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 | 加州淘金热的产权研究
加州淘金热的产权研究
作者:[美]约翰·昂伯克
译者:应俊耀 / 蔚怡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作/译者简介
约翰·昂伯克(John Umbeck),美国普渡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华盛顿大学博士。教学兴趣包括微观经济学、法和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与私人合约;研究兴趣是犯罪经济学与合约执行。获得过20多个杰出教学奖;为美国参众两院、联邦贸易委员会、环保局、能源部等政府机构以及大量企业提供经济咨询;作为经济顾问,参与过70多个法律诉讼案。
应俊耀,一位游走在经济学和数学之间的教书匠,曾在高校讲授“生活中的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导论”等课程,参与翻译《经济学的著名寓言》,中小学数学竞赛教练,自由撰稿人,国际注册会计师。
蔚怡,英语教育工作者,曾任英国苏格兰市民咨询署(CAS)咨询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私有产权起源与演变的经济学研究,分理论与实证两部分。第一部分构建了“暴力分配产权”理论,据此可推测和解释各种产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它试图回答三个问题:一、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确立和分配对资源的私有权;二、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权利,哪些权利将受到限制;三、如何分配这些权利。
第二部分通过1848—1866年加州授予个人矿地产权的演变过程,验证第一部分的理论假说。当时的加利福尼亚,墨西哥不再管辖,美国介入又较少,没有法律或执法部门来管制矿产的使用,因此形成了弱肉强食、力强者胜的情况,似乎是一个暴力频发、租值大幅消散(即资源的价值大幅下降)的例子。而实际上,淘金权利还是通过合约迅速得到界定,租值并未有大幅消散。
目 录
序 从淘金热看华盛顿经济学派 / 张五常
中文版自序
序
第一部分 产权的出现:理论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暴力与产权合约
第三章 签约费用与产权的出现
第四章 经济学中产权概念的演化
第二部分 加州淘金热:实证研究
第五章 法律和技术的局限条件:1848—1866
第六章 早期淘金与原始合约:1848—1849
第七章 矿地私有产权的出现:1849—1850
第八章 暴力与产权初始分配
第九章 暴力与产权限制
注释
参考文献
跋 从淘金热寄望中国经济史学派/周燕
译后记
内容节选
序 从淘金热看华盛顿经济学派 / 张五常
本书作者约翰·昂伯克是我当年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学生。教书生涯三十八年,我在五所层面很不相同的大学教过。纯从天赋的高下衡量,昂伯克是我教过的不出一掌之数的优质学生了。当年名满天下的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大师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与贝克尔(Gary S. Becker)曾邀请昂伯克到芝大的经济系任教职,但他婉拒了。可见昂伯克的天赋当年是行内公认的,而本书作为他的博士论文,很有说服力。当年在华大我有另一位天赋不亚于昂伯克的学生,荷尔(Chris Hall),也推却了芝大的邀请。施蒂格勒写信来骂我不鼓励他们去。今天回顾,上世纪七十年代华大的经济学实力不弱于芝大—从验证假说这方面衡量,华大当年是超越芝大的,超相当多。
正如作者昂伯克在引言中提及,选择加州淘金热这个论文题材是我的建议,而当年他跑到加州去找寻资料的费用是由我拿得的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基金分一点给他。昂伯克不负众望,他的“淘金热”论文,解释产权怎样界定与促成,是高于德姆塞茨等人的解释的。高多了,因为昂伯克是基于实地考察与多份真实的合约版本。坐在办公室内猜测真实世界发生着些什么事不是经济学应走的路。
美国加州当年出现的淘金热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关于私产怎样形成的实例,因为当时的加州墨西哥不再管,美国当局主要在东部,也管不着,近于无法无天,但价值不菲的黄金一八四八年在加州中部被发现了。无数美国东部的流民涌到加州去,牛仔枪手与捞女赌徒闻风而至,三教九流,龙蛇混杂,看来是一个竞争淘金导致租值大幅消散的好实例。然而,淘金的权利还是通过合约的安排与约束而界定了!淘金的租值因而消散得少。这是经济制度的运作会在局限下减低交易或制度费用的思维,由我在一九七四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首先提出,后来华大的同事巴泽尔认为是整个二十世纪的经济学发展中最重要的一句话。
昂伯克在书中可没有指出,当时跑到加州去作为劳役掘金的不少是买出生纸远渡重洋而去的炎黄子孙。主要是台山一带的人。他们没有分得什么金,但在加州修桥补路,替人家煮食洗衣,不懂英语,聚居而成“唐人街”,而“旧金山”这个令人向往的经典名字是他们起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离开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约十年后,经济学行内出现了“华盛顿经济学派”一词,可能是源于诺奖得主诺斯在一本名著中提出。诺斯直言我是该学派的首要人物,也即是“始作俑者”了。
不少人问以我为首的“华盛顿经济学派”是搞什么的。我回应说你们读我写下的文章就知道。有点强词夺理,有理说不清。昂伯克这本书可以协助澄清。要知道什么是华盛顿经济学派吗?昂伯克这本书就是该学派的其中一件代表作。
重视真实世界的事实或史实,通透地掌握着简单的经济概念与原则,然后推出可以验证的假说,频频验证。这是我认为经济学的发展唯一应该走的路,可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起,经济学走上了歧途:术语多多,方程式与回归统计频频,装模作样,有威有势,但说到有用途的解释世事,拆开了西洋镜,却是空空如也。我希望昂伯克这本书的中译能给神州大地对世事有兴趣的同学一点重要的启示:经济学要这样处理才对。
编 辑:杨洁 责任编辑:杨长云
编 审:张勇安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推文 |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