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 第七届“长三角”美国史论坛会议纪要
第七届“长三角”美国史论坛
会议纪要
2023年5月12-14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长三角”美国史论坛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长三角”美国史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成功召开,主题为“美国史研究再出发:新问题与新阐释”。自2014年起,“长三角”美国史论坛已举办七届,成为全国美国史研究者相互学习、切磋砥砺的重要交流平台,也为美国史专业硕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学者间的深入交流,本届论坛尝试在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自2022年下半年进入会议筹备期以来,“长三角”地区十所高校的美国史教师代表多次通过线上会议商讨,决定以新的组织形式促成与会学者深入而广泛的学术研讨。因而,本届论坛除了沿袭往届惯例,邀请了中国史、世界古代史和美国史的知名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和参与讨论外,还做出四点新的尝试:第一,采取小组召集人负责制,每组召集人对某一具体学术领域的参会论文进行提前筛选,以保证小组讨论的主题集中、论文质量均衡,且每组由两位资深学者进行评议;第二,学者论坛仅设一个主会场,提前十天将参会论文全文发给小组评审和所有正式参会人员阅读,保证与会者可以参与每一篇学者论文的研讨;第三,设置研究生论坛专场和论文评优环节,由知名学者担任论文评议人,充分展示美国史研究新生代的学术活力;第四,为论坛开设线上旁听会议室,无法线下参会的师生可在云端旁听会议全程。
2023年2月10日,会务组发布“一号通知”启动征稿工作之后,得到学界同仁的热烈支持。最终共收到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人投稿论文116篇,经小组召集人和长三角美国史论坛组委会商议,从中遴选出学者组16篇、学生组10篇、共计26篇论文参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二十余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五十多名学者和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线上还有上百名师生参与旁听。
一、开幕式与主旨演讲
2023年5月13日上午9:00,第七届“长三角”美国史论坛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中大厅正式开始。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系主任祝宏俊教授主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梁茂信、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剑鸣、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分别致辞。梁茂信教授简要梳理了近几年来中国美国史研究发展现状,并点明未来的学科发展方向;李剑鸣教授回顾了历届“长三角”美国史论坛的盛况,并介绍了本届论坛的前期筹备工作;张生教授简要介绍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发展情况,并向远道而来的嘉宾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陈谦平教授首先做了题为“二十世纪三十至九十年代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的演讲。陈谦平教授通过大量援引自身前往美国获取的一手档案,详细梳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美国对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与琉球的政策演变,以及不同时期日本、法国、菲律宾等国在南海地区与中美两国的势力斡旋,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剖析了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原因。陈教授认为,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程度与美国的亚太地区战略、中美关系以及中国的综合国力休戚相关,并预测在中美关系紧张程度不断升级的当下,美国将深入且持久地在南海问题上有所行动,中国需做好应对。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金寿福教授的演讲题目为“接受史中的古埃及”。金寿福教授首先对“接受史”这一概念进行辨析,并指出“对于接受史来说,关键不是过去的人或事件本身究竟如何,而是接受的群体与他或它之间的关系,即他们为了当下如何解释和运用他或它。”随后,金教授以象形文字破译前后为时间分野,强调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对埃及学研究的划时代意义。而后,金教授以“阿肯那顿及其宗教改革”这一埃及学研究的经典议题为例,梳理学术界对阿肯那顿认知的演变历程,并重点阐述了英美学者和德国学者对阿肯那顿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女性主义视角对阿肯那顿研究产生的影响。演讲最后,金教授指出,史料匮乏与年代久远所造成的阿肯那顿研究中的扑朔迷离,反而促成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增强了历史研究的魅力。