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和厦大隔江相望的钢琴之岛鼓浪屿
更新时间 2007-01-22
作者:黄安年
鼓浪屿风景区和厦门大学隔江相望。11日上午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导”(博士生导游)l小姐为我们的鼓浪屿之行导游,她有着导游的资证又是攻读美国史博士学位的博士生,我们在美国史研究会中有着多次联系,鼓浪屿她已经来过不知多少次了。我们是第一次来到鼓浪屿,参观琴岛成为我们众多观光项目中的首选。从厦门大学南门打的到鼓浪屿岛对岸只需11元,轮渡横跨鹭江,往返24元一人,返回时购票,老人没有优惠,登上上层有座位处观察两边风光需要另付一元。
根据资料介绍:鼓浪屿,以500米的鹭江与市区相隔,面积1.77平方公里,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鼓浪屿古名圆洲仔,因西南海滨礁穴受浪冲击,声如擂鼓,明代改称“鼓浪”屿。屿上龙头山、升旗山和鸡母山并列,冈峦起伏,碧波、白云、绿树交相辉映,处处给人以整洁幽静的感觉。小岛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屿上人口约2万,居民喜爱音乐,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前茅,被赞为琴岛。现在,鼓浪屿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主要旅游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港仔后海滨浴场、郑成功纪念馆等。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还有资料称:鼓浪屿的面积只有1.71平方公里。步行一个多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圈。 在这个小岛上,浓荫覆盖,花香扑鼻,可以说是处处似公园,触目皆佳景。从厦门搭乘渡轮,不到5分钟,便可到达这座海上花园。岛上的码头 建筑,造型像一座钢琴。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优美构思。在这座小岛 上,是不许车马通行的,因此听不到车马喧嚣,但却随时可以听到悠扬 的琴声。岛上很多住户都有钢琴,悦耳的琴声更加强了这个岛的魅力。 因此,鼓浪屿又被称人誉称为“音乐之岛”。小岛码头建筑的造型,就 是向人们展示这个岛的一个特色。
( http://www.dalu.com/china/fujian/infj-2.html)
又有资料介绍: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至沓来,看中了风光秀丽的鼓浪屿,1902年鼓浪屿被定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奥地利、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开办洋行、医院、学校和教堂,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建住宅和别墅。投资房地产业,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鼓浪屿又被日本独占,直到抗战胜利,才结束100多年殖民统治。由于那段特殊的历史,鼓浪屿的建筑千姿百态。有闽南风格的飞檐翘角,有被称为“小白宫”的八卦楼,有威严高耸的天主教堂,有红瓦大坡顶的欧式建筑,也有各种中西合璧的别墅,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鼓浪屿的房屋、街道依山而筑,忽高忽低,曲折盘。深巷里花影绰约,墙头上藤蔓攀延。这里虽有街区闹市,却无法车马喧嚣,是一处没有车马通行的地方。岛上岗峦起伏,最高峰是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岸对峙,故有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的传说。岛上东有升旗山,西有笔架山,面临东海突出部有覆鼎岩,此外还有鸡母山,燕尾山,骆驼山,英雄山等。这个小岛有4000多种植物,80多个科属,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占有绿化面积5.1平方米。岛上空气清新,树木繁茂,一年四季鲜花竞开故有“海上花园”之称。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200/9027/9037/9072/20010620/493198.html
在l“博导”的带领下,我们选择步行环游体验岛上文化气息,而重点放在参观全国独特的钢琴博物馆上。对于这里的“公共租界”我们只是走马观花,没有时间来比较它和上海或天津的租借建筑之异同,也没有时间来体验西方宗教对琴岛的影响,如果研究租借史则是很值得研究的博物馆,如果常年在这里居住,则也有不太方面之处,潮湿的气候就是一个问题。
