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阅读 | 伍斌:美国移民与族裔史
【编者按】2020年即将过去,美国史研究会继续推出“年度阅读”栏目,由青年学者和学生推荐美国史领域的新书。在这个剧烈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阅读或许是安顿心灵,洞察未来的最佳方式。期待诸位师友继续供稿,将个体的阅读经验分享出来,为晦暗不明的世界投射一道智识的微光。本期由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伍斌副教授推荐,特致谢忱!
1. Erika Lee, America for Americans: A History of Xenophobia in the United States , Basic Books, 2019.
美国移民与族裔史(American Immigration and Ethnic History)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奥斯卡·韩德林(Oscar Handlin)曾强调,美国是一个“移民之国”,而美国华人史家李漪莲(Erika Lee)的新著《美国人的美国:一部美国仇外史》( America for Americans: A History of Xenophobia in the United States ,以下简称《仇外》),则凸显出美国是一个“仇外之国”。《仇外》一书通过追溯美国自殖民时期到特朗普时代的种族主义和排外行为,揭示爱尔兰人、中国人、日本人、意大利人、墨西哥人、中东人等族群,是如何在政客和媒体的刺激渲染下,成为美国种族主义政策和暴力的目标,并被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者建构为美国的“异族”和威胁的,同时深刻地塑造了美国的大众观念和公共政策,进而分析仇外现象对美国民主和美国人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美国法律和形象的减损。《仇外》认为,对外来移民的非理性恐惧、仇恨、敌意是美国的显著特征和难以磨灭的传统,自其建国以来就被用于各种社会和政治目的。当下,美国人对穆斯林、拉美裔的恐惧,更是让人们对美国仇外历史体会深切。
国内美国史学界对《仇外》的作者李漪莲未必陌生,其另一部著作《亚裔美国的创生:一部历史》( The Making of Asian America: A History )的简体中译本,已于2019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为专攻亚裔美国人史的历史学家,李漪莲的专长在《仇外》一书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该著对美国仇视亚裔美国人的历史叙述尤为详细扎实,其对中国人和日本人移民在美国遭遇仇恨和歧视的相关章节的阐述也更具启发意义。同时,作者也兼及美国仇外历史的整体性,对美国历史上其他遭受仇外的族群的分析亦不乏真知灼见。
《仇外》一书一如既往地展现了李漪莲的写作风格:首先是出色的故事讲述能力。该著结构组织清晰,资料丰富,堪称一部可读性强、构思精巧、充满思想的学术力作。其次是作者穿透纸背的人文情怀。李漪莲对从排华到最近的旅美禁令期间,美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种族主义仇外情绪予以批判,指出仇外情绪事实上是美国种族主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仇外》对任何想要建立一个更包容社会的美国人来说应是必不可少的读物。最后是著者强烈的现实关怀。李漪莲指出,今天美国仇外的言论、行为和政策并非新鲜物,而是美国仇外历史的当代回响,她将唐纳德·特朗普的种族歧视,视为美国仇外历史的某种残余和沉渣,认为无论是历史上的排斥还是当下的仇外,皆对美国和美国人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总体而言,李漪莲的《仇外》一书对美国仇外种族主义的历史进行了出色总结,启发人们关注、正视并反思这段历史。它解释了仇外情绪何以产生,何以持续,何以威胁到美国和美国人。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美国兼具“移民之国”和“仇外之国”的双重矛盾身份。任何想要深入理解美国社会的人,都应细品此书。如能与美国移民史家约翰·海厄姆(John Higham)的《国土上的陌生人:美国排外主义的类型(1860-1925)》( Strangers in the Land: Patterns of American Nativism, 1860-1925 )及后文提及茱莉亚·罗斯·克劳特的《异见的威胁》等书参照阅读,则会对美国的排外历史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2. Julia Rose Kraut, Threat of Dissent: A History of Ideological Exclusion and Depor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美国学者茱莉亚·罗斯·克劳特(Julia Rose Kraut)集律师和历史学家于一身,这是她异于常人的优势。而她在新著《异见的威胁:美国意识形态排外与驱逐史》( Threat of Dissent: A History of Ideological Exclusion and Depor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后文简称《异见》)一书中,将这种优势尽情挥洒,从而赋予《异见》别样的气质与学术价值。
