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 | 杰克逊市用餐世相
新书推介
杰克逊市用餐世相
作者:[美]小约瑟夫·埃伍德齐(Joseph Ewoodzie Jr.)
译者:陈庆良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ISBN:9787523602652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综合了社会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的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方法,通过在杰克逊市的黑人的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探究美国杰克逊市黑人社会的分层现状,以及社会差异产生的原因。
作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跟踪一群社会经济背景多元化的非裔美国人——从城市高级餐厅的常客到必须围绕施粥处的日程安排自己生活的流浪汉;从生活贫困的单身母亲到必须打两份工的祖母。为了深入研究,他在一家黑人烧烤吧工作,他和一个出于健康原因决定成为素食主义者但必须开车穿过整个城镇去买豆腐和藜麦的男人成为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示了食物选择和杰克逊市黑人的种族和阶级身份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作者简介
[美]小约瑟夫·埃伍德齐(Joseph Ewoodzie Jr.),戴维森学院的社会学副教授,主要研究人的归属感。他使用定性方法来研究城市中边缘化人群如何理解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平等。
// 编辑简介
1.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美国南方黑人的故事,这是每一个曾在某个瞬间感到“格格不入”的人的故事。
2.食物的可获得性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对食物的选择和处理则反映了人们如何看待自己——
流浪汉斯马卡: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油腻炸鸡、冷坨的奶油通心粉、写着经文的三明治;
单身母亲泽娜妮:永远不够吃的速冻食品、快餐和水煮面条;
精英政客乔纳森:偶尔放纵的炸鲇鱼、热狗和猪颈骨
// 目录
介绍 001
无家可归 045
挣扎在贫困线上 121
中产阶级 199
上层精英 271
第 1 章 民以食为天 / 003
第 2 章 灵魂食品 / 024
第 3 章 傍晚时分 / 047
第 4 章 一天早晨 / 068
第 5 章 午后与夜晚 / 097
第 6 章 年轻的泽娜妮 / 123
第 7 章 今天的泽娜妮 / 147
第 8 章 比娅女士 / 178
第 9 章 戴维斯一家与烧烤店 / 201
第 10 章 在戴维斯家与阿娃一起烹饪 / 225
第 11 章 查尔斯 / 248
第 12 章 乔纳森 / 273
第 13 章 多里安、阿德里安娜和奥托尔 / 292
第 14 章 竞选杰克逊市市长 / 314
第 15 章 对食物、种族和南部的
研究 / 339
结论 337
参考文献 / 349
后记 / 377
致谢 / 381
// 书摘
食物
我们通常是一日三餐,因为我们需要饮食给我们提供能量。但是,我们吃东西还因为我们有食欲,要享受就餐的欢乐。食物把我们带到我们所爱的人身边。一些菜品给我们带来特别的快乐,带给我们家的感觉,带给我们归属感。我们吃什么和怎么吃反映了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也反映了我们怎么想象这个世界。食物有助于划分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在这本书中,我从观察人们吃什么和怎么吃入手,进而研究南方种族和阶级的相互关系。我关注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同一种族内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食物资源的支配、选择和享用。
食物可获得性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他们与各种社会经济体制(包括机构)的关系(密切或不密切)决定了他们可以吃到什么样的食物。一个人贫穷还是富有,是就业还是失业,是住贫民窟还是住富人区,关系到这个人对食物的需求。我跟踪调查的流浪汉已经脱离这个城市或被城市经济体制排斥在外,许多人失了业。有些人可能靠严苛的福利制度的施舍,得到少得可怜的救济金。他们还不同程度与刑事司法系统扯上关系,并且不断受到警察和保安的骚扰和威胁。有些人在入狱几年后刑满释放重返社会,但出狱的情况往往比入狱时还糟糕。很显然,我跟踪调查的这些刑满释放人员也无家可归。由于城市许多社会机构基本上与他们无缘,他们无法决定自己吃什么。因此,收容所和其他服务机构基本上决定了他们的一日三餐。服务机构给什么吃的,他们就吃什么。除此之外,也许更微妙的是,我们出生长大或选择参与的文化环境,也会影响我们对食物的选择。在像密西西比州这样的地方,黑人和南方的饮食传统仍在左右每个人的选择。我和流浪汉一起吃的饭菜,通常有奶酪通心面、蔬菜和炸鲶鱼,而大多数密西西比人,无论种族和阶级,也都喜欢吃这些食物。当然也有所不同,食物在质量上有时会有一些差别。也就是说,虽然有时富人和穷人吃的花样一样,但同一菜式富人往往吃得比较精致讲究。在一些情况下,种族和阶级的关系影响人们参与现代饮食运动(如不吃快餐速食、吃有机食品或本地食材等)的积极性。
