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通知公告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会议日程 | 交流与互鉴:第五届中国美国史青年学者论坛

更新时间  2023-10-12 作者:mishuchu
 

会议日程

 

 

欢迎您参加在西南大学召开的“交流与互鉴:第五届中国美国史青年学者论坛”。为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敬请留意以下事项:

一.会务须知

(一)会议时间:

10月13日(周五):12:00开始报到

10月14日(周六):

上午:开幕式、主旨演讲

下午:分组讨论

晚上:圆桌论坛

10月15日(周日):

上午:分组讨论、闭幕式

下午:离会

 

(二)报到及住宿:

报到:桂园宾馆丹桂楼大厅(从西南大学五号门刷身份证进入校园)

住宿:桂园宾馆丹桂楼    

早餐:丹桂楼二楼中餐厅(凭房卡用餐)

午餐、晚餐:金桂楼一楼餐厅(凭餐券用餐)

 

(三)会议地点:

开幕式、主旨演讲、闭幕式:桂园宾馆金桂楼金桂厅

分组讨论、圆桌论坛: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会议室

 

(四)会议联络人:

高   科:13331673356  

王伟宏:17353222367  

李   晶:18375722151

 

二.会议议程

10月14日

交流与互鉴:第五届中国美国史青年学者论坛开幕式(08:30-09:00)

地点:桂园宾馆金桂楼金桂厅(丹桂楼斜对面)

主持人:罗庆昌(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

致辞领导:

1.西南大学校领导

2.赵国壮(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3.梁茂信(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

 

09:00-09:15与会学者合影留念

 

※茶歇

时间:09:15—09:30 

地点:桂园宾馆金桂楼金桂厅

 

 

主旨演讲(09:30-12:00)

地点:桂园宾馆金桂楼金桂厅

主持人:王 勇(西南大学)

说明:每位报告人发言30分钟,共150分钟

 

报告人:

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全球视域下当代中国学生海外留学潮的兴起——以赴美留学生为中心

 

孟庆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美国史之“美”

 

付成双(南开大学):文明进步论与北美印第安同化教育的兴衰

 

韩宇(厦门大学):美国联邦政府应对去工业化政策的演变——兼议产业政策迷思

 

张勇安(上海大学):美国毒品战全球化与亚洲麻醉品地缘政治的兴起

 

※午餐(自助餐)

时间:12:00

地点:金桂楼一楼餐厅

 

 

第一场次

10月14日(周六下午上半段)

14:30-16:00

 

 

第一组

雏鹰寻巢:政治文化与形象建构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1会议室)

 

主持人:

刘莉(《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

评议人:

董瑜(南开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刘义勇

上海师范大学

暴政与善治的跨国想象:美国政治精英国联论争中的“神圣同盟”隐喻

2

杜  华

武汉大学

公共安全与个人自由的悖论:林肯与美国内战期间人身保护令的终止

3

王  禹

四川大学

马丁·范布伦与美国“政党机器”的起源

4

王卿卿

太原师范学院

美国革命后流亡效忠派与新布伦瑞克省建立因素分析

5

方瑞华

东北财经大学

现代美国总统执政方式变迁研究

6

蔡梦竹

厦门大学

新英格兰精英对美国早期国家身份的想象——以“1825年邦克山纪念碑奠基仪式”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组

制度探索:司法与权力研究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3会议室)

 

主持人:

宋鸥(《史学集刊》编辑部)

评议人:

曹鸿(中山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曹升生

安徽师范大学

论美国立法交流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2

郭巧华

福建师范大学

约翰·马歇尔和州治安权的发展

3

杨  钊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人民党的崛起与纽约州第二政党体制的形成

4

林  斌

安徽师范大学

重新思考美国建国时期的联邦司法机构

5

赵辛阳

安徽师范大学

古典传统与美国早期关于联邦制的辩论

6

洪丹丹

中国传媒大学

美国宪法批准运动中反联邦主义者的转向与坚守

 

 

 

