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中的杂音

更新时间  2005-01-13 作者:裴敏欣
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中的杂音

--------------------------------------------------------------------------------

● 裴敏欣

  虽然自九一一以后中美关系不断改善,但是这种改善并没有长远的和牢固的战略利益基础,因此双边关系很容易出现矛盾,甚至冲突。正是因为这一缘故,华盛顿最近出现的对华政策的反对意见不容忽视。

  这波所遇的“反华”小风波始于国会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在11月底香港的一公开演讲。他指责中国并没有在朝鲜核危机上真正帮助美国,而且在人权问题上倒退。

  不久,一名刚从国防部退职的官员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用十分尖锐的语气批评中国政府的政策。

  他特别提到中国在伊朗和苏丹问题上和美国捣蛋,并要求华盛顿重新采取对华强硬政策。根据这名“蓝队”色彩鲜明的前国防部官员的分析,中国是“吃硬不吃软”,美国只有对中国强硬才能使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

  

右翼左翼都加入反华小合唱

  

  除了右翼人士之外,左翼力量也加入了这场“反华”小合唱。佛蒙特州的无党派众议员桑德斯几天前提出议案,要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国地位。他的理由是中国对美有巨额贸易出超,是美国普通工人失去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

  在中美关系持续数年的稳定和改善的大环境下,出现这种杂音并不奇怪。我们可以从中美关系的深层矛盾及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为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现象。

  由于中美之间因两国的意识形态及政治制度的差别,双边关系有结构性的摩擦。更重要的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25年中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上升迅猛,成了可能在今后20年和美国竞争的潜在对手。所以在过去10年美国开始对华实施战略防范。

  幸亏在克林顿任期内,他的对华政策是以接触为主,防范为辅。但是在布什上任后,他将该政策颠倒过来,强调对中国的战略防范,把北京看作是“战略竞争对手”。这一战略调整导致了中美关系在九一一前的大幅倒退。

  在九一一以后和自美国入侵伊拉克以来,美国的战略重心从东亚转移到中东和南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华盛顿没有精力和实力来进一步实施对北京的战略围墙。

  由于反恐战争和防止朝鲜正式成为核武器国家的需要,美国在过去三年中基本上放弃了视中国为战略威胁的政策。中国政府也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在许多领域中和美国合作。因此双边关系处于合作和稳定的良好状态。

  但是美国的许多战略家,包括国防部的主要官员,仍认为中国是美国的长期隐患。这种思潮在目前重新出现,正处于“中国崛起”被媒体炒得火热的时候。

  在过去二年中,当美国步步陷入伊拉克泥潭时,中国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对全球的贸易、能源、金融带来了全面冲击,西方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已成定局。同时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开始被转化成外交影响。

  在东南亚和拉丁美州,中国利用和这些地区的经贸关系开拓了新的外交空间。

  这一切当然使那些对中国没有丝毫信任感的人担心。所以,在美国朝野中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是在利用美国的战略失误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共和党议员开始和布什唱反调

  从这一角度来看最近出现的“反华”杂音,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杂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在美国政界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想法。

  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角度来看,最近出现的对布什政策的批评亦不难理解。在过去四年中,共和党十分团结,该党的国会议员在所有政策上都和白宫站在一边,这是因为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和布什都需要密切的合作。共和党以微弱多数险控国会,如果没有白宫的支持,共和党在国会无法有效控制。

  而布什又因在2000年总统大选未能赢得多数选票当选而缺乏足够的合法性,因此也需要共和党掌控的国会的支持。再加上九一一后布什成了所谓的“战时总统”,他的外交政策基本上不受国会的牵制。

  去年11月初大选,布什顺利连任,共和党在国会两院的席位也增加了不少。因此白宫和国会中共和党的实力都比选前要强。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时白宫和共和党的国会议员开始分道扬镳。国会中的共和党议员开始公开和布什唱反调。这在最近通过的情报系统改革方案上表现得最明显。

  尽管布什要求国会尽快通过这一法案,就是有几十个共和党众议员不买白宫的账,使该法案迟迟不能过关。虽然最终布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此法案通过众议院,但共和党的右翼已清楚地表明他们今后不会再给布什一张政治上的空白支票。

  这显示在一些共和党议员的心目中,布什已经成了“跛脚鸭”,政治上的影响已经十分有限。再说布什现在没有接班人,切尼副总统不会在2008年竞选总统,因此共和党的议员们不必担心对抗白宫的长期政治代价。

  另外,布什已明确表示他在今后四年中的首要目标是改革税收制度和社会安全保障体制,外交政策不再是他的重点。这就变相让出了对外交的主导权,给那些对外交政策有兴趣的共和党议员一个干预政策的良机。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美国有些人士会利用这些因素来企图改变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取向。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和看见的只是这一企图的序曲。换句话说,好戏还在后面。

  但是这种企图是否能成功呢?我的判断是不太可能。在美国,总统对外交政策握有绝对主导权。国会充其量只能阻挡总统的政策。历史上国会尚未迫使总统全面改变外交政策。

  因此,即使国会中共和党右翼和民主党左翼联合起来就对中国政策对白宫发难,布什总统基本上能守住自己政策的底线,即维持一个稳定与合作的中美关系。

  这种企图是否能直接改变白宫的对中国政策呢?我看可能性亦很小。从布什本人的政治利益和政策重心来看,今后四年的外交核心问题是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在对付这三个艰难的战略挑战时,美国既不能分散精力,更不能主动挑起和中国的对抗,因为美国在试图解决伊朗和朝鲜的核武器计划问题时需要中国的合作。

  

北京不可对杂音掉以轻心

  所以,新一轮的“反华”杂音不可能导致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全面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可以因此掉以轻心,将对美政策放在“自动飞行仪”上。在今后四年,中美关系仍有一定的风险因素。

  首先,美国国防部里视中国为战略威胁的高官仍在,如拉姆斯菲尔德到沃尔福威茨。因此,五角大楼在今后的对中国政策中仍有很大的发言权,尤其是在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合作等敏感问题上。因此不能排除来自五角大楼的干扰而造成的中美摩擦。

  其次,美中之间的巨额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双边关系的摩擦点。如果北京对中美之间的经济问题不加注意,很可能会出现意外事情。比如,最近传说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将以130亿美元收购美国的unocal石油公司。这很可能引起美国政界反弹。

  去年底中国的联想电脑收购ibm的电脑分公司已造成了美国各界人士的不安。如果中国的一个国有企业收购被认为有战略意义的美国石油企业,那肯定会让鼓吹“中国威胁论”者借题大大发挥。

  所以,对北京来说,今后几年中应该做的事并不是担心“反华”派重新主导华盛顿的对华政策,而应采取更主动的措施来避免和防止可能导致双边关系恶化的事件。

  

·作者是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部主任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