一路走来,我们注意到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有许多分散的错落有致的二、三层小楼。当时各国的领事馆,各自采用自己喜爱的石头筑成,魅力独特。岛上的路都很窄,一般也就两米来宽,弯弯曲曲的小路穿梭于岛上建筑物之间,没有机动车和自行车,小型电平车是代步工具,用于旅游招徕生意一本万利。我们为赶时间在回来途中返回码头短短三五分钟时间没有30元,等于在狭小的电平车上三个人花了90元,这下才感到厦门“宰”起人来相当、相当的厉害。
走不了多久,我们老到著名景点菽庄花园,这里一张门票含参观钢琴博物馆30元,比起坐电平车要便宜得多。资料介绍:“菽庄花园在日光岩南麓海滨。台湾富商林尔嘉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携眷内渡,寓居鼓浪屿,1913年始建此园,以寄托对台北板桥故园的怀念,并以其号‘叔臧’谐音为园名。园主铜像,现屹立园中。全园借山藏海,巧为布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令人流连忘返。有壬秋阁、四十四桥、叠石、假山、谈瀛轩、顽石山房诸景,为厦门名园之最。左侧港仔后海滨浴场,沙清水净,可容数千人游泳。附近有延平公园,为纪念郑成功而建,其中有指净泉,俗称‘国姓井’,相传是郑氏屯军时开设的水井。”“这个园林占地不满十亩,但是,它傍山临海,园建海上,海在园中,以园饰海,以海拓园,浑然一体,游人感到这个园林规模不小。园的主人名 林叔臧,他于1913年在这里建园时,有意模仿《红楼梦》大观园中贾宝 玉居住的怡红院,把全园分为藏海园及补山园两部分,各造五景。从园 门进去,一堵黄墙挡住了游人视线。视野所及是一个小小的庭院,院内 用盆花布置了一个花坛。只有当你从右边的眉寿堂或左边的拱门走出去, 辽阔的大海突然展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藏海园”的意境,也就是让 大海欲露先藏。这是我国园林建筑常用的手法。”
http://www.dalu.com/china/fujian/infj-2.html
藏海园内的四十四桥为全园主景,据说因主人建桥时四十四岁而得名。此桥下有闸门,把海水引入园内,构成了大海、外池、内池三处,把大海藏进去。我们走在四十四桥上眺望远处的日光岩,日光岩其实并不高,要花七八十元门票去爬山岩,还花去不少时间,有点不值得,我们还是用了一个多小时集中参观钢琴博物馆。
据据资料介绍:钢琴进入鼓浪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拥有500多台钢琴,许多闻名中外的音乐家在这里诞生和成长。鼓浪屿的轮渡码头,外形就象一台打开琴盖的钢琴,使人们一踏上码头,就感受到这里独有的情韵。全岛现有的钢琴两百多架,平均十多户家庭就有一架钢琴,钢琴密度居全国之冠。孕育了不少蜚声乐坛的钢琴家和音乐家。著名的钢琴家殷承宗;声乐指挥家周淑安;歌唱家林俊卿;钢琴、小提琴演奏家许斐星、许斐尼、褚耀武;男中间歌唱家殷承基均系鼓浪屿人。”
( http://travel.163.com/guide/tm/fujian/001205/001205_3860.html)
鼓浪屿上有一家钢琴博物馆,这座由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捐赠修建的钢琴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钢琴博物馆。这里陈列了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无论是普通的游客还是音乐家、艺术家,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带给他们的艺术熏陶和音乐的启迪都是无尽的。它就像镶嵌在“钢琴之岛”上的璀璨明珠,浓缩了钢琴音乐的历史,展示着鼓浪屿的钢琴音乐文化。 ( http://www.pcauto.com.cn/zjy/txmjs/hndq/fj/0509/343473_1.html)
钢琴博物馆藏有70架古钢琴和100多个钢琴烛台、灯台及油画。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这些钢琴分别产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稀世珍品。鼓浪屿上的别墅大多为华侨所建,受西方影响极深,但也有个小小的特点,就是带着“中国”的帽子———欧式建筑的顶端都压着中国式的飞檐斗拱。(吕蕴岚)《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2月08日 第六版) (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5-12/08/content_3892010.htm)
20世纪初,现代钢琴大量传入厦门。那个时代,由于鼓浪屿的教堂、教会学校、教会医院较多,弹钢琴非常盛行。到20世纪50年代初,全岛钢琴已达500多架,从而培养了许多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和音乐家。这里展出的是鼓浪屿籍现旅居澳大利亚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的私家古钢琴,它展示了世界钢琴发展史,以传播钢琴音乐知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突现鼓浪屿音乐之岛、钢琴之乡的形象。
( http://come.6to23.com/gct/ticket/fujian/shamen/smgly-gqbwg.htm)
