观念,鼓励着克林顿努力工作,出人头地。但同时,也可能养成游戏人生的习性。在州长任上,他就与一个酒吧歌女珍妮弗有过“不应该有的关系”,但他并没有引以为鉴。最荒唐的是,在琼斯诉克林顿性骚扰案以及特别检察官调查白水案已经闹得满城风雨时,他居然与可以做他女儿的莱温斯基在白宫办公室胡搞,这简直是往政敌的枪口上撞。事后,克林顿追悔莫及,“但我还是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怎么会犯如此愚蠢的错误。”他当然不明白,因为这是他的本性所致。如果考虑到克林顿生父生母浪漫的基因,继父不负责任的行为,克林顿的行为可以说有其内在的心理惯性。在其内心里,克林顿对家庭生活没有太大的向往。在耶鲁大学法学院见到希拉里之前,英俊潇洒的克林顿虽然不乏女友,但都没有能够发展为通向婚姻的关系。他自己也承认,“我个人充满激情,有着很强的紧迫感,就我的背景而言,我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稳定的婚姻。”由于父母没有在稳定的家庭生活方面做出榜样,克林顿有这样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为其以后公职生涯中不光彩的“亮点”留下了伏笔。

  小时候就爱看政治节目;念高一时,在模拟选举中胜出,受到肯尼迪接见;上大学时当选为班长……克林顿对“搞政治”似乎有一种本能

  虽然不稳定的家庭给克林顿的情感生活蒙上了阴影,但是,却没有扼杀其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而且,对政治他似乎有一种本能。1956年,克林顿10岁时,他家终于买了电视。与大部分小孩子沉醉于动画片不同,当时最吸引小克林顿注意的,竟是当年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全国大会!“我坐在电视正前方的地板上,观看两个大会,完全被吸引住了。这听起来像是瞎扯,可在政治家的世界里,我的确有一种找到家的感受。”

  于是,在高一的时候,他参加了美国军团(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组织的模拟州政治选举的“少年州”活动,并在“竞选”中胜出,作为优胜者代表参观华盛顿的国会山和白宫,并接受肯尼迪总统的接见,留下了那张著名的握手照片。一个美国政客就这样诞生了。

  当一般的富家子弟还纵情于1950-60年代声色犬马的生活时,16岁的克林顿已经自信地认为:“我清楚,在公共服务的领域内我可以出类拔萃。我最感兴趣的是人,是政治,是政策,而且,我认为不靠财富,不靠关系,不靠南方所看重的种族或其他根基,自己也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他申请大学时,并没有考虑常春藤大学,而是径直选择了最容易接近政治的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最重要的理由是它位于首都华盛顿。“只要呆在华盛顿就能掌握所有的国内问题。”

  一入学,克林顿就成功地击败对手,当选为新生班长。大二的时候,他利用暑假,回到家乡,为民主党候选人霍尔特法官竞选州长做义工。虽然霍尔特的竞选失败,但克林顿的聪明好学吃苦耐劳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回报,霍尔特推荐克林顿去阿肯色州的联邦参议员富布赖特办公室工作。霍尔特的推荐起了作用,克林顿立马获得了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一个兼职带薪职位。克林顿记下了当时的心情:“我高兴得简直要疯了。富布赖特领导的外交委员会已成为全国辩论外交政策的中心,……现在我终于可以亲眼目睹戏剧拉开帷幕,即使是打打下手。”

  因为为富布赖特工作,克林顿理解了美国政治的实际运作,而当他要申请著名的罗兹奖学金时,富布赖特助他一臂之力,和霍尔特一起,为他写了评价很高的推荐信。当他成为1968年全美32名罗兹奖学金获得者之一时,克林顿终于跻身于美国的精英行列。他的命运从此改变。因为有罗兹学者的背景,美国最好的法学院耶鲁大学法学院向他敞开了大门。

  在耶鲁读书期间,克林顿可以说是读书、政治、谈恋爱三不误,奠定了此后安身立命的基础。通过帮助1972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竞选,他了解全国性竞选政治的运作,建立了政治关系网;法学博士的头衔帮助他找到了家乡大学的教职,而教授职业的特性使他可以一边教书一边参与政治;娶聪明的希拉里同学为妻,不仅让他以后从政时衣食无忧,而且获得了一个终生受用的政治顾问。

  克林顿引尼克松为同调,这两位在政见上尖锐对立的“难兄难弟”,在生活和性格上有很强的可比性

  在回忆录里,克林顿几次提到了1974年因为水门丑闻黯然辞职的尼克松。其中一处是尼克松在去世前一个月(1994年3月),写给克林顿的“一封长达7页的非常棒的信”。当时,尼克松刚从俄罗斯旅行回来。在信中,他为克林顿的俄罗斯政策出谋划策,要克林顿莫因缠身的官司和国内事务影响优先的外交政策目标:“确保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自由继续下去。”在尼克松的葬礼上,克林顿赞扬道:“今天,他的家人、朋友和整个国家将因为他一生的总成绩而记住他。但也有人根据与尼克松总统的一生和事业相比微不足道的事情来评价他,但愿这样的日子到此结束。”

  说这话时,联邦特别检察官已经开始调查涉及克林顿夫妇的白水投资事件,正是这一调查最终扯出来他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读到克林顿对尼克松的这段评价,突然觉得这或许也应该是对克林顿政治生涯的一个评价标准。

  克林顿和尼克松都非常注意历史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一个在面临弹劾时被迫辞职,一个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被弹劾的总统。1974年尼克松辞职前,基辛格不得不安慰尼克松说,历史对尼克松的评价将比同代人要仁慈得多。这里虽然有拍马屁的成分,但也是基辛格作为学者的一种直觉。但尼克松马上回答说:“那要看由谁来书写历史。”(henry kissinger,years ofupheaval,p.1209)克林顿也是如此。在《我的生活》中,他特别提到了《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称克林顿政绩斐然,“但(因为性丑闻)没能抓住似乎是唾手可得的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伟人。”接着,他自诩道,“我读过足够的历史书,知道历史总是被一遍一遍地重写。”

  读完《我的生活》,我发现自己成为克林顿的同情者,就像20年前读完《尼克松回忆录》时同情尼克松一样。因为读完之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做美国总统实在是一件苦差事,既要和可能受反对党控制的国会斗(英国等议会制国家没有这个问题),还要时时刻刻回应充满敌意的媒体。一旦遇到因自身不检点而造成的问题,如克林顿的性丑闻和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国会和媒体就会合起伙来把人往死里整,脸皮不厚实在不能做美国的总统,也难怪这两位难兄难弟都怀疑存在搞垮他们的“阴谋”。回忆录能够让读者产生对传主的同情,不能不说是回忆录的魅力所在,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回忆录作者的基本目的之一呢?读者的同情完全是基于作者的一面之词,一种不知不觉的诱导。如果负责调查克林顿绯闻案的特别检察官斯塔尔出版了他的回忆录,就可能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克林顿。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