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学会工作的回顾和展望——记2004年世界史所学术性团体(学会)负责人会议

更新时间  2005-01-09 作者:黄安年(中国美国史

2005年 1 月 7 日在世界历史研究所九楼会议室举行了为期一天的挂靠世界历史研究所

各研究会(学会)负责人会议。会议由主管学会工作的世界史所副所长赵文洪研究员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是:各研究会(学会)汇报2004年度工作情况和2005年度工作计划,并就2004年度主要工作介绍经验和体会;最后世界史所主管研究会(学会)领导作总结发言。参加会议的还有世界史所党委书记周荣耀研究员、世界史科研处长张晓华和科研处负责学会工作的陆晓芳等。

会上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中国日本史研究会、中国二战史研究会、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协会、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中国古代史研究会、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中国苏(俄)东欧史研究会、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的负责人分别围绕会议议题扼要地做了汇报(按照上述顺序),并就进一步做好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鉴于我会理事长李剑鸣教授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旭教授教学任务在身、法人代表副理事长黄柯可研究员病假在家,他(她)们均难以赴会,于是我受理事会委托参加会议,并代表理事会汇报工作,有关材料秘书处已经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会上根据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提供的书面材料,我简要地报告了2004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工作,主要有:

1.加强研究会网站建设。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的建设是2003年度美国史研究会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迅速普及,成为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无疑是研究会为广大会员提供更好服务的最佳平台。在王旭教授的领导下,厦门大学美国史研究所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设备优势,经过多方面的艰苦努力,从零开始,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网站的设计和后台程序的制作。2003年1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正式开始运行。2004年,研究会秘书处对网站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更新。网站的主要栏目基本上实现每两天更新一次,不仅使美国史同行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成为美国史教学科研重要资料库。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本会的网站也是外界了解美国史研究的重要窗口。秘书处的相关人员及厦门大学历史系美国史专业的研究生为建设这一网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了使这一网站能够快捷准确地反映相关的美国史研究信息,向广大会员和关心我国美国史研究的人士提供最佳服务,秘书处对我会会员转来的信息和相关文件立即在网上转载,并对国内相关网站进行跟踪查寻,尽可能将我国学术界及美国史学界最新的信息和有价值的资源上网,以满足本会会员的需要,最大可能地服务于本会会员。”需要提出,学术批评网、学术交流网、史学评论网等学术性网站也为我们研究会的网站建设提供了大量资讯的支持。“网站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将不断努力,争取在全体会员的支持下,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日臻完善。”

2.《美国史研究通讯》的编辑发行。

“2005年秘书处编辑发行了两期《美国史研究通讯》,这两期通讯基本上是沿用2004年形式和内容,在发行普通文字印刷版通讯的同时,也在网上刊载电子版通讯。在编辑发行过程中秘书处的工作得到了厦门大学历史系美国史专业研究生们的大力帮助,这些学生无偿地为通讯校订样稿,并包装邮寄,为秘书处节省了一定的开销。为了使2004年新增栏目

"研究会历史回顾"能够继续下去并越办越好,使广大会员特别是新会员能够详细了解我会成长壮大的历史过程,并给后学留下关于研究会历史的宝贵资料,秘书处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和工作,当然这一工作更是得到我会一些老会员,特别是创建研究会和为研究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原研究会的中坚力量的老先生们的鼎力相助和积极投稿。由于许多会员的热心支持,这一年秘书处也不断收到一些会员寄来的有关院校活动与会员讲学、研究及著述的学术动态信息,使得通讯所刊载的这方面的信息有所扩大。作为研究会的内部刊物,稿源不足和经费紧张是通讯一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秘书处经多方努力,克服了稿源不足的难题,在广大会员的合作下,顺利完成了两期通讯的编辑工作。为了尽量节省开支,秘书处成员利用个人的休息时间,承担了通讯的文字的录入工作。

研究会通讯电子版的编辑和发行则是节省经费的另一主要举措。本年度,秘书处继续进行通讯电子版的制作和发行,通讯电子版的发行不仅降低了印刷成本,使研究会囊中羞涩的窘境有所缓解,也可以使会员更方便的利用和保存通讯。”

3.筹备下一届年会。

“2004年美国史研究会的另一项工作是筹备召开第十一届年会。在西安召开的第十届年会上,苏州大学表示愿意承办下一届年会。10月中旬研究会秘书长王旭教授曾借到浙江大学开会之机特意专程去了苏州大学,实地考察了苏州大学的情况,研究会副理事长黄安年教授也曾顺访苏州大学,他们对苏州大学的实际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后认为,在苏州大学召开年会,条件是比较理想的。近年来苏州大学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住宿、饮食和出行条件均令人满意,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领导非常支持美国史下一届年会在该校召开,该校金卫星教授也进行了多方努力,现在各方面的条件均比较成熟。2004年12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我会理事工作会议专门对第十一届年会的筹备、年会的议程和议题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认真讨论,预定在将2005年10月下旬在苏州大学召开第十一届美国史研究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并已基本确定了会议学术讨论的相关议题。2005年《美国史研究通讯》对此专门印发通知,希望会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踊跃参加年会和学术讨论会,并尽早将论文题目和内容提要报送秘书处。