钢亲博物馆分为二个展馆,我们仔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并且欣赏了具有专业水平的讲解员的钢琴演奏。讲解员介绍说:“钢琴博物馆面积450平方米,建成于2000年元月8日,展出鼓浪屿旅居澳大利亚的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毕生收藏的70台钢琴,其中有19世纪上半叶美国制造的“士坦威”钢琴,奥地利“博森多福”钢琴,德国制造的专供皇室使用的皇家钢琴。这里有稀世珍品镏金钢琴,有世界上最早的四角钢琴。最大的立式钢琴,最老的手摇钢琴,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8个踏板4套琴弦的古钢琴,体现了100多年来世界钢琴的制造技术和发展水平。如此规模如此众多的世界名古钢琴聚于一馆,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钢琴结构十分复杂,从原料的选择到加工完成,各种工艺指标要求非常严格,制作非常精细,造型非常美观,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胡友义先生,1936年生于鼓浪屿,曾到上海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院深造,后定居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对世界名古钢琴爱不释手,千方百计寻访,集毕生精力,倾一生心血,收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的名牌古钢琴70架。其中有一架非常典型的钢琴就是――“克来格”,它是钢琴博物馆里唯一的一架艺术钢琴,1977年产于澳大利亚,钢琴表面刻有精雕细琢的花纹,这架钢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且再也不能造第二架了。这些钢琴的展出,对了解世界钢琴发展史,传播钢琴知识,促进中外钢琴艺术及音乐交流,培育新人将有积极深远的意义。而且鼓浪屿素有琴岛之称,有了这些钢琴的衬托,就更显有琴岛风范。按照协议,10年后,胡先生将把这些古钢琴无偿赠给鼓浪屿区政府。他还说:鼓浪屿那久远而熟悉的琴声是他永远也挥不去的思念。”
我们逐一听了讲解员对陈列的一些钢琴的介绍:
1.collor&collar(科勒德)19世纪初制成于英国伦敦,因当时英国没有电灯,特在琴上置一照明的烛台。collar琴上的透雕是镶贴的装饰品,古意盎然。里面有纵向的琴弦,琴键为圆弧形。
2. clementlk company(克来门第)19世纪初在英国伦敦制造。当年制琴手都是木匠,而克来门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亲自制作钢琴,自然就身价百倍。
3. steinway&sons(士坦威)1864年美国纽约制造的世界名琴。国际比赛和世界上许多音乐厅都用士坦威钢琴演奏。它的声板是用钢板制成的,琴弦是交叉琴弦。
4.kirkman(科尔门)1862年英国伦敦制造,直弦,有仿中国瓷器图案的镏金花纹,造型精美,手工精细。
5. bosyodorfrr(博森多福)和bechstem(贝克斯坦)前者为1849年奥地利维也纳制造,后者为1906年德国柏林制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厂均被炸毁,因此,“一战”以前传世的钢琴已不多见,现在流传的是“一战”以后新制的产品。
6. schramm(舒南)1906年德国慕尼黑制造,是一架古键琴。钢琴是以键击弦,因此琴是拨弦。此琴有4套琴弦、8个踏板、两层琴键,十分珍稀。-
7.pasquale&son(巴士克)1899年英国伦敦制造,为手摇钢琴,用于街头、闹市卖艺演奏。此琴有1个圆筒, 布满铜球,一个球一个音,摇动圆筒即发音。
8. broadwood&son(布罗伍德)1824年英国制造,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琴。演奏时,听众看不到演奏者。这种琴问世不久就没落,无人使用。
9. marshall mendell(爱德尔)19世纪初美国纽约制造的自动钢琴,为贵族使用。它是利用气体推动机械的原理制造的,虽经过了一个多世纪,至今音色依然优美洪亮。
(参见 http://yfx.edu.xm.fj.cn/tour/gly/piano.htm)
讲解员介绍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外国传教土将管风琴带入澳门。1601年,意大利传教土利玛窦将两羽管键琴带到北京,献给明神宗。明神宗选派4名乐师学琴,由澳门圣保罗教堂教土庞迪我任教。这是我国第一个西洋钢琴学习班,标志西洋钢琴艺术正式传入我国。19世纪中叶,随着外国传教士进入厦门,带来了管风琴:20世纪初,现代钢琴才传入厦门。鼓浪屿教堂、教会学校、教会医院较多,习琴者众,风琴、钢琴引入量大,到20世纪50年代初,全岛钢琴达500多架,从而培养了许多钢琴家,音乐家。20年代周淑安,30年代林俊卿,50年代殷承宗、吴天球,60年代许斐星,80年代许斐平,90年代陈佐煌、许兴艾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钢琴家、音乐家。
(http://come.6to23.com/gct/ticket/fujian/shamen/smgly-gqbwg.htm)及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6/10/content_433393.htm)