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祖杰教授以“从乡村到城市:19世纪美国社会转型中的文明礼节问题”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原祖杰教授首先结合自身研究与生活经历指出,文明礼节教育在任何一个经历着城乡骤变的社会均不容忽视。随后,原教授详细阐述了19世纪美国社会转型的原因、影响以及社会实践。原教授认为,两次工业革命加速了19世纪的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同时加剧了这一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在新旧交替中处于混乱状态。而在重建道德与规范社会行为的呼声下,不同的社会阶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改革运动,包括对政治腐败、经济垄断和道德堕落的批判以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秩序的重构和道德行为的重建。最后,原教授重点梳理了道德改革运动在教育、宗教与传媒领域的实践,并认为这些实践的具体内容可供后世学习。
三场主旨演讲结束后,进入提问和交流环节,线下与线上参会的老师与同学们纷纷提问,会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良多。
二、专题研讨
本次论坛的专题研讨环节包括学者论坛四组、研究生论坛两组和一场教学圆桌研讨。
1
/ 学者论坛 /
学者论坛第一组的主题是“美国大战略研究”,由山东师范大学陈海宏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梁志教授与邓峰教授评议。与会报告人共同围绕美国外交史中的国家战略问题展开研讨。
南京大学徐一鸣助理研究员作了题为《19世纪中期美国对亚太战略的初步构想——以佩里舰队到访琉球王国为中心的考察》的报告。徐老师以19世纪50年代美国佩里舰队五次到访中国彼时的藩属国琉球王国并进行详细考察为切入点,指出19世纪中期的美国已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有了初步战略构想,这一构想虽未在当时予以实现,但对美国日后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魏红霞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大政策”与美国国际地位的确立》。魏老师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大政策”战略实施为例,梳理了这一时期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观念转变与具体成就,并强调“大政策”的实施使美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美国人开始按照其理想塑造国际秩序。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夏立平教授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中美关系的相互关系史研究》为题进行报告。夏老师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视阈角度出发,梳理了冷战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流变,重点关注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华采取的“接触”与“制约”交替使用的政策,并指出,在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威胁到美国在世界上主导地位后,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从“大国战略竞争”国家安全战略出发,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华南师范大学特聘副研究员王申蛟的报告题目为《美国冷战史学家约翰·加迪斯的大战略研究论析》。王老师回顾了加迪斯自20世纪70年代涉足大战略研究后,在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相关战略建议,认为加迪斯的大战略思想展现了部分美国知识精英在美国霸权护持问题上的焦虑心态,但同时,这种学术实践也为打破传统的学科间壁垒找到了一个切实可操作的方式。
四位报告人结束报告后,由梁志教授与邓峰教授进行点评。邓峰教授从文章完成度、资料使用详实程度等角度出发提出论文写作建议,并推荐了诸多可进一步供报告人阅读的研究成果;梁志教授则从“大战略”与“大政策”的概念辨析、美国“扩张文明”理论依据、论文时间节点划分等角度进行了评议,并提出相关问题。点评结束后,四位报告人均表示颇受启发,并回答了邓老师、梁老师及与会研究生的提问。
2
/ 学者论坛 /
学者论坛第二组的主题是“政治文化史”,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钊副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胡晓进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蔡萌教授评议。与会报告人的报告主题集中于美国早期史中的司法审判与政治文化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梁红光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建国一代对欧洲各邦联的认知和想象与美利坚合众国的构建》。梁老师详细介绍了美国建国初期精英在构建新国家时,对欧洲古代和同时代邦联的学习与认知,并指出这种认知与想象是建国一代现实关怀的投射,亦促使他们重新界定了邦联这一国家形式,将美国建设与改造为兼具邦联与单一国家特征的新型联盟式国家。太原师范学院讲师王卿卿以《北美效忠派精英的政治逻辑及在英属加拿大殖民地的应用》为题进行了报告。