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冷战史研究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及其阵营的解体,标志着战后近半个世纪以东西方对峙为主要特征的冷战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与此同时,国际学术界掀起了对冷战史研究的高潮。各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冷战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问题、冷战的结束以及冷战的影响等进行深入探讨,重新反思,特别是随着新的档案资料的不断涌现,使冷战史研究成为国际史学界发展最为迅速、学术成果也最为丰硕的学科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欧美学者在冷战史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相继建立了一批专门的研究机构,创办学术期刊,开办网站,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在国际冷战史研究领域,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要数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主办的“国际冷战史研究项目”。该项目不定期地出版《国际冷战史研究公报》,并免费向全世界的研究者提供,到目前已经出版了15期,每期都有一个总的主题。该期刊以登载、翻译有关前苏联、东欧以及中国、古巴、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档案文献为主,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冷战的“另一面”即社会主义阵营的有关原始资料。哈佛大学冷战研究项目主要着眼于学术研究,从1999年开始出版季刊《冷战研究杂志》。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也设有冷战史研究项目,2000年开始编辑出版《冷战史》,开始一年三期,目前已改为季刊。
随着国际学术界对冷战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学者也开始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有关中国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在国际史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冷战史研究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2001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是目前国内惟一以冷战史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机构。应感谢沈志华、李丹慧、杨奎松等诸位教授的不懈努力,该中心不仅建立了“中国冷战史研究”专业网站,并创办了高水平的《国际冷战史研究》学刊,为中国冷战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国际冷战史研究》学刊有着阵容强大的编委会,这就保证了该学刊的学术水准和价值。成员除了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学者外,还包括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等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冷战史专家,其中不乏冷战史研究领域中的代表人物,编委会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国际化”色彩。该学刊的栏目主要包括特邀专论、专题论文、档案文献和书评等。在注重对国际冷战史进行研究的同时,学刊特别注意刊登冷战时期有关中国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论文和档案资料,这或许是学刊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色。
在本期的特邀专论中,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国际著名冷战史专家梅尔文•莱夫勒的《冷战是如何开始的》为人们理解冷战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该文系莱夫勒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所做的学术报告,篇幅虽然不长,内涵却极为深刻,提出的观点也颇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作者认为,冷战是发生于美苏两大国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集团及制度之间的一场非暴力竞争,这是两种对立的政治经济体系、意识形态之间的机关内政,其中的每一方都把对方制度存在的合法性提出了带有根本性质的置疑,并因此而把对方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作者从五个方面深刻评论了冷战的起源问题,即:(1)国际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大国均势问题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德国问题和日本的复兴。(2)美苏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3)原子能革命和核武器的出现,这是导致冷战产生,进而影响并决定其进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4)全球范围内非殖民化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革命民族主义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挑战。(5)作为国际行为机制构成因素之一的领导人的个人作用,特别是几个大国领导人的作用。莱夫勒教授特别强调,这五方面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不论对于理解冷战的起源还是冷战的结束都非常重要,通过对这几方面问题的深入探讨,把思想、意识形态、文化和传统的地缘政治、权力、经济等因素整合起来,就可以揭示出冷战的复杂性和冷战发生、发展的基本背景,进而使人们对冷战历史有一个新的更为全面地理解和认识。
以原始档案为主,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这是国际冷战史研究的新趋势,也是《国际冷战史研究》的最为鲜明的特点。专题研究栏目所刊登的三篇具有相当学术分量的论文即体现了这一点。崔丕教授的《美国亚洲太平洋集体安全保障体系的形成与英国》利用大量美英两国的档案资料,全面考察了美国亚太安全体系的形成与英国的关系问题,剖析了英国在东南亚冷战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东南亚地区冷战起源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向以美苏两国为中心的冷战史观提出了挑战。沈志华教授的《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则以丰富的俄罗斯新近解密的档案文献为基础,系统阐述了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方针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及合理性,并透彻地分析了苏共二十大对中苏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李丹慧教授的《同志加兄弟:1950年代中苏边界关系》利用大量中国的档案文献及口述历史资料,集中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边界问题,客观地勾勒出这一时期中苏两国边界关系的大体情形,填补了学术界对该课题研究的空白。
档案文献部分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以及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出笼,是国际冷战史研究领域中极有意义的重大课题。学刊选编了19份有关文件,展示了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提出、酝酿和准备的过程。另外,还选登了1956年10月波兰危机期间中国领导人对危机的反应和立场以及中波关系状况3份波兰档案;1958-1959年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局势的评估和预测。在中国档案部分,披露了云南省档案馆所藏的有关云南省与援越抗美的32件解密文件。毫无疑问,这些档案文件的整理、翻译并发表(绝大部分为在国内首次发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本辑的链结区:冷战年代的中国栏目刊登的《一场继续还是中止“文革”的角力》论述了1971-1973年间毛泽东、周恩来对于“文革”的不同态度和看法,颇有新意,值得一读。另外,还刊登了3篇书评,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冷战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国际冷战史研究》的创刊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件喜事,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冷战史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和对话,为中国的国际冷战史研究走向世界做出切实的贡献。
(赵学功,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士,天津,3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