第三组

剑与盾:国家安全与对外政策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4会议室)

 

主持人:

冀开运(西南大学)

评议人:

忻怿(陕西师范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欧阳贞诚

东北师范大学

“无人陪伴儿童”问题与美国“中美洲未成年人计划”的形成

2

王延庆

兰州大学

布热津斯基的“危机弧”理论及实践

3

闫自兵

新疆大学

徒劳的宣传:冷战时期自由电台面向苏联中亚地区的广播

4

刘长新

山西师范大学

福特政府时期美国对伊朗的石油政策探析

5

马  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

美国崛起过程中对弱国的经济政策探析

6

吴思琦

云南大学

“冷战幽灵波斯猫”——尼克松政府对伊朗军售F-14战机始末与影响

 

 

 

第四组

冷战阴影:外交博弈与军政研究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5会议室)

 

主持人:

高嵩(东北师范大学)

评议人:

时伟通(中国社会科学院)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郑健鑫

云南大学

古巴导弹危机中报复的可行性与美国的外交决策——基于美国国家安全执行委员会原始档案的分析

2

丁何昕子

首都师范大学

作为整体的美国外交史:梅尔文·莱弗勒的国家安全观念研究

3

欧阳洛奇

南京大学

共享还是垄断?北约核部署问题上的美英合作与法国的抗争(1957-1959)

4

李东航

华中师范大学

卡特政府时期美苏反卫星武器谈判研究

5

朱复明

西南大学

从理论到政策:对冷战时期国家安全视角下美国东南亚政策研究的多维审视

6

邹星桥

西南大学

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型塑过程中的军种冲突

 

 

 

第五组

争夺朋友:公共外交研究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12会议室)

 

主持人:

赵志辉(浙江师范大学)

评议人:

高艳杰(厦门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尹佳宁

北京大学

“丑陋热”:美国对其海外活动的审视与反思(1957-1962)

2

王用鑫

中国人民大学  

制造“苏联的越南”?布热津斯基对阿富汗公共外交政策与实践评估

3

邵逸舒

中国人民大学

美国“印度联盟”的外交角色分析(1941-1959年)

4

刘壮志

首都师范大学

浅析影响卡特政府对以色列外交政策的因素

5

杨云舒

北京大学

跨国史视野下的美苏友好协会及展览外交:以罗克韦尔·肯特为中心

6

张鑫源

西南大学

美国南方与 1948 年欧洲复兴计划——以南方国会议员为中心的考察

 

 

※茶歇

时间:16:00—16:20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大厅

 

 

第二场次

10月14日(周六下午后半段)

16:20-17:50

 

 

第一组

帝国之影:国际关系与海外活动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1会议室)

 

主持人:

谢国荣(华东师范大学)

评议人:

刘义勇(上海师范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时伟通

中国社会科学院

1960-1962年老挝危机期间台湾与老挝右派关系的发展——兼论美国的干预

2

尹蒙蒙

安徽师范大学

美菲核合作与菲律宾核能利用的实践及困境

3

李  敏

山东师范大学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政治跨国主义的早期实践

4

陈冬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

1939-1950年美梵关系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5

张亚庆

鲁东大学

被遗忘的冷战: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肯尼亚的军事援助

6

马利萍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的卫生干预研究

 

 

 

第二组

走向公平:城市史与社会史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3会议室)

 

主持人:

姚百慧(首都师范大学)

评议人:

郭巧华(福建师范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李  莉

厦门大学

公共住房事实拆迁与20世纪末美国城市住房治理

2

伍  斌

东北师范大学

《中西日报》与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唐人街的原址重建

3

曹  鸿

中山大学

净化社会的“恶”——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美国的道德改革与社会治理

4

王生团

重庆师范大学

工业资本家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的盛行

5

许镇梅

四川大学

美国工业化转型时期的反垄断立法与农业协会的发展困境

6

郭  剑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全国制造商协会“美国道路”公共宣传活动研究(1934-1937)

 

 

 

第三组

空谷足音:史学史与史学理论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4会议室)

