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鲍尔访华谈话 与美国全球霸权的让位

更新时间  2004-10-29 作者:高轩云
鲍尔访华谈话 与美国全球霸权的让位

  10/26打开报纸头条,想必许多关心鲍尔访华的朋友都注意到了。美国国务卿以相当罕见的明确态度,除了表达其一贯的对台政策与一中原则之外,“毫不含混”的表示:“它(台湾)并未享有国家应有的主权。”当然在被凤凰电视台记者访问的同时。也强调军售台湾是依台湾关系法所规定,并且重申不希望两边出现片面寻求改变现状的动作。

  以上这番谈话,不同的着重点会有不同的解读。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艾瑞里表示:国务卿鲍尔在北京指台湾不享有独立和国家主权等谈话,“正确反映了美国长久以来对台湾地位的政策”,美国的政策也没有改变(引自联合报)。但是如果真如副发言人所说的“正确反映”与“没有改变”,为何鲍尔需要在访问大陆时再次表态,并且“毫不含糊”呢?

  首先,正确反映了美国长久以来对台湾地位的政策,指的应是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

  由於地位未定,故而说“台湾”“并未”“享有国家应有的主权”(谁有原文可以提供一下吗?),也就是说美国并未设定台湾未来应该是“单独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或是“成为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一部分”。也因此,美国与大陆在台湾问题上基本上并未取得共识,或至少并未获得让大陆领导阶层满意且确定的结论。

  但值得注意的事,既然美国并未设定未来应如何变化,也即不排斥和平统一的选项,至於确定会怎麽走,台湾所能扮演的角色,目前来看是被动的,而直接由中美两国透过秘密外交与谈判利益交换获得共识使台湾地位“被确定”则比较可能。简单说,就是被拍卖的可能性比我们自己待价而沽要来的大的多。也因为台湾“并未”享有国家应有的主权,美国才能持续以台湾关系法国内法位阶的法律来与另一个“地位未定”的“国际法人”交往,并坚持要军售台湾。

  其次放在整个东亚或是亚太形势之下来看。

  朝核问题一直是美中日韩等周边国家关心的热点,鲍尔此次访华也指出,希望中国能在抑制朝鲜半岛核扩散的议题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不管是主持六方会谈或是单独向北朝鲜施压,牌在中国手上,美国必须避免在伊拉克战事以外节外生枝,唯一的方法是与东亚的区域霸权合作。而日本目前在东亚并没有能力扮演调人的角色,因此与中国合作便成为实际可行的选项。

  在这个外交环境底下,美国必须考量到是否要在太平洋这一边与中国大陆两线作战:一则协防台湾与中国作对,一方面又需要与中国合作。从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来说,台湾是大陆发展海上权力以及民族事业所必须的核心利益,而对美国来说则是能有就有,没有也不会少太大一块肉的附加利益,然而北朝鲜对於美国本土安全的利益则是核心的,对於中国而言则未必。当然这只是相当粗糙的观察,需要进一步精致化。因此台湾若是能扮演“较为主动”的角色,大概就是尽量避免踩大陆红线,也避免妨碍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寻求的权力平衡,更不能再玩诸如偷改讲稿这种小把戏了。

  第三则是观察到整个反恐战争的持续与美国本土安全的危机。

  不管最近所报导的宾拉登藏在中国是否属实,可以反映出美国领导以及国安单位对於恐怖分子再次攻击美国本土的恐惧,而单靠美国一个国家自己反恐,所需要耗费的军事成本以及道德压力绝非美国可以负担,这也就是为什麽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需要各盟国分担军费的原因。

  美国财政赤字恶化严重,适逢国际油价飙涨,作为冷战结束后全球超强的美国开始感受到单边主义的高成本压力,迫於形势(而非道德良心发现)必须同各区域霸权合作。一方面减缓美国在扮演国际警察时所塑造的令人不满的霸权印象,一方面也可以舒缓日益沉重财政压力。中国作为东亚,或者说第三世界龙头的角色,必然成为美国拉拢与合作的对象,协助反恐事业的进行。在这种大气氛底下的台湾,必然会面临极大的“被抛弃”压力。当然反恐与协助台湾并不一定互为机会成本,但若中国将台湾问题摆在中美关系的第一顺位,那麽台湾被当成商品出售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四点我观察到的则是与中国经济热有关。