本届年会建议会员就下列议题撰写学术论文:美国历史研究与教学;20世纪美国的东亚战略;美国史研究方法的总结与创新;美国史研究与网络资源的利用。”

4.其他工作。

“2004年3月6-7日,在全国世界史各学会会长会议暨学会研讨会上,我会副理事长黄柯可和何顺果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何顺果教授所作的"美国史研究动态"的发言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黄柯可教授根据秘书处提供的工作总结,着重汇报了我会秘书处迁到厦门大学历史系及建立网站的情况。”

“2004年是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现为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的一年,为此,南开大学一些相关院所专门在6月19-20日举办了纪念大会,我会十几名会员应邀到会庆祝,秘书处特发贺信表示祝贺,并祝愿南开大学的美国史研究不断创新,推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2004年11月,世界历史研究所也举办了成立40周年的庆祝活动,秘书处也发贺信谨向世界历史研究所全体同仁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愿世界历史研究所为发展繁荣我国世界历史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4年12月11-12日,暨南大学第一届美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发起单位之一是新近成立的暨南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该中心以我会会员为主。我会另有10余名会员参加了会议。”

“祝贺邓蜀生先生八十一寿辰。我会顾问邓蜀生先生八十一寿辰之际,我会的黄安年副理事长、杨玉圣教授专门撰文以示祝贺,研究会网站和通讯刊发了上述纪念文章。”

“2004年12月7日,我会部分理事在北京召开小型会议。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举行工作会议。参加人为:李剑鸣理事长,王旭、黄安年、何顺果、梁茂信、王玮、白建才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孟庆龙、赵学功,理事肖军、潘迎春;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高国荣列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第十一届年会的筹备问题。会前,秘书长王旭曾借到浙江大学开会之机顺便实地考察了苏州大学的情况,副理事长黄安年也曾顺访该校并讲学。他们对苏州大学的实际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认为,在苏州大学召开年会,条件是比较理想的。该校社会学院领导非常支持此次会议,金卫星教授也进行了多方努力。苏州大学近年来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住宿、饮食和出行都很方便。会议希望苏州方面能够进一步落实经费,争取有更充分的经费支持和经济保障。会期确定在10月中下旬,既可躲过国庆节旅游高峰期和开学初期的繁忙阶段,又是苏州气候较好的时期。会议对年会的议程和议题等进行了认真的斟酌。为使会议开得成功,会议希望会员尽早撰写论文。秘书长王旭通报了秘书处转到厦门大学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与会者对秘书处的工作表示满意,并着重就如何办好研究会的《通讯》和网站提出了很多建议。办好《通讯》和网站的一个共性问题是稿件和信息。会议希望广大会员及时与秘书处沟通交流,各常务理事也应积极配合,定期向秘书处提供有关稿件和信息。争取有更多资源,增加吸引力和研究会的凝集力。除已有的内容和信息渠道外,秘书处拟在网站上设立专栏,介绍与交流我会会员的研究成果。希望我会会员将其论文或专著的word或pdf文件格式提交给秘书处,挂在网站上,供会员浏览。这样,会员受益,作者也可扩大学术影响。当然,前提是作者和出版单位的同意,以免出现版权问题。其次,希望指导美国史研究方向的博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时通报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有全文当然最好,有摘要亦可,实在不行,则提交论文题目。此外,有关图片和音像资料也可挂在网站上,如讲学录音或录象,学术活动图片等。总之,希望把网站和《通讯》这个平台的内容丰富起来,发挥其沟通信息、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的作用。明年年会的议题之一就是如何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美国史研究。会议就万心蕙奖学金的情况进行了讨论。考虑到近几年来利息微薄,难以每届年会颁发奖学金,而且10万元人民币基本金对于研究会的资金保障至关重要,因此,拟将申报和评选活动推迟到2008年举行。会议还就理事会改选工作的有关程序进行了讨论。”

对于2005年的工作设想,主要是:

1.“办好研究会网站。在新的年度里,希望研究会的广大会员能够加强与秘书处的沟通交流,得到会员们更多的积极配合,使我们的网站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资源,借此更进一步增加美国史研究的兴旺发展和研究会的凝聚力。秘书处还拟在网站上设立专栏,介绍与交流我会会员的研究成果。希望我会会员将所撰写发表的论文和专著的word或pdf文件格式提交给秘书处,挂在网站上,供会员浏览,共同获益。”“为了更好的为会员服务,研究会网站在已有的研究会简介、会员介绍、学术动态、科研成果、资源导航、《美国史研究通讯》和邮件列表等栏目的基础上,计划增加美国史博硕士论文综合目录、研究会会员个人著述等新的栏目,以便于会员的查询和利用。目前,秘书处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相关的技术准备和资料搜集和录入工作,计划在2005年上半年完成新栏目的建设工作。此外,秘书处还在进行现有栏目的整合工作,以便于会员更好的利用网站资源。”

2.办好研究会《通讯》。“在新的年度里,秘书处力争将《通讯》办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有学术性。2004年编排《通讯》一个遗憾之处是,本拟订第二期《通讯》中继续刊登的"美国史博士、硕士论文题录"却因没有得到充足信息而删除。秘书处希望担任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会员积极协助通讯的工作,能够将近年所指导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报给秘书处,并敦促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将博士论文摘要通过电子邮件发给秘书处,以利及时沟通各学科点的信息,加强学术交流,避免各校研究生论文选题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此外,秘书处计划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专门刊登我会会员的系列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增进学术研究的交流,并扩大我会会员的学术影响。”

3.筹备召开第十一届年会。目前初步确定在苏州大学召开。

4.加强与研究会会员的联系,充分发挥各常务理事单位的作用。“加强同其他国别史、断代史研究会之间的横向联系。如有必要,也可邀请有关研究会负责人参加我会年会。鼓励我会会员积极参加其他研究会的学术活动。”

三.

听了各个学会的工作简报,我深感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我因遭遇塞车晚到了一刻钟,没能听到拉丁美洲史研究会负责人的发言深感遗憾。

*中日关系史研究会谈到他们去年总共举行了10次小型学术会议,并出书多部,还有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项目;研究所会坚持每年出刊四期通讯。

*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去年召开了年会,改选了理事会,实现了领导班子的年轻化并扩大领导成员;积极筹备成立世界近代史学会网站;出刊一年一期的会刊。今后准备举行分片学术会议;今年计划在广西师范大学大学举行大型学术讨论会。

*朝鲜史研究会谈到2004年6月出版中国朝鲜史研究,受到欢迎;参加了朝核问题的联合学术讨论会;改选了领导班子。近年来朝鲜问题的学术活动有升温趋势,受到特别的关注。

2005年计划召开两次学术会议(其中中型一次,小型一次)。

*日本史研究会去年有两次大型学术讨论会活动(一次和南开大学合作,另一次在大连),准备出版学术论文集。2005年安排和一些单位联合举行学术活动。着手启动200万字的多卷本的日本史专著。准备就一些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中日关系的历史反思,今后走向、目前是否是经济热,政治冷?中日关系否冷到何种程度;日本经济是否还是泡沫?

*二战史研究会谈到学会2000年成立以来每年都举行一个专题的深化探讨,最近开的一次是二次大战与战后遗留问题及其影响;会后出论文集。今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要举行大型活动,准备前半段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后半段学术讨论会,每年出一本论文集。学会成员不到400人,军民共建,发挥会员单位积极性,许多单位抢着要求主办年会,我们的办法是谁开谁出钱,并在组织上准备调动积极性。

已经注册开办网站。准备派团参加在悉尼召开的世界历史大会,为走向世界创造条件。我们对研究生入会不收会费,教授每5年收50元。

*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谈到2004年举行换届大会,实现年轻化,理事长53岁,去年在天津师大召开的学术讨论会年会,学术发言学术水平比较高。每年还出一期学术会刊。今年准备建立网站;评选优秀博士论文;学会面临生存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和基础学科。

*中国国际文化协会谈到筹备丝绸之路千年文明的展览馆,这项活动意大利方面的支持,要延续到2011年连续在意大利四次展出。还协助北京台拍摄现代马可波罗。召开马可波罗学术研讨会。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谈到去年在苏州大学举行学术探讨会:学会队伍是现实工作、理论工作和教学工作队伍的结合。学会有机会参加中非论坛的智力援非工作。今年召开中非合作研讨会,举行小型会议:讨论当前中非关系。学会还重视基础资料工作,资料目录包括1949-1996;1997-2004年非州问题资料目录。

*世界古代史研究会谈到成员200多人,5年来出版上百部专著、论文集和教材等,发表论文400多篇,学会领导班子基本完成了新老交替。世界古代史网站2002年开办以来,栏目很多,信息不少,登陆人数可观,已经成为是我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网上家园。2004年和北大历史系合作为王敦书、庞作恒治学50年举行学术研讨会,2004年还举行学术讨论会(长沙会议),有国外著名的学术带头人参加,说明学会活动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关注。今年8月准备在复旦举行第三次学术研讨会,题目有后现代史学与世界古代史研究;世界古代史研究在中国与世界。