如果社会和经济体制(包括决定就业机会和住房条件的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食物资源,那么研究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可以了解人们是怎么和这些机构打交道的。这样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普通美国黑人如何规避限制,如何应对南方历史上的和地区的社会文化结构造成的根深蒂固的种族压迫。这些探索揭示了人们用于应对食物匮乏的智慧和为此付出的代价。这些研究还说明,不同阶级的黑人群体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他们通过不同的路径做出关于饮食的决定。这些饮食观察,在很多方面都推翻了一种假设:即把南方黑人的不健康饮食行为归咎于历史上的灵魂食品和美国黑人饮食传统。食物的选择不仅受到人们过去的习惯和传统的影响,也受制于他们在当前环境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并且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看法和对自己将来的预测。
写到这里,我的看法是,食物可获得性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食物选择反映了人们如何应对他们的环境,而食用什么和怎么食用,反映了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正如俗话所说“人如其食”,对于我在杰克逊市认识的各种各样的黑人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食物反映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在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当流浪汉盯着教堂在早上 8 点提供的炸鸡时,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吃了一口。在他吸气和呼气那会儿,他想弄个明白,为什么会走到这步田地。他一大早就得吃这么油腻的东西,不然就有可能挨饿。当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母亲,看着她的孩子吃着她从附近杂货店买回来的水果,她知道这是些次等的农产品,她纳闷为什么她的家人以及左邻右舍所得到的待遇,与那些住在不同街区的人不一样。此外,我注意到吃饭是一种社交活动,表现出阶级和种族的种种特征。我研究人们为什么对某些菜式和餐馆情有独钟(包括餐具),以及他们如何进食(包括用餐的空间,和谁一起吃,在什么时候吃,一餐饭吃多久)。
因此,本书以当代美国的南方为背景,通过研究美国南方的黑人生活,了解南方黑人的饮食,研究南方的饮食了解种族关系(和黑人文化)。我在 2011 年 6 月开始了为期两周的研究,在 2012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又在那里调研,并于 2016 年夏天再次造访。在调查中,我着重观察不同阶层的生活经历,研究对象有流浪汉、贫困工人、中产阶级和中上层阶级。我认为阶级是一种主观的分类,是对经济生活机遇的相关解释。我根据对他们日常生活情况的了解,把研究对象放到相应的阶级群体来研究。
在我进行实地调查期间,我观察到那些流离失所的人几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没有住房,没有资本(文化、经济或社会)来改善生活。我在杰克逊市期间,看到一些常住居民,他们有时失业或没有全职工作,依赖社会福利,他们的遭遇是典型的贫困工人的遭遇。虽然他们知道如何在公共福利的“迷宫”中寻求救助,但他们往往缺乏教育背景或关系网,来永久摆脱贫困。在这项研究中,我把中产阶级定义为那些不需要社会福利的人。他们靠工资过日子,虽然有些人在经济上偶尔陷入困境,有时不免捉襟见肘,但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资源来对付困难,依靠他们的学历和关系网生存下来。至于中上层阶级的生活状况,我观察到他们月有盈余,手头都比较宽裕。他们有的是个体户,有的是公司部门经理,有的在市政府有一官半职。在杰克逊市的大街小巷,我一共结识了 30 名左右这样的非裔居民。
根据我研究的四个阶级群体的特点及其食物的来源、选择和食用等情况,我把这本书分成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无家可归者的遭遇。在这部分的章节中,我关注的是他们如何填饱肚子。第二部分着眼于贫困人口的生活经历,及其食物选择。第三部分讨论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食物的选择。第四部分论及中上阶层的生活方式,包括就餐进食方式。在这些部分中的每一个章节,我都研究了当代美国南方黑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即他们的饮食方式。通过分析食物可获得性,我研究了美国南方黑人及与其打交道的各种机构。通过探索食物选择,我说明了他们如何跟这些机构打交道。通过研究就餐进食方式,我对美国南方黑人如何应对当今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结构进行了社会心理分析。
在下一章中,我首先回顾饮食与美国黑人生活的历史。然后,我将探讨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在南方种族史上的意义,以及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进行这项研究。最后,我分享了我是如何深入街头巷尾进行调研,怎么与他们打成一片,并融入他们的生活的。
编辑:张晓云 责任编辑:杨长云
编 审:孟庆龙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推文 |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