  大家都了解美国的政治运作是以利益集团游说国会立法为主要驱动,这些活跃於国会大厅的利益集团大部分都是跨国公司(与军火商)。美国理论上是一个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政府并不实际介入企业的运作与方向,但是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却有助於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拓展。

  2004年5月份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外资吸引最多的国家。外资的正负面作用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但这个现象给我们的讯息或许是:中国市场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身在台湾的人应该更能体会大陆的吸金(或曰磁吸)效应的巨大。这里简单的推论则是,既然外资因为种种因素想要进入中国投资,那麽良好的甚至是优惠的投资环境是必须的。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的现在,政府对於外资是可以进行谈判与限制,也就是说,跨国企业并不希望见到中美两国有过大的政治摩擦,以致於影响到外资在华的投资。(请有相关研究的两岸朋友大力修正!谢谢)

  一个批判的观察则是所谓的“讨好中国是因为访问中国”的套套逻辑。持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访问中国的本身就是讨好的一种,并不需要为了在中国获得什麽支持而在发言时讨好中国,因为决定布希是否能连任的并非中国人民而是美国人民。

  最后一点观察是从美国大选进入割喉阶段,是否存在所谓“出口转内销”的选战策略?

  布希与凯瑞其中一人在十天不到之后就要入主白宫(我想不会有枪击案吧,不然李昌钰博士要忙昏了),两个人攻防的焦点除了内政之外,便是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反恐问题。在台湾问题上,凯瑞较布希明确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且曾经公开表示支持一国两制。

  这样比喻吧!对北京政府而言,等於是拿到了一张一百万美金的支票。出於竞选考量,鲍尔虽然身处保守阵营,也不免要开相对於凯瑞不算过低的支票,那就八十万吧(和平统一但不停止军售)!对台湾而言,小布希政府是难得的“友台”政府,然而对美国人而言,公开支持台湾因而触怒中国则显得不智,在已经极度不安全的环境上再加上冒着与东亚区域霸权发生战争危险,这样的政策是不会得到美国人信任的。

  但公开支持中国统一台湾也并不符合美国人的道德认知,因此最佳的选项仍是:促进两岸对话,维持两岸以及更重要的是亚太地区的和平。鲍尔这次访华在这点上中国并没有帮小布希政府助选,对於两岸复谈的态度是"negative"的。然值得重视的是纽约时报今天的标题,并没有在标题中谈到鲍尔对於台湾的谈话,反而是谈到中国愿意重启年初中断至今的人权对话。很显然的,美国报纸对於鲍卿对台的谈话“并不意外”,而比较注重中国人权议题的进展。或许这是鲍尔此次访华唯一能为小布希选情加分的一项吧!

  综合以上零散的观察,可以约略瞥见一个不稳定的未来与美国霸权的让位。由於反恐战线的延长,国家安全的不确定,国际经济不景气特别加上油价的飞涨,以及中国与其他区域霸权的结盟(例如欧盟),使得美国必须重新思考他的全球霸权战略,调整原先单边主义所造成的国际警察形象,并减少实际介入区域纷争因而衍生出的成本。当然,全球霸权的让位,可能会带来国际权力的真空,这个真空在欧洲或许由欧盟来填补,在东亚则还有待观察。

  虽然中国有能力并且较日本有“威望”来整合区域势力,但日本绝不会放弃争霸的机会。从他修宪(周边有事)与建军的大动作可以略见一二。没有或者缺少美国的未来,东亚相对於欧洲呈现出高度竞争且不稳定。在这样大环境底下,鲍尔说出让台湾部分政治人物惊恐的意外之言并非不合理,台湾甚至将来必须要面对更严酷的国际政治环境:当美国真正“撒手人寰”,台湾要拿什麽跟中国大陆(区域霸权)谈判?或者更悲观的说,台湾什麽时候会被美国以一个中美都可以接受的“好价钱”卖掉,为政者必须要有最坏的心理准备。

  (作者高轩云,笔名,台北市人,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本文为ettoday.com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文转自台湾《东森新闻网》的网友评论,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