《异见》是美国首部意识形态排外和驱逐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史综合的著作,也是美国学界第一部将移民法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相结合的交叉研究,对主要法院判决和立法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牵涉的时间包括从《1798年外国友人法》( Alien Friends Act of 1798 )到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几乎整个美国历史。
《异见》指出,从《1798年外国友人法》开始,美国以国家安全的名义,立法禁止或驱逐外来移民。而这些法律常与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和结社自由及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形象相抵牾。《异见》提醒我们,美国的外来者在信仰、言论和结社等权利方面的法律基础异常脆弱,他们或遭受立法排斥,或其观念和信仰遭受挑战。而意识形态上的排斥和驱逐则成为美国政治镇压“异见”的工具。《异见》追溯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如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伊斯兰激进主义如何根据特定时局,被认为是美国不可容忍的威胁。《异见》还强调了包括克拉伦斯·达罗(Clarence Darrow)和卡罗尔·维斯·金(Carol Weiss King)在内的律师,以及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等组织,依据宪法第一修正案,对美国意识形态排斥和驱逐的合法性表达了质疑,但很少有国会议员乃至最高法院对之提出异议。国会和行政部门利用对“他者”的偏见,对言论自由造成“寒蝉效应”。《异见》旨在证明,对异见者的恐惧,贯穿于美国历史的始终,并对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所赋予的自由发起持续挑战。自20世纪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利用意识形态来排斥和驱逐非美国公民,镇压异见和激进主义者。《异见》指出,尽管美国政府在压制异见的方法、手段和技术方面代有更新,但对激进分子的恐惧则是一以贯之。同时,该著还迫使美国人正视如下现实:自建国直至当下,并非美国所有人都可得享自由。
概言之,《异见》是一本有关美国移民政策及思想自由表达的重要书籍,它以清晰生动的文字描述了非美国公民在美国被视为“异族”并可能因信仰而遭驱逐的困境。对于想了解美国移民或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是不能错过的。
3. S. Deborah Kang, The INS on the Line: Making Immigration Law on the US-Mexico Border, 1917-1954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美国韩裔历史学家S. 黛博拉·康(S. Deborah Kang)的新著《边境线上的移民与归化局:在美墨边境制定移民法(1917—1954)》( The INS on the Line: Making Immigration Law on the US-Mexico Border, 1917-1954 ,以下简称《移民局》),斩获包括美国移民与族裔史协会西奥多·萨鲁托斯(Theodore Saloutos)奖在内的多项图书大奖。该著是第一部全面探讨1917年至1954年间美国移民与归化局(INS)在美墨边境的经历。《移民局》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国会决策者转向美墨边境的低层移民局官员身上。移民与归化局的官员认识到美墨边境同天使岛和爱丽丝岛的严格执法不同,在美墨边境,移民局官员面临着一系列政治、社会和环境障碍,一度使移民执法陷入困境,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管理移民。为应对这些挑战,当地移民局官员在执行国家移民法的同时,也重塑、修改相关移民法和政策以应对美墨边境局势,而这些策略和相关政策,持续影响着美墨边境。《移民局》通过细致的分析,论证了美墨边境的移民与归化局不仅是一个执法机构,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立法机构的角色。该著认为,美墨边境的移民局官员塑造了一种复杂的边境控制体系,展示了排外主义和边境社会之间,美国与墨西哥之间,联邦与州之间复杂的利益博弈,牵涉各级立法机构、法院,及边境居民、雇主、移民、移民局官员等诸多群体。《移民局》也展示了移民与归化局和边境巡逻队是如何不断受到当地、国家和跨国的压力,并且在执行移民法时往往左支右绌。其所述所论,直观而令人信服。《移民局》同时试图证明,特朗普对美墨边境简单粗暴的处理,事实上是对历史的无知。
《移民局》虽然集中论述20世纪上半叶美墨边境的历史,亦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美国的移民政策。该著不仅法律和移民史学家不能错过,也值得政策史学家、研究美墨边境地区的学者以及跨地区、跨学科的边境研究专家的关注。对于任何想要了解构成现代美国移民体系错综复杂的政府机构、驱逐行动和拘留中心的起源的读者来说,本书亦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4.Beth Lew-Williams, The Chinese Must Go: Violence, Exclus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Alien in Americ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美国华裔历史学家贝丝·刘·威廉姆斯(Beth Lew-Williams)专注于亚裔美国人史的研究。