 

主持人:

史云鹏(《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  

评议人:

杜华(武汉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董  瑜

南开大学

美国政治经济史的跨国转向

2

于留振

陕西师范大学

美国新资本主义史的兴起及其意义

3

李  根

东北师范大学

美国“新文化史”的志趣指向澄清

4

孙晨旭

福建师范大学

保守主义的镜面:加拿大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实践

5

王宇翔

太原师范学院

空间同化理论学术史考察

6

石可鑫

福建师范大学

跨国史视域下美国学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1947—1991)

 

 

 

第四组

健康改革:城市与医疗卫生史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5会议室)

 

主持人:

丁见民(南开大学)

评议人:

杨长云(上海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徐欣蕊

上海大学

反思西方城市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

2

刘依纯

东北师范大学

肺结核的“种族化”与20世纪初巴尔的摩居住隔离制度的形成

3

周淼淼

上海师范大学

世纪之交美国公共住房重建计划——以芝加哥市西哈文混合收入社区为例

4

张陆昱文

东北师范大学

从“黄热病免疫”到“黑人特有疾病”:内战前美国南部“种族医学化”趋向(1840-1860)

5

陈子衡

天津师范大学

1970-1990年美国城市黑人聚居区失业现象及原因:以芝加哥为例

6

刘玥莹

西南大学

19世纪霍乱大流行与美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以芝加哥市为例

 

 

 

第五组

乡土美国:农业与社会史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12会议室)

 

主持人:

杜娟(《世界历史》编辑部)  

评议人:

曹升生(安徽师范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刘金铭

北京师范大学

美国1928年《防洪法》的出台及其背后的政治博弈

2

徐珂浩

南开大学

美国灌溉农业的兴衰与联邦农业垦殖的初步尝试——以纽兰兹项目(Newlands Project)为中心

3

张慧霞

南开大学

艾萨克·沃尔顿联盟的兴起及其对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影响

4

张晨雅

四川大学

美国进步主义时期“国家儿童”观念的兴起与童工改革

5

殷  花

上海大学

从情感政治到理性政治——以19世纪英国海外殖民地黑人学徒制调查为例 

6

曾俊霖

湖南师范大学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美国农民协进会的关系探析

 

 

※欢迎晚宴(桌餐)

时间:18:00

地点:金桂楼一楼餐厅

 

圆桌论坛

时间

10月14日晚19:30-21:00

地点

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7会议室

主题

美国史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和身份政治反思

主持人

何芳(西南大学)

引言人

董瑜(南开大学):

美国史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与研究生的学术训练

 

曹鸿(中山大学):

美国身份政治与身份学术(identity academics)的困境与反思

 

李敏(山东师范大学):

全球微观史的尝试、机遇与挑战

 

张守岳(东北师范大学):

数字人文工具与一手史料的分析

 

何芳(西南大学):

2023年伯克夏女性和性别史会议上的争议与美国的种族、性别和“空间”政治

 

 

 

10月15日

 

第三场次

10月15日(周日上午前半段)

09:00-10:30

 

 

第一组

跨越大洋:中美关系史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1会议室)

 

主持人:

周晓菲(《光明日报》社)  

评议人:

李莉(厦门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赵申洪

中央党校

20世纪70年代初的柬埔寨问题与中美合作

2

忻  怿

陕西师范大学

20世纪80年代中美“初步战略关系”的形成及其局限——以1980年哈罗德·布朗访华为中心

3

刘赵昆

南开大学

朝鲜停战后中美围绕寻找阵亡者遗体的磋商

4

丁夏阳

上海师范大学

商业、外交与科学:1974年中美“黑穗病”纠纷

5

高作楠

华中科技大学

意识形态话语与现实主义外交策略的碰撞:1948年美国《援华法案》的诞生

6

张守岳

东北师范大学

强个人与国家的权力转移:1959-1971年间访华的非裔美国民权活动家

 

 

 

第二组

抗争的声音:族裔与环境史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3会议室)