尽管钢琴博物馆为全国特有、世界少有,但是来鼓浪屿游山玩水的专门欣赏钢琴博物馆为数不多,我们在二个展馆聚精会神地听讲解员讲解时,开始有二三十人,最后之剩下三四人,耐人寻味。
根据资料介绍:鼓浪屿,以500米的鹭江与市区相隔,面积1.77平方公里,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鼓浪屿古名圆洲仔,因西南海滨礁穴受浪冲击,声如擂鼓,明代改称“鼓浪”屿。屿上龙头山、升旗山和鸡母山并列,冈峦起伏,碧波、白云、绿树交相辉映,处处给人以整洁幽静的感觉。小岛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屿上人口约2万,居民喜爱音乐,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前茅,被赞为琴岛。现在,鼓浪屿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主要旅游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港仔后海滨浴场、郑成功纪念馆等。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还有资料称:鼓浪屿的面积只有1.71平方公里。步行一个多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圈。 在这个小岛上,浓荫覆盖,花香扑鼻,可以说是处处似公园,触目皆佳景。从厦门搭乘渡轮,不到5分钟,便可到达这座海上花园。岛上的码头 建筑,造型像一座钢琴。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优美构思。在这座小岛 上,是不许车马通行的,因此听不到车马喧嚣,但却随时可以听到悠扬 的琴声。岛上很多住户都有钢琴,悦耳的琴声更加强了这个岛的魅力。 因此,鼓浪屿又被称人誉称为“音乐之岛”。小岛码头建筑的造型,就 是向人们展示这个岛的一个特色。
( http://www.dalu.com/china/fujian/infj-2.html)
又有资料介绍: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至沓来,看中了风光秀丽的鼓浪屿,1902年鼓浪屿被定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奥地利、挪威、瑞典、菲律宾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开办洋行、医院、学校和教堂,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建住宅和别墅。投资房地产业,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鼓浪屿又被日本独占,直到抗战胜利,才结束100多年殖民统治。由于那段特殊的历史,鼓浪屿的建筑千姿百态。有闽南风格的飞檐翘角,有被称为“小白宫”的八卦楼,有威严高耸的天主教堂,有红瓦大坡顶的欧式建筑,也有各种中西合璧的别墅,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鼓浪屿的房屋、街道依山而筑,忽高忽低,曲折盘。深巷里花影绰约,墙头上藤蔓攀延。这里虽有街区闹市,却无法车马喧嚣,是一处没有车马通行的地方。岛上岗峦起伏,最高峰是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岸对峙,故有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的传说。岛上东有升旗山,西有笔架山,面临东海突出部有覆鼎岩,此外还有鸡母山,燕尾山,骆驼山,英雄山等。这个小岛有4000多种植物,80多个科属,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占有绿化面积5.1平方米。岛上空气清新,树木繁茂,一年四季鲜花竞开故有“海上花园”之称。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200/9027/9037/9072/20010620/493198.html
在l“博导”的带领下,我们选择步行环游体验岛上文化气息,而重点放在参观全国独特的钢琴博物馆上。对于这里的“公共租界”我们只是走马观花,没有时间来比较它和上海或天津的租借建筑之异同,也没有时间来体验西方宗教对琴岛的影响,如果研究租借史则是很值得研究的博物馆,如果常年在这里居住,则也有不太方面之处,潮湿的气候就是一个问题。
一路走来,我们注意到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有许多分散的错落有致的二、三层小楼。当时各国的领事馆,各自采用自己喜爱的石头筑成,魅力独特。岛上的路都很窄,一般也就两米来宽,弯弯曲曲的小路穿梭于岛上建筑物之间,没有机动车和自行车,小型电平车是代步工具,用于旅游招徕生意一本万利。我们为赶时间在回来途中返回码头短短三五分钟时间没有30元,等于在狭小的电平车上三个人花了90元,这下才感到厦门“宰”起人来相当、相当的厉害。