其新著《中国佬必须滚:暴力、排斥与美国异族的建构》( The Chinese Must Go: Violence, Exclus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Alien in America ,下文简称《中国佬》),获得了包括美国历史学家协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颁发的雷·艾伦·比灵顿(Ray Allen Billington)奖在内的多种学术奖项。《中国佬》一书考察的时间节点始于19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边境控制尚未区分公民与外来者。此后数十年间,华工在美国西部淘金、伐木、筑路、垦荒,为美国西部开发贡献卓著,同时美国社会针对华人的排斥与暴力也在不断升级。其结果,便是美国国会于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首次尝试以种族和阶级为由禁止特定移民族群。《排华法》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排华暴力。1885-1886年间,美国西部168个社区的华人移民经历了严重的暴力、骚扰和恐吓,导致数千华人被迫放弃家园。《中国佬》援引《排华法案》通过后,该法对在美华人的心理影响,揭示美国的移民政策如何煽动了这种暴力,而这种暴力又如何反过来引发了新的排外政策。该著指出,针对华裔美国人的种族暴力,以及随后大规模驱逐华裔移民的行为,为美国留下了一份“排外”的遗产,催生了现代美国的“异族”(alien)概念。
通过定位现代美国“异族”的起源,《中国佬》重新诠释了排华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排华法律和暴力在今天的美国仍产生广泛共鸣。当下美国仇外情绪的复苏,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过去对“异族”华人的恐惧之上的。《中国佬》从国内和国际双重视角来审视针对华人的暴力,并分析中国移民是如何抵抗和适应时局,论证这种局部暴力对型塑美国政治的影响。无疑,该著增进了我们对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美国华人历史的了解。
《中国佬》视野开阔、研究充分、引人入胜、文笔优美、描述细致、令人动容,凸显了华人的声音和经历,是对亚裔美国人史、美国移民法,及美国国族构建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新书。
5. Katherine Benton-Cohen, Inventing the Immigration Problem: The Dillingham Commission and Its Legacy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凯瑟琳·本顿·科恩现为乔治敦大学历史学教授,曾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任教,著有在美国史学界颇受关注的《边境美国人:亚利桑那州边境的种族分裂和劳工战争》( Borderline Americans: Racial Division and Labor War in the Arizona Borderlands )一书。其新著《创造移民问题:迪林厄姆委员会及其遗产》( Inventing the Immigration Problem: The Dillingham Commission and Its Legacy ,后文简称《移民问题》),探讨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研究——《迪林厄姆委员会报告》( Dillingham Commission Reports )的长期政策影响。
1907年,美国国会成立了一个由佛蒙特州参议员威廉·迪林厄姆(William Dillingham)为首的联合委员会,调查被许多美国人视为国家危机的大规模外来移民。来自全美的专家通过数年广泛搜集资料与详细分析,于1911年出版了长达41卷的《迪林厄姆委员会报告》(其中作为索引的第41卷并未出版)。该报告迄今仍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移民调查研究项目,为20世纪早期的移民问题打开了一扇广阔的窗户,其积累的大量信息影响了美国人的自我认知和对移民的看法。《移民问题》认为,一个多世纪后,迪林厄姆委员会的遗产继续影响着美国解决移民问题的态度和政策,而这些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人口结构和文化要素。
吊诡的是,学术界鲜有关于迪林厄姆委员会及其报告的专门研究,几乎所有提及该委员会的历史学家也对其持批评态度。凯瑟琳则另辟蹊径,专门研究迪林厄姆委员会的报告。《移民问题》将美国移民问题置于20世纪初的全球背景下,并围绕美国内部种族和宗教等冲突,证明美国社会对外来移民介于“迎拒之间”的纠结心态,同时对移民中“种族”和“国籍”的分类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强调委员会通过捍卫“美国生活标准”来推动其限制移民的建议,展示了国会如何利用委员会的结论来强化联邦政府对移民控制。
《移民问题》是研究美国移民转折时期的里程碑式著作。它及时地提醒我们,移民不仅是美国的历史,也是美国的现在和未来。该著笔调优雅、研究深入、证据详瞻,其思想和关切在当下美国移民问题突出的环境下,愈发令人深思,理应成为了解美国历史和美国移民问题的必读书。
本期编辑:东北师范大学团队
编 辑:刘依纯 责任编辑:任 慈
编 审:张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