 

主持人:

毕元辉(长春师范大学)  

评议人:

吕洪艳(东北师范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贾  珺

北京师范大学

军事环境史在美国的萌生与兴起:以森林叙事的回归为中心

2

杨  静

重庆师范大学

书写有毒物质的环境健康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环境史研究的一个趋向

3

陈黎黎

四川外国语大学

朝鲜停战后中美围绕寻找阵亡者遗体的磋商

4

吴小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为“家园”而战:西属佛罗里达的黑人军队与自由黑人城镇

5

黄  倩

江西师范大学

非裔美国人的非洲身份认同与非洲自由独立运动

6

刘丹妮

国防科技大学

环境种族主义与建筑排斥:加州排华时期的环境面相,1860-1920

 

 

 

第三组

话语之争:社会史中的宣传与形象研究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4会议室)

 

主持人:

郑广超(《史学集刊》编辑部)

评议人:

王禹(四川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赵晓芸

厦门大学

文明与野蛮的分野:从圣路易斯世博会看美国对菲律宾的形象建构

2

廉海霞

复旦大学

民主共和社团的“雅各宾俱乐部”污名与美国建国初期政治文化的变动

3

王少红

武汉大学

二战前后在美日本人的认同重塑及其与母国的相互救援

4

张懿维

南京大学

一战时期美国反德宣传内容研究

5

李楚楚

山东大学

英军形象与美国革命共识的形成(1763-1776)——以印刷品为中心的考察

6

白若茜

中山大学

成为“自由公民”:美国对匈牙利难民的形象宣传及其回响(1956-1957)

 

 

 

第四组

熔炉社会:移民、性别和族裔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5会议室)

 

主持人:

魏红霞(中国社会科学院)

评议人:

伍斌(东北师范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王晶玉

中国人民大学

重塑女工形象:美国早期工业化时代的“洛厄尔女工”

2

陈  帆

厦门大学

1799年“弗里斯叛乱”与族裔视角下早期美国的共和主义政治

3

李  尚

厦门大学

德裔“四八年人”与19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反奴隶制政治的话语与实践

4

朱浩颉

东北师范大学

“农场工人联合运动”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墨西哥裔民权斗争的影响

5

杨  洁

东北师范大学

环境种族主义视阈下芝加哥移民聚居区的形象建构(1880-1916)

6

聂希贝

武汉大学

美国妇女慈善活动的职业化及其影响(1793-1860)

 

 

 

第五组

发展革新:经济贸易、科学与教育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12会议室)

 

主持人:

闫自兵(新疆大学)

评议人:

欧阳贞诚(东北师范大学)

 

序号

报告人

单位

论文题目

1

王艺璇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团体对公立中学的教学改革:以美国历史协会《七人委员会报告》为例

2

李  帅

东北师范大学

欧陆科学家与罗斯福政府的曼哈顿工程

3

吴昱泽

南开大学

士兵的两个身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性教育中的身体政治

4

霍慧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战时能源管道计划与美国能源结构转型(1941—1960)

5

张玉婷

东北师范大学

从“睦邻”到“盟友”:美国旅游业的崛起及国际旅行机制的形成(1933-1941)

6

程一玮

华东师范大学

无果而终:刍议美国的毛纺织贸易问题决策(1962—1967)

 

※茶歇

时间:10:30—10:50

地点:桂园宾馆丹桂楼三楼大厅

 

 

闭幕式

 

 

时间:10月15日上午10:50-11:50

地点:桂园宾馆金桂楼金桂厅

主持人:李晶(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副院长)

议程:

1.青年教师代表发言

2.研究生代表发言

3.科睿唯安代表发言

4.CINFO代表发言

5.会议总结发言:谢国荣(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午餐(自助餐)

时间:12:00

地点:金桂楼一楼餐厅

 

离会:10月15日下午

 

 

主办单位: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承办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    辑:刘玥莹    责任编辑:杨长云

编    审:孟庆龙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推文 | 欢迎转发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