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美国人为啥那么有活力?

更新时间  2005-04-06 作者:范学德

范学德

(虽然来到美国十四年了,但我看到的亦不过是管中窥豹而已。据美国一位大法官讲,美国成功的基础就在宗教,教育和法律。而前两点,恰恰被国人严重忽视,所以,我不免会多记录几笔,且请原谅在先)

二十六日参加黄弟兄按立牧师的典礼那天( 文章见“29 在美国作个中国人的光荣时刻”),出发前,妻子问我有没有写一张贺卡,我说,忘记买了。这时,九岁的小女儿对我说,爸爸,你别着急,我给雅民叔叔画一张卡片。十来分钟后,她画好了,有花有草,还图上了颜色。给我看后她问我,爸爸,你看我画得像不像莫奈的画。我说,你这要是莫奈的画,我们送给黄叔叔的礼可就大了。女儿把自己的画又看了一眼,肯定地说,我看有点像啊。她哥哥插话说,妹妹,你不明白爸爸说的是什么。妹妹刚要回话,哥哥就唱起来了,今天是个好日子。那是他从春节晚会上刚学的,就记住了那一句词,以下就是哼哼调了。

我女儿之所以想到了莫奈,估计与她看过芝加哥艺术馆有关。

这件事得从头说起。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我就发现,美国的中小学经常组织一种活动,叫field trip (野外旅行) ,每学期总有那么三四次。年级越低,次数越多。一遇到这样活动的时候,老师总是提前两三个星期发一个通知,问有没有家长愿意来帮忙。一般一次活动,二十来个学生,需要三四个家长帮忙。同时,家长还得在一张纸上签名,说我同意我的孩子参加这项活动。这样,万一出事了,学校不至于惹上打官司的麻烦。

第一次接到这样的通知时,我还挺好奇,以为就像我当年在国内上学时举行的那类活动一样,什么参观阶级教育展览馆啊,到烈士陵园扫墓啊,等等,主题一样,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传统教育。后来发现,全不是这么回事。美国学校的这类field trip (野外旅行),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人类文明的精华,开阔学生的心灵世界。

略举几个field trip (野外旅行)的实例:

前年秋天,女儿的班级组织参观农场。我和她们一起乘校车去了。农场离我们家不远,五六英里,在一个新居民区的角落里。以前开车路过,但没注意到。农场的主人都在家,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女主人说,她自己教孩子。独立于公校和私校之外的家庭学校的存在,也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特点。

我带着一组小学生先去看火鸡和奶牛,然后,进了养鸡场。孩子们拿起了篮子,到鸡笼子前面去捡鸡蛋。看城市里的孩子不会干活,农场主的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走到了前面,教他们怎么捡。他母亲站在旁边跟我说,她的两个孩子从六七岁起,就帮助他们干活。

下一个节目参观是看蔬菜。女主人给同学们介绍说,这里种的蔬菜不用化肥,也不撒农药。然后,她又介绍了为什么吃这些施有机肥料的蔬菜有益于健康。在小学生进地里看蔬菜的时候,她告诉我,他们夫妇原来在离芝加哥很远的农村种谷物,但不挣什么钱,所以,就到芝加哥的郊区租了这块地,栽种有机蔬菜,等等。冬季,帮助别人铲雪。她们还雇了两位墨西哥人为他们干活。

农场还保留了一大块玉米地,在里面开了弯弯曲曲的路,供小孩子走来走去。当我带小学生走进玉米地的时候,他们高兴坏了,一边走,一边喊。最后的一个节目是看农场养的几匹马。然后就顺原路打道回府了。

又有一次field trip (野外旅行)是到离学校五六英里的一个森林保护区。那学期我儿子正再学生物,老师就领他们到大自然中了。第一项活动是沿着树林边走,观察不同的鸟类,每一个同学都将自己观察到的鸟,记录到本子上。我们走了挺长的一段路,看到了许多不同的鸟。下一个活动是捕鱼。森林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给每一个小组三个鱼网和水桶,让大家分头到一个大池塘的四周去捞鱼。一看到水,这些小家伙们就和刚才看鸟时判若两群人了,又是说,又是叫,捞上来了一条鱼,赶快聚成一堆,说这是什么什么种类的鱼。

离开森林保护区前,同学们按照要求,把水桶里的鱼都放回池塘里了。

上芝加哥市里的那一次field trip (野外旅行)是参观水族馆。那天大概是礼拜二,免费参观。芝加哥城内的艺术馆,博物馆,水族馆,天文馆,自然科学馆,等等,凡是属于国家的,每周都有一天免费向公众开放。所以,学校一般都选择那天去参观。在那天的参观中,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盯住学生,别让他们走丢了。至于水族馆中各种海洋生物的美丽和奇妙,就只有留给学生们去欣赏和思考了。

女儿去芝加哥艺术馆的那次field trip (野外旅行),由于好几个家长要去,我没去成。回来后,女儿对我们说,太好看了。她哥哥就问,那幅画好看。女儿说,都好看。哥哥说,不一样,然后就告诉妹妹,梵高的那幅画,颜色是一点一点地点起来的,毕加索的那张,是两幅画合在一起的,莫奈的画,要注意颜色和光线,等等。他半年前的一次field trip,去的就是这个艺术馆。

这些field trip (野外旅行),不仅让孩子们看到了书本和课堂以外的世界,更让他们的心灵进入了一个更大的世界中,而这,就成为学生们的精神活力的一个源头。

2005.2.29,凌晨。

为 《 猫眼看人》 而作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