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员动态 > 学术活动

会员简介

学术活动

会员成果

会议纪要 | 美国政治史工作坊·第一期(下)

更新时间  2024-06-12 作者:秘书处

圆桌讨论:国家身份与国族认同

 

下午第一场圆桌讨论的主题为“国家身份与国族认同”,与会的6名学者根据主题做了相关演讲。

 

福建师范大学郭巧华教授的演讲题目为《从法律共识到政治极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角色转变》。郭巧华教授表示,在美国历史中,最高法院的政治角色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最初的最高法院坚持“政治回避”原则,通过远离政治纷争,最高法院逐步在民众心中成为一个超党派的公正的裁判者的社会形象。但在之后的政治演变中,这样的角色却逐渐坍塌了。郭巧华教授回顾了最高法院角色演变的重要节点案件,指出在19世纪末的政治操作中,最高法院似乎逐渐成为了“第三个立法者”。而在20世纪7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和身份政治兴起的过程中,最高法院在身份与公平正义的平衡之中变得更加挣扎了。

 

上海大学焦姣老师聚焦于联邦人口统计中的身份政治。她以美国人口统计中种族分类的最新动向为引子,指出人口普查虽然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社会学统计,但实际上与美国的身份政治常有联系,研究人口普查能帮助我们理解美国国家和被调查者种族观念的变迁,以及两者互动对“国家视觉”的影响。焦姣老师表示,20世纪身份政治的兴起与此时人口统计转型是有很大关系的,国家在这一过程中超越了之前简单地种族辨识,构建了一种认证的族裔身份;美国此时人口统计中的种族选项变迁实际上也脱离了一般种族理论上的分类而涵盖了许多因素。焦姣老师表示,美国人口统计中的身份问题仍有一定的实证问题可带研究,并能对相关理论带来新的思考。

 

 

厦门大学李莉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身份隔离与美国住房政策的演变》。李莉教授指出,在美国居住隔离现象长期存在,这一历史过程与美国联邦政府住房政策中的身份隔离导向密不可分。新政时期,美国联邦住房政策在形成伊始就存在依身份隔离的导向。二战后,偏重郊区开发的联邦住房政策催生了白人中产阶级大规模郊区化的现象,贫穷的黑人和拉美裔则滞留中心城市,大量公共住房社区因此沦为第二代隔都区。20世纪60年代以后,联邦政府虽有意解决隔离问题,但其住房政策中身份隔离导向的影响仍在,与新出台的住房市场反歧视立法相互矛盾,致使美国社会的居住隔离顽疾至今难以根除。

 

 

厦门大学蔡梦竹老师做了题目为《革命记忆与美国早期国族身份构建—以“1825年邦克山纪念碑奠基仪式”为中心》的报告。蔡梦竹老师指出邦克山纪念碑的营造过程体现了新英格兰精英在美国早期国族建构中的先锋作用。新英格兰精英的既是国家主义者和也是世界主义者,在他们的国族身份想象中,美国共和国是引领世界政治转型的典范,这样的美国既是特殊,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又是可以被其他国家所模仿的。然而这样的国族构建也是一种历史的失忆,忽视了革命的暴力和对普通民众、边缘群体的关注。

 

 

