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扩张主义的根源——《美国人对机会的寻求(1865-1913)》简评
域外千秋帝业,恢宏无有尽头。犹如浩瀚大海,恣肆日夜奔流。
这是1867年美国参议院批准以720万美元购买阿拉斯加、从而迈出向亚洲扩张的关键步骤之后,这项交易的策划者西华德在兴奋之余写下的一首“打油诗”。诗虽露骨,却气势不凡,堪称19世纪后期美国扩张主义者帝国心态的真实写照。
说美国人奉天承运,美利坚帝国没有边际,今天恐怕很少有人会相信。但人们仍然会问,美国何以在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为世界头号强国?信奉民主共和制度的美国人何以会像服膺权力政治的欧洲人那样热衷于海外扩张与国际干涉?美国对外行为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对此,美国著名“新左派”外交史学家沃尔特·拉夫伯教授的《美国人对机会的寻求(1865-1913)》一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释。
作为四卷本《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的第二卷,该书主要研究从美国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的美国外交。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美国跻身列强之列并成为头号经济强国。内战后权力大为强化的联邦政府与新型公司资本主义一道,将彼此孤立的地方性社区整合为工业化的民族国家,从而为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以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这个新型帝国海外扩张的经济动因。拉夫伯认为,美国对外政策不过是国内经济利益的延伸。卡内基、洛克菲勒等商业巨头经营的公司推动了对国外市场的扩张。为了缓解经济萧条造成的国内压力,美国政府也竭力襄赞此事。虽然不同的利益集团对领土扩张有不同看法,但对寻找新市场的必要性却绝无异议,问题只在于何种途径最有效。建立强大的海军并攫取必要的战略基地,是多数人的共识。
拉夫伯在重点考察经济因素的同时,还分析了与扩张主义有关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阶级偏见甚至性别歧视等因素。倡导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美国扩张主义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包装;种族主义不仅表现为西部扩张时期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政策,也体现在对拉美和亚洲的扩张过程中;美国黑人、亚裔、妇女乃至整个工人阶级,成为以政府为后台的“新型公司资本主义”的受害者。美国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和全球竞争力而“拼命运转”,将工人推向崩溃的边缘,导致罢工浪潮此起彼伏。但美国的社会精英却认为,民主已成为秩序的威胁。美国政府为了恢复工业秩序,支持公司资本主义,不惜牺牲民主,纵容暴力。
与许多人的看法不同,作者认为美国对国外事务的干涉并非为了维持现状或秩序,而是寻找机会,追逐利润,这恰恰帮助引发了动荡。选择混乱还是秩序,取决于何者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如果可以浑水摸鱼,借机牟利,海外的混乱与革命不但可以容忍,而且不妨鼓励甚至刻意制造(中美洲的乱局便是美国一手造成);如果混乱局势妨碍了美国的贸易与利润,则必须出面恢复秩序。
作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悖论:美国人在海外寻求机会的同时却使国内的权力集中化,目的是使这种追求得到国家机器的有力庇护,于是在这个标榜民主与共和制度的国度,出现了“离心-向心”效应并存的奇特现象。要应付美国的经济政策在国外所导致的危机,还需要强有力的总统,于是美国总统乘机攫取权力,成为“帝王总统”或“民选君王”。1888年麦金利未经宣战、甚至未与国会商议便派兵前往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便是一例。不过在拉夫伯看来,尽管表面上是政府官员在制定对外政策,真正的推动力却来自那些工业巨头。内外政策实际上一脉相承;国内的动荡与国外的革命,出自同一个原因。
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尖锐的批判锋芒,使此书成为美国外交史研究的上乘之作,不愧为史学前辈的大家手笔。因此一经问世,便成为欧美许多大学的主要教学参考书。《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一书的作者、著名外交史学家迈克尔?亨特还将其列为美国外交研究十大名著之一。《美国与东亚关系》杂志也认为,该书率先就美利坚帝国的现代化历程提出了一个极具原创性的全新命题,对于美国外交史和宪政史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孔华润主编的四卷本《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作者分别为:
布拉福德?帕金斯:《共和制帝国的创建(1776-1865)》(周桂银、杨光海译);
沃尔特?拉夫伯:《美国人对机会的寻求(1865-1913)》(石斌、刘飞涛译);
入江昭:《美国的全球化进程(1913-1945)》(张振江、施茵译);
孔华润:《第四卷:苏联强权时期的美国(1945-1991)》(王琛译)。
中译本分上下两册,新华出版社2004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