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王玮、戴超武新著:《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出版

更新时间  2008-03-26 作者:王玮

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2001年立项,2004年结项,后经过修订和扩充,内容下限由2002年延至2005年,于200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53万字,参考文献和读物大300余种。<?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该书从思想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美国外交的起源、形成、发展演变和未来走向的历史过程,并对美国自建国以来到2002年的外交做出了恰如其分的历史定位。对美国各届政府外交的特点、性质、成就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

“导言”部分系统介绍了美国外交史学的发展沿革和流派分野,但是作者并没有只停留在一般性的评述,而是精确地指出美国外交史学存在的一个要害问题,即无法解释民主经验和帝国征服之间的矛盾,无法找到帝国扩张的历史逻辑性。因此,美国外交史学本身如同美国外交一样,在理想和现实的悖论中迷失了方向,陷于困境之中。由此,“导言”引出了从思想角度探究美国外交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外交思想是决定外交的最为深刻的因素之一,它能在更长的时段中决定外交的形成和发展,保证了外交的连续性。从思想的深度去研究美国外交的历史,可以挖掘外交最为本质的东西,追寻外交的走向。

全书共17章。第1章追溯了美国外交的思想渊源,指出美国外交来源于商业精神以及根植其上的民主理想、扩张意识和开放本性。上述这些思想渊源构成全书论述的主要脉络。以下各章将美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段进行评析。

一、19世纪末之前为孤立主义时期,或称大陆主义时期(第26章),这一时期,美国外交在孤立和扩张思想准则的二难选择中徘徊。就扩张而言,坚定不移地由大西洋向太平洋海岸的发展势头,代表了美国的扩张方向。书中着重剖析了杰斐逊的外交思想,指出杰斐逊是“美国历史上将视线射向太平洋的第一位总统”,“太平洋的扩张问题是杰斐逊扩张思想中的最精彩的部分”。关于19世纪40年代的大陆扩张,作者认为这种扩张具有土地扩张和商业扩张双重目标和性质,书中对两种性质的扩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作了透彻的说明。就孤立而言,作者对美国早期外交中的孤立主义思想作了独到的分析,指出它的相对含义以及它同扩张思想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最终体现在门罗主义外交原则。书中认为,“门罗主义的实质是进一步拉开美洲同欧洲的距离”,使美洲“成为相对独立的美洲共和政治体系”,同时,它又为今后美国称雄美洲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战略方针。第5和第6章有声有色地论述了19世纪5060年代美国外交低潮时期扩张新思潮的形成和涌动,其中对“青年美国”思潮、西沃德“帝国”思想和“新天定命运”口号的评述尤为突出。这两章以大陆扩张向海外扩张的过渡作为内容,作者对这一时期加大笔墨,卓见甚丰,可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些新颖的思路。

二、1920世纪之交至二战结束为门户开放时期,或称海洋主义时期(第711)。这一时期,美国外交的指导思想是力求建立一个美国为主导的开放型的世界帝国,也就是说,门户开放思想是这一时期美国外交的指导思想。第7章对门户开放政策思想作了系统和独到的分析与评价:第一,门户开放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应急举措,而是旨在建立海外商业殖民帝国的世界性“大政策”,是美国进行海外扩张的外交总原则和战略总方针。第二,美国的“门户开放”仍是一种殖民主义,本质上仍是对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征服、奴役和掠夺,但另一方面,它又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形势下施行的一种新型殖民主义政策,它同旧殖民主义在手段和模式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1)反对以武力征服的方式从空间上对殖民地实行独占,主张建立“无边界”的殖民体系;(2)不主张对殖民地实行直接统治,而提倡保留殖民地原有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3)反对垄断式的保护主义,主张“门户开放”,实行“公平”的自由贸易竞争。“门户开放”政策思想的核心是建立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开放式商业帝国,它的重点不是在所控制的范围内排斥它国的利益,不是搞封闭式垄断,而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打着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旗号,打破列强的保护主义壁垒,把全世界变成美国操纵的具有无边界外延和开放内涵的新型模式的殖民帝国。它反映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一体化的历史趋势,标志着自15世纪末开始的一体化进程跃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可以说,历史就是这样穿过洞开的门户进入到20世纪。第三,“门户开放”是美国的利己主义政策,它所维护的只是美国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弱小国家的利益,它所体现的只是美国的民族价值观,而不具有普世性。这种利己性体现在美国式的门户开放所具有的单向性和强制性上,是一种片面的、不对等的开放。第811章详细介绍了麦金莱、老罗斯福、塔夫脱、威尔逊、“一战”后的三届共和党政府、以及罗斯福政府为实现门户开放目标而推行的外交政策并分析了他们的外交决策思想。其中有关威尔逊和罗斯福外交思想的评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意义。

三、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末为遏制时期,或称全球主义时期(第1216章)。这一时期,美国外交的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旧有的孤立传统已经失去市场,世界霸权成为其主要的追逐目标,但是也使美国外交思想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深刻矛盾之中。书中首先对冷战的历史根源作了全新的探讨,作者认为,冷战固然体现为不同意识形态的对立,但是,“意识形态”是具有两重含义的。第一是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信仰和判断,第二是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世界秩序构想所赖以产生的原则基础的认定和选择。从后者的角度分析,冷战实质上是二战前“门户开放”和“势力范围”两种原则的对抗和冲突的结果。面对二战后的国际实力对比的现实,美国不得已选择了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开放思想,陷身于同苏联争夺势力范围的较量和角逐,这正是美国的全球外交的病症所在。但是另一方面,战后和平共处的局面的形成又给美国带来实现门户开放目标的最佳时机,门户开放始终是美国构筑西方世界的主导思想。书中对杜鲁门到老布什政府的以“遏制”为核心的外交思想的内容、实施和所付出的代价进行了评析。

四、最后一章对后冷战时期、尤其是“9·11”之后的美国外交思想的变化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做出了评估和预测。

最后的“结语”部分用世界眼光对美国外交思想作了总结。指出利益和责任所构成的矛盾,以及民主理想中的自决原则和使命观中的傲慢霸道作风所构成的矛盾,正是美国外交的困顿和麻烦之处,也往往是美国外交陷于危机的内在根源。“结语”还总结了美国外交思想的历史对我国外交所提供的启示和借鉴。

该书从全新的角度系统考察了美国自建国以来的外交思想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全面展示美国外交的思想依据的力作,从而填补了美国外交研究的一个空白,其中新见迭出,有些认识预期会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讨论。因此,该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将会对美国外交史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将会对我国的外交决策提供参照和依据。该书采用了较为新颖和先进的史学观点和研究方法,全书的整个内容和分析完全建立在“全球史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将美国的外交和外交思想的发展和演进放进世界体系构架和世界一体化的大潮流向的大舞台进行剖析,因此具有与众不同的新视野和新视角。比如对 “使命观”和扩张思潮、孤立主义和门罗主义、“青年美国”和海外扩张思潮、“门户开放”思想、威尔逊外交思想和罗斯福外交思想中的开放原则、冷战的历史根源和实质、“人权外交”、“超级遏制”和“新帝国论”、以及美国外交思想中的“道义”、“责任”因素同对世界霸权的现实追求之间的矛盾等课题所作的独到分析,将会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该书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参考用书,也是为对美国外交发生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的一种读物。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