王老师梳理了北美效忠派的定义、产生过程、政治逻辑、改革建议,并以北美效忠派在英属加拿大殖民地新布伦瑞克的政治实践为例指出,这一政治实验不仅加强了英属加拿大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联系,也加深了加拿大对英国的依附性与加拿大政治的保守型。安徽师范大学讲师林斌作了题为《奥姆斯特德案与美国早期的宪制主义》的报告。林老师通过梳理奥姆斯特德案的起因、判决过程与最终结果指出,虽然美国最高法院取得了与宾夕法尼亚州斗争的胜利,但最高法院解释宪法的最高权威却没有最终确立,各州还有一定的宪法依据自主参与解决宪法争议。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郭巧华的报告题目为《反疫苗异端:19世纪末美国反强制疫苗接种运动与雅各布森诉马萨诸塞州案》。郭老师首先介绍了强制疫苗接种运动及其反对运动浪潮,随后引入1905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决雅各布森诉马萨诸塞州案这一具体案例指出,最高法院既坚定支持了各州利用治安权维护公共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公民个人自由,但这种模糊的捍卫也为反疫苗运动在美国的经久不衰埋下了伏笔。
报告结束后,胡晓进教授与蔡萌教授对这四篇文章进行了评议。胡晓进教授认为,报告文章在专有名词翻译、概念界定、具体论证案例使用上有一定的优化空间。蔡萌教授则从文章信息量、论证逻辑、写作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根据自身阅读体验向报告人提出了相关问题。评议人的评议结束后,李剑鸣教授从文章选题范围、话语使用等角度对报告进行了补充点评,为发言人提供了更有指向性的修改意见,同时也对报告人的发言表达风格提出了建议,与会人员均表示受益匪浅。
3
/ 学者论坛 /
学者论坛第三组的主题是“种族族裔史”,由华东师范大学谢国荣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伍斌副教授与武汉大学杜华副教授评议。本小组发言人的发言主题集中于美国黑人与华裔问题。
扬州大学副教授李丹的报告题目为《当自由辩论遇上奴隶制——1790年美国首届国会围绕奴隶制的争论》。李老师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1790年美国首届国会围绕废奴请愿辩论的背景,中北部、上南部和下南部的议员就奴隶制问题产生的分歧和各自持有的种族话语,以及本次辩论的历史意义。李老师认为,上述争论一直延伸到美国内战及现如今仍然重要的非裔美国人人权问题,对美国历史产生持久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讲师鲁迪秋做了题为《女性废奴主义者的跨大西洋网络与美国废奴运动的发展》的报告。鲁老师重点关切了美国废奴运动中的女性力量,认为美国女性废奴主义者是跨大西洋废奴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者、物资筹集者与可靠的介绍人。但同时鲁老师也指出,女性废奴主义者地位的上升、影响的增强,也导致废奴运动内部出现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废奴事业的团结与稳定。安徽大学讲师巩大松以《试论“黑人权力”概念的生成及其最初论战》为题进行了报告。巩老师详细梳理了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黑人权力”这一意蕴丰富的新锐民权概念的产生历程,及其引发的美国社会各界争议与论战。巩老师认为,虽然屡受压制,但“黑人权力”满足了骚乱之后激进黑人共同体建构需要,汇聚为“黑人权力”运动,而“黑人权力”大论战中孕育的“多元”基因,也在运动中进一步成长、扩散,造就其流派纷呈的特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付美榕的报告题目为《美国华裔历史学家的民族情感与研究取向—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为例》。付老师以何炳棣、张光直和巫鸿三位采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的中国史学者为例,分析其性情志向、行为准则与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付老师认为,三位学者的学术生涯表明,“立足中国,世界眼光”是华裔学者在西方世界赢得尊重的经验之一,西方学者的傲慢与偏见强化了华裔学者的民族情感,而坚守科学精神和学术理性是中外学人共同面对的挑战。
四名发言人的报告结束后,伍斌副教授与杜华副教授对这四篇文章进行评议。伍老师充分肯定了报告人文章的选题与一手材料详实程度,并主要从文章论证逻辑、分论点观点力度及文章选题的时间范围、人物代表性等角度进行提问与评述。杜老师则表示,历史写作固然应基于充分的人文关怀,但写作者对写作对象的过分同情也会影响客观判断,进而导致文章带有过于鲜明的主观色彩,这需要在写作中尽力避免。评议结束后,与会学者针对评议人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 学者论坛 /
学者论坛第四组的主题是“城市、环境、 生态、疾病史”,由西南大学李晶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侯深教授与厦门大学李莉教授评议。