*世界现代史研究会谈到分会举行多次学术研讨活动,并出版论文集,还在重庆举行了大型世界现代史培训班培训班现代史中若干问题请著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讲解,这项活动得到重庆教委的大力支持,发文要求中学教师参加。今年准备建立网站和进行换届。

*苏俄东欧史研究会谈到学会有大年和小年之分,2004年是小年。主要开展小型活动围绕俄罗斯的热点问题、普京执政评述、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今年将进行换届;办好通讯,准备办好网站。

*德国史研究会谈到和法国史研究会合作在浙江大学举行沈练之学术研讨会,出版新的德国史论文集等。

*法国史研究会谈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和法国学术机构签订为期5年的合作意向书,进行多方面的学术活动,包括一研究会名义推荐华东师范大学一博士生到法国留学深造;组织上海9名中学教师沿法国大革命革命路线进行学术考察,筹办法国华人100历史展等。学术研究探讨法国和中国史学术队伍的结合。举行刘宗绪逝世一周年的学术追思会。

*英国史研究会谈到新一届实现了新老交替,并进行学术讨论会。创建英国史网站,开始评选优秀研究生论文工作,开展分片的学术讨论活动。

在各个学会负责人简要汇报后,赵文洪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总的说来各个学会在2004年在正常均衡中发展并且富有特色,例如加强学会网站建设、关注青年学者培养、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跃地区性学术活动等。关于研究会今后工作,他提出第一,有些研究会提到拨款经费不足,要求追加和调整的意见,需要研究后再行答复。第二,研究会工作需要严格照章办事,研究会负责人要认真仔细研究中国社科院关于社团管理的文件和各个学会的章程,特别是有关研究会负责人的换届改选要按照章程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办事,世界史所负责学会的监管,涉及负责人的变更需要报世界史研究后再经理事会讨论;研究会的经费使用要制度化,世界史所有监督审计的责任;学会重要的学术活动要事前通知世界史所主管部门。第三,学会的重要活动要及时与世界史所沟通,不能不报也不能迟报,我们要承担重大的政治责任。第四,学会的法人要有法人责任意识;第五,世界史所主管人要带头严守规章制度,凡是重要学会事宜不能靠电话口头联络,一定要研究会或世界史所盖章的书面文行为凭。世界史所工作人员在谈及学会审计工作时提到要求学会财务人员注意2005年1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非赢利组织财务审计的著作具有指导意义。

世界史所党委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世界史所对学会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政治上别出线,经济上别出问题。学会经费的困难不能仅仅指望上面拨款和拨款经费的倾斜,可以通过和地方学术机构挂钩等措施来筹款。学会还要加强自身建设,学术讨论不要政治化,换届时防止地方主义和山头主义倾向。

根据世界史所的要求,各个挂靠学会向世界史提交了2004年度研究会(学会)的工作总结(包括2004年度资助经费决算表)和2005年度计划;研究会(学会)章程和简介;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和中国社科院主管的团情况调查表的书面材料和电子版。

以上情况属于个人记录,有误之处由笔者负责,世界史所将发表会议纪要,有出入处一纪要为准。

四.

我从90年代初起就参加这样的活动多次。今天到会发现在与会成员中,我的年龄大概是最大,可见学术队伍已经更新,后继有人。以中国美国研究会理事会的领导成员(秘书长、副理事长以上)的平均年龄计只有51岁,为世界史所各个研究会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领导班子之一。参加这次汇报活动我有以下几点突出感受:

第一,2004年是各个学会更多关注研究会学术网站的一年,办学术网站已经不止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和世界古代史网站两家,准备创办网站的不少。如何办好学会网站并且相互联结,形成学术规模,资源共享,办出特色,加强管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部门对此进行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

第二,2004年不少学会发挥“史”的固有优势将学术研究活动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甚至向现实问题研究靠拢,从而出现了新的气象,这不失搞活研究会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我们毕竟不是以研究现实问题见长,如何加强“史”的研究并且深化、细化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的研究不能只顾“短平快”,不顾影响深远的基础研究。

第三,时下一些高校的研究中心已经异军突起,他们有能力也有积极性独立举行大型国内以至国际学术活动,研究会往年的“主导作用”已经相对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和一些高校的研究中心合作进行某些项目的活动将成为一项“双赢”的学术活动。研究会需要和不同的高校的研究中心开展多方面的协作研究。

2005年1月7日22点写于天通苑寓所写于天通苑寓所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