东北师范大学伍斌教授的报告一定程度上呼应李剑鸣教授的演讲。伍斌老师关注于身份意识对美国移民族裔史学的推动与反噬。伍斌老师表示得益于美国不同族群学者对于相应族群历史的研究,大大丰富了美国移民主义史领域,在这一领域从美国史学相对边缘的地位逐渐推向美国史学的中心。随着美国六十年代民权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少数族群的身份意识开始觉醒并开始着手研究自身族群的历史。他们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白人中心化的历史,丰富了历史叙事,并且进一步激发了一些关于白人内部族群的研究。但这种以族群身份意识为出发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国移民族裔史的固化,和偏执化。伍斌老师强调,历史研究最终是要回归到历史的语境,要以史料为依据,要充分全面的占有史料,同时要有宏大的视野和比较的眼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许翔云助理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国家身份与美国对“巴尔的摩”号事件的反应》。1891年,美国军舰巴尔的摩号的水兵与智利当地人发生了冲突,争端最终在美国的武力威胁和智利的退让中结束。许老师认为美国对“巴尔的摩”号事件的反应根植于美国对自身及智利国家身份的界定和塑造。19世纪下半叶,美国对于智利国家身份的塑造不断转变,智利从富足自由的国家转变为凶残、混乱的国家。同时,此时美国对国家身份的认知中强调,国家应该像人一样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美国对智利的最后通牒正凝聚了这一系列国家身份的话语。许翔云老师指出“巴尔的摩”号事件给我们进一步理解美西战争提供了一定启发,显示出国家身份的话语在这一时期美国外交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

 

 

复旦大学薛冰清老师分享了他在美国历史学家协会(OHA)年会上的见闻。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公共对话,相关性与变革为共同体和国家服务,主题上就反应了美国史学近年来的特点:走出专业的领域,要为公众服务,要为政治服务。会议中有大量的公共历史学家参与进来。薛老师在介绍时还表示,身份政治对美国今天的史学影响到了一个非常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OHA的主席基本上都关注于黑人,奴隶制的历史,在OHA的颁奖中关于黑人史的研究也占据很大部分。除此之外,拉美裔、亚裔和印第安人史的研究也在近年成长起来,印第安史的研究甚至占到了会场的五分之一。美国历史学界还在重新思考美利坚帝国的历史,强调美国从建国伊始就作为一个帝国存在,并且与其他帝国并无本质上的区别。7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也是近来美国历史学界反思的对象。

 

 

与谈人武汉大学刘颖洁老师分享了她从集体记忆理论出发对本节讨论会的思考。集体记忆的概念提出,无论是个人的记忆,还是社会的记忆,乃至对整个历史的认知,大部分都是在集体的框架之中形成的。刘老师表示,在之前的报告中,很多老师都集中在了从上至下,由国家事业出发的一种认同塑造过程,这其实是集体记忆产生中的一种模式。而当下的历史书写也愈发体现出记忆塑造的功用,在身份政治的影响下,很有公共性和工具性。

 

 

 

圆桌讨论:身份视野下的社会政治

 

下午第二场圆桌讨论的主题为“身份视野下的社会政治”,共6位与会学者报告了他们的相关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蔡萌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十九世纪初美国工匠抗争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她发现,性别在早期工业化时期工匠界定身份时十分重要。男性工匠常常以男性气概等话语争取更高的工资,在支持女工的抗争行动时则带有居高临下的姿态。女工则强调自己与男性工匠都是工资劳动者、都具有革命精神,试图通过强调共性,以平等的姿态进入公共领域。蔡萌教授还认为,职业身份在工匠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印刷工的抗争在当时尤为强烈且有组织性,这与他们在工人群体中的相对剥夺感更强有关。

 

 

中山大学曹鸿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社会建构论与近四十年来欧美性/性别政治史书写》。他指出,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建构论思想,认为很多既定、天生的概念,例如种族、生理性别,都是由人类的知识体系、语言、社会实践、权力结构等因素共同塑造的,这种看法深刻影响了历史学家的研究,也使得性别史研究面临困境。

 

 

接下来,南开大学董瑜副教授作了题目为《宗教身份与财产权之争——以1815年特雷特案为中心的考察》的报告。特雷特案源于圣公会在弗吉尼亚的土地纠纷,该土地在革命前后经历了多次法律变动。法官斯托里在审理时区分了公共和私有特许组织,最终保护了教会的私有财产。此案被视为达特茅斯学院案的前身,对私有财产保护具有深远影响。宗教身份在革命前后的变化与财产权争论密切相关,由于圣公会与英国皇室的密切关系,其在殖民地本就不受欢迎。其他教派对圣公会特权的不满更推动了法律变革,削弱了其地位和财产权。董瑜老师强调,理解宗教身份变动对财产权法律和政治争议至关重要