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赵万武的报告题目为《美国“资源不竭神话”的建构及其影响》。赵老师详细梳理了在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进步观的支配下,美国“资源不竭神话”这一概念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经济与环境影响、破灭过程以及后世反思。赵老师认为,神话的破灭,促使美国在20世纪初逐渐开始同欧洲列强一样在全球寻求自然资源和发展空间,从而走上了称霸世界的道路。上海中医药大学助理研究员王志永做了题为《19世纪下半叶中医药在美国的传播与华人医生社会经济地位的变迁》的报告。王老师首先以1882年《排华法》的实施为分界点,梳理了19世纪下半叶中医药在华人和白人社区的传播情况,指出华人医生在华人人口锐减后运用各类宣传与合作策略成功吸引白人患者,以获取商业利益与社会地位,并充分肯定了华人医生在美国最黑暗的排华时代,使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技能创造出一份受白人尊敬的职业。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张瑞胜以《企业家的自然保育理念与实践——论洛克菲勒家族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贡献》为题进行了报告。张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绿色帝国主义”概念内涵与早期实践,并由此引出“新绿色帝国主义”这一演变概念及其具体案例——20世纪50年代末洛克菲勒家族对美属维尔京群岛国家公园的建设。张老师认为,以洛氏家族对国家公园的投资与建设可知,“新绿色帝国主义”思想指引下的国家公园建设仅关心自然资源的保育,而缺乏对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视,这是一种违背人文关怀的畸形环境保护。
三名报告人结束发言后,侯深教授与李莉教授对这三篇文章提出了坦率而富有建设性的评议意见。侯老师主要从论文选题的创新程度、学术对话深度、一手档案真伪辨别等角度进行了评述,认为论文写作过程中应避免落入“档案陷阱”。李老师则从论文写作切入的角度、“少数族裔神话”构建等视角对三位报告人的论文提出了优化建议。点评结束后,三位报告人对评议人的点评进行了回应并进一步进行交流。
1
/ 研究生论坛 /
研究生论坛第一组的主题是“美国外交史”,由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姚念达主持,复旦大学顾云深教授与浙江大学张杨教授评议。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魏崴以《从“堕落艺术”到“冷战武器”——以美国对爵士乐的接受和利用为中心的考察》为题进行了报告。魏同学详细梳理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夜爵士乐在美国经历改造的历程,并指出经白人文化精英改造的、融汇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爵士乐不再被视为低贱庸俗文化,而成为真正的“美国音乐”与体现美国自由、民主、平等、和种族融合精神的冷战武器。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杰晟的报告题目为《在“科学”与“使命观”之间:洛克菲勒基金会“洛氏医学思想”的跨国传播》,报告详细梳理了“洛氏医学思想”概念的产生、发展与传播历程,重点分析了二战后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世卫组织的合作并借此平台将这一思想成功推广至全世界,与此同时,“洛氏医学思想”也受到世卫组织中多种力量的“改造”,逐步走向多元化与去美国化。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崔语倍作了题目为《医疗援助及人心之争:美国与“兄弟行动”项目(1954-1956)》的报告,认为“兄弟行动”这一针对南越难民的医疗救助项目,在美国的暗中辅助和引导下被赋予了更多的任务和目标,它不仅是美国对越南意识形态宣传的载体,更是西方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的集中体现,是美国对越南多面心理战的手段之一。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窦云婷的报告题目为《控制权之争:第二代中程弹道导弹研制问题与美法关系(1957—1960)》,报告中极其详实地梳理了“FIG计划”与第二代中程导弹研制计划的缘起、美国围绕控制权的争议与“赫脱提案”的出台,并认为这一控制权之争是美法关系在这一时期的缩影,而其影响则造成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疏离。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龚子琪以《冷战中的体育:洛杉矶奥运会与美苏对抗》为题进行了报告。龚同学认为,洛杉矶奥运会的重要成功之处在于,其未必有意但成功地服务了美国对苏冷战的国家目标——在损害苏联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形象,并促使美国社会在里根第一任期内复兴的“新爱国主义”愈发强烈,从冷战整体进程来看,洛杉矶奥运会实际上是美苏竞争态势和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五名研究生的报告结束后,顾云深教授与张杨教授分别对五篇文章进行了详细而富有建设性的评述。两位评议老师首先从选题、完成度和一手材料使用的角度,充分肯定了报告学生的论文水准。与此同时,两位老师也指出了五篇论文的现存问题,并从概念使用与辨析、论文写作的范围、观点创新性和语言规范性等方面对五篇论文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与会学生均表示很受启发与鼓舞。最后,两位评议老师一致同意窦云婷同学获得本小组的最佳论文奖。
2
/ 研究生论坛 /