走不了多久,我们老到著名景点菽庄花园,这里一张门票含参观钢琴博物馆30元,比起坐电平车要便宜得多。资料介绍:“菽庄花园在日光岩南麓海滨。台湾富商林尔嘉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携眷内渡,寓居鼓浪屿,1913年始建此园,以寄托对台北板桥故园的怀念,并以其号‘叔臧’谐音为园名。园主铜像,现屹立园中。全园借山藏海,巧为布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令人流连忘返。有壬秋阁、四十四桥、叠石、假山、谈瀛轩、顽石山房诸景,为厦门名园之最。左侧港仔后海滨浴场,沙清水净,可容数千人游泳。附近有延平公园,为纪念郑成功而建,其中有指净泉,俗称‘国姓井’,相传是郑氏屯军时开设的水井。”“这个园林占地不满十亩,但是,它傍山临海,园建海上,海在园中,以园饰海,以海拓园,浑然一体,游人感到这个园林规模不小。园的主人名 林叔臧,他于1913年在这里建园时,有意模仿《红楼梦》大观园中贾宝 玉居住的怡红院,把全园分为藏海园及补山园两部分,各造五景。从园 门进去,一堵黄墙挡住了游人视线。视野所及是一个小小的庭院,院内 用盆花布置了一个花坛。只有当你从右边的眉寿堂或左边的拱门走出去, 辽阔的大海突然展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藏海园”的意境,也就是让 大海欲露先藏。这是我国园林建筑常用的手法。”
http://www.dalu.com/china/fujian/infj-2.html
藏海园内的四十四桥为全园主景,据说因主人建桥时四十四岁而得名。此桥下有闸门,把海水引入园内,构成了大海、外池、内池三处,把大海藏进去。我们走在四十四桥上眺望远处的日光岩,日光岩其实并不高,要花七八十元门票去爬山岩,还花去不少时间,有点不值得,我们还是用了一个多小时集中参观钢琴博物馆。
据据资料介绍:钢琴进入鼓浪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拥有500多台钢琴,许多闻名中外的音乐家在这里诞生和成长。鼓浪屿的轮渡码头,外形就象一台打开琴盖的钢琴,使人们一踏上码头,就感受到这里独有的情韵。全岛现有的钢琴两百多架,平均十多户家庭就有一架钢琴,钢琴密度居全国之冠。孕育了不少蜚声乐坛的钢琴家和音乐家。著名的钢琴家殷承宗;声乐指挥家周淑安;歌唱家林俊卿;钢琴、小提琴演奏家许斐星、许斐尼、褚耀武;男中间歌唱家殷承基均系鼓浪屿人。”
( http://travel.163.com/guide/tm/fujian/001205/001205_3860.html)
鼓浪屿上有一家钢琴博物馆,这座由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捐赠修建的钢琴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钢琴博物馆。这里陈列了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无论是普通的游客还是音乐家、艺术家,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带给他们的艺术熏陶和音乐的启迪都是无尽的。它就像镶嵌在“钢琴之岛”上的璀璨明珠,浓缩了钢琴音乐的历史,展示着鼓浪屿的钢琴音乐文化。 ( http://www.pcauto.com.cn/zjy/txmjs/hndq/fj/0509/343473_1.html)
钢琴博物馆藏有70架古钢琴和100多个钢琴烛台、灯台及油画。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这些钢琴分别产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稀世珍品。鼓浪屿上的别墅大多为华侨所建,受西方影响极深,但也有个小小的特点,就是带着“中国”的帽子———欧式建筑的顶端都压着中国式的飞檐斗拱。(吕蕴岚)《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2月08日 第六版) ( 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05-12/08/content_3892010.htm)
20世纪初,现代钢琴大量传入厦门。那个时代,由于鼓浪屿的教堂、教会学校、教会医院较多,弹钢琴非常盛行。到20世纪50年代初,全岛钢琴已达500多架,从而培养了许多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和音乐家。这里展出的是鼓浪屿籍现旅居澳大利亚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的私家古钢琴,它展示了世界钢琴发展史,以传播钢琴音乐知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突现鼓浪屿音乐之岛、钢琴之乡的形象。
( http://come.6to23.com/gct/ticket/fujian/shamen/smgly-gqbwg.htm)