 

 

西南大学的李晶副教授关注于身份政治与美国公共卫生史上的健康不平等问题。李晶老师指出,传统研究框架,如经济阶级和意识形态,有时难以解释公共卫生中的复杂问题。19世纪美国医学界对奴隶制的争论,展示了科学家们如何基于政治或科学立场形成不同的文化身份。卡特莱特等南方医生通过医学理论支持奴隶制,而另一派医生称为政治中立派,他们主张捍卫科学纯粹性,反对以政治立场左右科学,以“科学”的角度看待黑人和白人关系。他们对南方医生的谬论开展批判,但同时也不愿被归类为废奴主义者。这样的文化身份政治研究,揭示了公共卫生不平等背后的制度安排,对理解公共卫生史上的不平等现象和医学争端复杂性有重要意义。

 

 

四川大学王禹副教授作了题为《身份政治与生命政治》的报告。生命政治概念源自于福柯,福柯认为现代个人被主权者用政治技术剥夺了主体性,在一系列外在技术的控制下,生活被彻头彻尾地异化。阿甘本进一步批判了资本主义体系中的赤裸生命,即人被抽取为纯粹的生物学存在,可以被随意处置。王禹老师认为,生命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把人从旧制度下解放出来,使得人第一次有了因自身的身份本身而产生尊严感的可能性。而当前的身份政治其实是生命政治发展的一个结果和表征之一

 

 

北京大学徐天老师关注于族裔内部的不平等问题与身份政治之间的联系。通过探讨南亚裔反对种姓制度的运动和19世纪华人反对人口贩卖的行动,徐天老师展现了跨国移民内部的弱势群体如何利用美国的身份政治话语或婚姻制度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两个例子千差万别,但都体现了跨国族裔内部不平等问题,如何在美国制度和社会资源当中寻求解决方案。徐天老师认为,美国历史上的权力政治和当代的身份政治都可以作为这些不平等问题的备选解决方案出现,而这种“备选项”的研究视角将给予历史研究者更多的创作自由,或更有价值的某个方向。

 

 

最后,与谈人武汉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申建林教授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再次分享了他对与会老师报告的思考。他就蔡萌教授的报告提问,这一时期基于特定职业身份认同的抗争,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还是普遍趋势,其中是否渗透了相应的阶级意识。申建林教授还表示中国当代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与美国史研究存在共。针对董瑜老师的报告,申建林教授提到中国一些寺庙会主持解决去世后的临财产归属问题。

 

 

 

自由讨论环节

 

在自由讨论环节,华中师范大学刘清华副教授再次强调了宗教应该在研究中得到学者重视。刘清华老师认为董瑜老师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美国圣公会在革命前后的身份转化,进一步探讨革命与美国宗教的互动关系。结合自身研究,刘老师还对王禹老师和李晶老师的研究做了进一步发散和探讨。徐天老师和焦姣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徐天老师指出,身份政治对当前美国史学仍然非常重要,尽管中国学者不需要遵从美国学者的政治立场,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方法和技巧、借鉴既有的研究成果。焦姣老师对美国人口普查中身份的界定过程做了详细解释,认为人口普查中的身份界定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有意构造的结果。

 

 

 

闭幕致辞

 

闭幕式上,曹鸿老师对会议做了总结。他表示本次会议体现了中国美国史学界对美国学界身份政治的深入观察。中国的美国史学者重视具体扎实的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强调对精英、底层等不同社会群体和诸种历史问题的关注,而不是以种族或性别身份为先入立场。曹鸿老师还展望了今后美国政治史工作坊的运作,建议未来或可以聚焦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关系,讨论家庭、婚姻或生育与美国政治史。

 

 

 
 

整理:徐言,李致远    摄影:靳莹莹

编    辑:徐言     责任编辑:杜华

编    审:孟庆龙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推文 | 欢迎转发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