研究生论坛第二组的主题是“美国内政史”,由复旦大学副研究员薛冰清主持,东北师范大学梁茂信教授与四川大学原祖杰教授评议。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温昕的报告题目为《美国建国初期的渔业政治与美英捕鱼权纷争》。温同学首先梳理了渔业成为美利坚这一新生共和国独立象征的政治话语历程,随后指出在根特谈判后,渔业才逐渐成为美英关系的核心议题,温同学阐释了美国重视与英国开展捕鱼权竞争的政治与现实原因,并将其与美国的共和主义思想相联系。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王子玄以《19世纪法国定居殖民活动中关于美国“西部”的跨国想象》为题进行了报告,指出十九世纪美国的西进运动的影响是跨国性的,对当时法国的殖民活动与殖民帝国的形象建构也有所影响,报告随后梳理了法国七月王朝、第二帝国与第三共和国时期不同的统治者与社会精英群体对美国“西部”的认知与想象,并认为美国西部与法属北非都服务于多种国家目的并代表着国家的建设、未来与复兴。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咪作了题目为《首都的奴隶制:美国内战前哥伦比亚特区奴隶贸易的政治影响》的报告,该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黑人反抗奴隶贸易的日常政治,并由此引出了19世纪初废除哥伦比亚特区奴隶贸易运动的兴起,废奴主义者将这一运动视为废除南方奴隶制的第一步,并为之与南方亲奴隶制政治家进行了激烈斗争,在“1850 年大妥协”中,哥伦比亚特区的奴隶贸易最终废除,但这也引发了南方“脱离联邦运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秋月以《内战前美国上南部拥奴派对殖民观念的改造——以1832年弗吉尼亚废奴辩论为中心》为题进行了报告。报告梳理了美国上南部拥奴派对美国早期殖民观念的回应与改造过程,认为上南部拥奴派不仅消除了殖民观念中威胁奴隶制的因素,而且将其改造为一种抵制变革、服务于地区利益的工具,但在这一过程中,上南部亦演化出多种相互竞争的殖民观念,并为日后南北战争前夕上南部的内部分裂埋下伏笔。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吴昱泽的报告题目为《士兵的两个身体:一战美军性教育中的身体政治》。吴同学认为,美国一战期间的士兵身体性教育具有“自我之体”和“国有之体”相结合的特点,此过程强化了防范性病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且士兵生物意义上的身体和性病防控这一卫生领域的行动也被附加上政治属性和象征意义,但在这场身体政治的角力中,并非所有士兵都臣属于国族权力体系的身体发展格局。
五名研究生的报告结束后,梁茂信教授与原祖杰教授分别对五篇文章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两位老师均充分肯定了五篇论文在选题方面的创新与对第二外语的熟练使用,但同时也针对论文选题的时间与空间界定、主要立意的说明与概念辨析、内容的详略、叙事方式等共性问题提出了写作建议。评议结束后,两位评议老师与发言学生及其他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最后,两位评议老师一致同意张咪同学获得本小组的最佳论文奖。
在小组讨论的间隙,本次论坛还专门设立圆桌讨论环节,主题为“美国史教学问题”,由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主持。
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娟娟首先从自身从教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出发,指出现阶段美国史教学中存在学生美国史知识背景薄弱、兴趣不高,学生根据考研或就业趋势对美国史学习投入较少,美国史教学课时紧张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随后,复旦大学顾云深教授以自身开设的校级通识课程为例,强调美国史教学应注重受众的学科背景与知识积累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以提高非人文专业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程度。北京大学侯深教授和武汉大学杜华副教授分别结合为本科生开设美国史课程的经历指出,美国史课程设置应根据课堂参与人数进行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应注重详略得当、有的放矢,而进度安排则应避免“前松后紧”。东北师范大学伍斌副教授与南京大学王睿恒副教授则根据自身开设研究生课程和读书会的经验,从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学术兴趣、课程参考书目编选等角度分享了自身的研究生教学经验。
三、闭幕式暨颁奖仪式
5月14日上午11点30分,论坛闭幕式暨“长三角”美国史论坛研究生优秀论文奖、最佳论文奖(第一届)颁奖仪式开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王睿恒副教授主持闭幕式,并宣读本次研究生论坛论文获奖名单,颁奖嘉宾李剑鸣教授和梁茂信教授分别向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和纪念品。
“长三角”美国史论坛研究生最佳论文奖
(第一届)获奖名单
(按音序排列)
窦云婷 首都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张 咪 武汉大学 博士研究生
“长三角”美国史论坛研究生优秀论文奖
(第一届)获奖名单
(按音序排列)
崔语倍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陈王子玄 福建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龚子琪 北京大学 硕士研究生
李杰晟 南京大学 硕士研究生
魏 崴 武汉大学 博士研究生
温 昕 复旦大学 博士研究生
吴昱泽 南开大学 博士研究生
张秋月 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随后,王睿恒副教授对此次论坛进行总结,回顾了本次会议的筹办历程与自身参加历届“长三角”美国史论坛的经历与收获,向与会人员对会议的支持表达了感谢。会议最后,李剑鸣教授宣布第八届“长三角”美国史论坛举办地——江苏师范大学,并宣布会议圆满结束。
纪要整理:李杰晟 照片拍摄:高龙海
编 辑:贾雪 责任编辑:王睿恒
编 审:孟庆龙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推文 |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