钢亲博物馆分为二个展馆,我们仔细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并且欣赏了具有专业水平的讲解员的钢琴演奏。讲解员介绍说:“钢琴博物馆面积450平方米,建成于2000年元月8日,展出鼓浪屿旅居澳大利亚的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毕生收藏的70台钢琴,其中有19世纪上半叶美国制造的“士坦威”钢琴,奥地利“博森多福”钢琴,德国制造的专供皇室使用的皇家钢琴。这里有稀世珍品镏金钢琴,有世界上最早的四角钢琴。最大的立式钢琴,最老的手摇钢琴,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8个踏板4套琴弦的古钢琴,体现了100多年来世界钢琴的制造技术和发展水平。如此规模如此众多的世界名古钢琴聚于一馆,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钢琴结构十分复杂,从原料的选择到加工完成,各种工艺指标要求非常严格,制作非常精细,造型非常美观,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胡友义先生,1936年生于鼓浪屿,曾到上海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院深造,后定居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对世界名古钢琴爱不释手,千方百计寻访,集毕生精力,倾一生心血,收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的名牌古钢琴70架。其中有一架非常典型的钢琴就是――“克来格”,它是钢琴博物馆里唯一的一架艺术钢琴,1977年产于澳大利亚,钢琴表面刻有精雕细琢的花纹,这架钢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且再也不能造第二架了。这些钢琴的展出,对了解世界钢琴发展史,传播钢琴知识,促进中外钢琴艺术及音乐交流,培育新人将有积极深远的意义。而且鼓浪屿素有琴岛之称,有了这些钢琴的衬托,就更显有琴岛风范。按照协议,10年后,胡先生将把这些古钢琴无偿赠给鼓浪屿区政府。他还说:鼓浪屿那久远而熟悉的琴声是他永远也挥不去的思念。”
我们逐一听了讲解员对陈列的一些钢琴的介绍:
1.collor&collar(科勒德)19世纪初制成于英国伦敦,因当时英国没有电灯,特在琴上置一照明的烛台。collar琴上的透雕是镶贴的装饰品,古意盎然。里面有纵向的琴弦,琴键为圆弧形。
2. clementlk company(克来门第)19世纪初在英国伦敦制造。当年制琴手都是木匠,而克来门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亲自制作钢琴,自然就身价百倍。
3. steinway&sons(士坦威)1864年美国纽约制造的世界名琴。国际比赛和世界上许多音乐厅都用士坦威钢琴演奏。它的声板是用钢板制成的,琴弦是交叉琴弦。
4.kirkman(科尔门)1862年英国伦敦制造,直弦,有仿中国瓷器图案的镏金花纹,造型精美,手工精细。
5. bosyodorfrr(博森多福)和bechstem(贝克斯坦)前者为1849年奥地利维也纳制造,后者为1906年德国柏林制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厂均被炸毁,因此,“一战”以前传世的钢琴已不多见,现在流传的是“一战”以后新制的产品。
6. schramm(舒南)1906年德国慕尼黑制造,是一架古键琴。钢琴是以键击弦,因此琴是拨弦。此琴有4套琴弦、8个踏板、两层琴键,十分珍稀。-
7.pasquale&son(巴士克)1899年英国伦敦制造,为手摇钢琴,用于街头、闹市卖艺演奏。此琴有1个圆筒, 布满铜球,一个球一个音,摇动圆筒即发音。
8. broadwood&son(布罗伍德)1824年英国制造,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琴。演奏时,听众看不到演奏者。这种琴问世不久就没落,无人使用。
9. marshall mendell(爱德尔)19世纪初美国纽约制造的自动钢琴,为贵族使用。它是利用气体推动机械的原理制造的,虽经过了一个多世纪,至今音色依然优美洪亮。
(参见 http://yfx.edu.xm.fj.cn/tour/gly/piano.htm)
讲解员介绍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外国传教土将管风琴带入澳门。1601年,意大利传教土利玛窦将两羽管键琴带到北京,献给明神宗。明神宗选派4名乐师学琴,由澳门圣保罗教堂教土庞迪我任教。这是我国第一个西洋钢琴学习班,标志西洋钢琴艺术正式传入我国。19世纪中叶,随着外国传教士进入厦门,带来了管风琴:20世纪初,现代钢琴才传入厦门。鼓浪屿教堂、教会学校、教会医院较多,习琴者众,风琴、钢琴引入量大,到20世纪50年代初,全岛钢琴达500多架,从而培养了许多钢琴家,音乐家。20年代周淑安,30年代林俊卿,50年代殷承宗、吴天球,60年代许斐星,80年代许斐平,90年代陈佐煌、许兴艾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钢琴家、音乐家。
(http://come.6to23.com/gct/ticket/fujian/shamen/smgly-gqbwg.htm)及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6/10/content_433393.htm)
尽管钢琴博物馆为全国特有、世界少有,但是来鼓浪屿游山玩水的专门欣赏钢琴博物馆为数不多,我们在二个展馆聚精会神地听讲解员讲解时,开始有二三十人,最后之剩下三四人,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