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以色列
以色列,一个似乎很近又很遥远的国度。说她近,是因为她在新闻媒体的曝光率奇高,人们耳熟能详,连我家里质地上乘的防盗门都是以色列原装进口的;说她远,是因为这个人口不过600余万、地域面积不过2万多平方公里(近一半是沙漠)的蕞尔小国却经济富庶,科技发达,在阿拉伯国家云集的中东地区傲视群雄,本身是个奇迹,也是一个迷,令人难以琢磨,更令人神往。
今年4月下旬,我和厦门大学的两位同事去以色列海法市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个神秘的国度。动身前当然有些隐隐的担忧,因为媒体中有关巴以冲突和恐怖主义袭击的报道看得太多了。不过,从厦门出发,我们一行三人说说笑笑,一如往常的旅行,倒也淡忘了这次旅行有什么特别。在香港新机场转机,也是匆匆而行,无暇他顾。但到了以色列航空公司的服务台前,空气立刻就变得紧张起来。该服务台似乎是一块单独划开的区域,旅客未办登机手续前,先被分成几组,接受以色列航空公司的安检人员的逐一盘问。其问题极其详尽,对于我这位常乘国际航班的人也感到意外,诸如:你的行李在哪里装的?是不是自己亲手装的?有没有别人捎带的东西?在路上有没有经过别人的手?等等。盘问我的是位漂亮的以色列小姐,她的大眼睛仔细盯着我,似乎能看透我回答问题时的所思所想。听说我们是几个人同行,她又去找另一队正在盘问我同事的那位以色列小姐,似乎在核对什么。我的那位同事因英文表述有些困难,被她问得满头大汗,当然最后总算有惊无险。据说,我们算是顺利的,包括机器安检,有很多人要折腾个把小时以上,甚至还有人未能闯过这道关,不得不打道回府。到了登机口前,环顾四周,忽然发现,我们这一路人马多是犹太人装扮,与众不同。其中有一群戴黑色礼帽、着黑色长袍的犹太教徒还忙里偷闲地在一个大型的机场告示牌前(似乎大凡祷告都要在一个“哭墙”一样的物体前面吧)面壁做起了祷告,在这个高度现代化的机场里显得非常怪异。人们都开始排队登机了,他们仍旁若无人地继续祷告,其神态之安定,样子之虔诚,令人忍俊不止。
从香港到以色列,向西跨6个时区,从理论上讲,大约6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孰料飞机从香港起飞,不是向西,而是向北,穿过青藏高原和新疆后,直奔俄罗斯,再从俄罗斯掉头向南,经黑海穿过土耳其,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大的弧线,最后才到地中海东岸的以色列,全程竟用了12个小时。其原因想来很简单,因为中东地区多是与以色列交恶的阿拉伯国家领空,以航不便逾越。也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以色列航空公司飞往亚洲仅有到泰国曼谷(经印度的孟买)、中国北京、香港三条航线,每周分别有两三个航班。不过,以色列到欧洲的航班却极其繁忙,航线密如蛛网。此次与我同行的一位同事,因有急事提前回国没有航班,不得已改乘其他航空公司的班机转道荷兰阿姆斯特丹,先向西飞5个多小时,再回过头来,向东飞十多个小时,在空中演绎南辕北辙的故事。
12个小时后,飞机安全抵达特拉维夫-雅法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旅客们不约而同地发出轻微的欢呼声,似乎在庆幸没有受到恐怖活动的骚扰。下了飞机又是一番轰炸式的检查,有了登机时的经历,倒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不过这一番折腾,困意顿消,旅途的劳顿也化解许多。从保安措施严密的机场出来约一公里处,还要经一道安检。安检人员各司其职,有到车边仔细核查的,有远远地站在那里的,全副武装,一脸严峻,手持步枪,食指扣在扳机上,随时防备不测。
安全措施之严密,在以色列触目皆是。宾馆、饭店、商场,影剧院,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有武装保安,检查一丝不苟,当地人似乎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我们下榻的假日酒店,尽管保安已经认识我们,但我们每次外出返回时如果有包裹在手,肯定会再次检查。会议期间,海法大学安排我们去耶路撒冷观光。一辆面包车载我们十几个代表,车上专门配备一名年轻保安。每到一个站点,他都会一个箭步冲到门口,环顾四周,手放在腰间的短枪上,格外警觉,也格外专业。这名保安相貌英俊、身材魁伟,其形象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如果没有各类荷枪实弹的保安和新闻媒体上不绝于耳的报道,以色列看上去完全是一片和谐安宁的生活场景。市区街道整洁,到处是绿树鲜花。街道上的每一棵树、甚至路边的每一个花篮都有一个滴灌水管的精心呵护。商业区繁华,居民区安静,间或有很多公园绿地。住宅多为三四层,造型中规中矩、方方正正,含蓄而不张扬,颜色几乎一律的浅白,掩映在红花绿树之中,颇有一番诗情画意。马路上行人不多,偶尔看到散步的老年夫妇,或带着小孩玩耍的青年夫妇,都是笑容可掬,一派悠闲恬适。路边的果树上结满果实,熟透的柑橘、柠檬,非常诱人,但无人随意采摘。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恐怖主义分子经常光顾的国家。路上私家小汽车很多,我注意了一下,几乎都是中档车,没有豪华车。其原因不得而知,但我想肯定不是价格的缘故--当地人生活非常富足,从其高扬的物价就看得出来。我们开会的时候,正巧临近以色列国庆(<?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身临其境,方真切地感受到,以色列确实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圣土。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均孕育于此,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享有如此的荣耀。在耶路撒冷,不到1平方公里的老城里竟然汇集了数千年文明的上百处遗迹,与现代化气息的新城互相辉映。令无数犹太教徒神伤的“哭墙”,耶酥背负十字架一路逶迤的“苦路”,伊斯兰教的圣地奥玛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以及老城里无数条狭小的街巷,包括屡遭劫难、弹痕累累的老城城墙,都在日复一日地默默演绎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当然,新城和老城之间也有很多利益和外在力量的交织与冲突,以至美国领事馆也不得不在老城和新城各置一府,以示公允。耶路撒冷名气之大,当然有太多的可圈可点之处,本文无法一一展开,但就连我们开会的海法市,不过区区30余万人口,竟也是一个世界性宗教巴哈伊教的发源地和总部所在地。当地人称那里为巴哈伊花园。这个花园依山而建,占地数百亩,分18层平台,无论从山下仰视,还是山顶俯瞰,都无可挑剔的成为这座美丽城市的掌上明珠,与海法市完美的融为一体。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精心设计与维护,其景致如诗如画,美伦美焕。巴哈伊教发轫不过百余年,但发展势头强劲,现有800多万信徒,分布在世界247个国家和地区,可跻身当今世界宗教前列。这无疑为以色列这个宗教圣地再添一道光环。<?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海法市是座山城,我们会议的东道主海法大学就位于其中一个最高的山头顶部,而海法大学在山头上建了一个29层高楼,站在顶层的观景台,近可俯瞰全市,远可眺望黎巴嫩和戈兰高地。到会的美国、法国、韩国、中国等国的代表,几乎都是第一次造访以色列,自然非常兴奋。日本、澳大利亚的代表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看得出来,在以色列举办此类学术交流活动,还是有诸多困难的。尽管如此,以色列的对外联系仍稳步扩展。以色列航空公司,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航空公司,就是最好的佐证。以色列人能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下,在中东开辟出一块繁荣兴盛、光彩四溢的迦南之地,赢得了世人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