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会的感想与建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美国史工作坊”讨论侧记
2012年6月3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美国史专业研究生主持的工作坊在历史系108会议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的主题是,由参加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畅谈参会收获和体会。大家围绕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状况、参会论文质量、年会的组织情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谈到中国目前的美国史研究状况时,同学们首先对国内学术界取得的进步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博士生滕延海指出,从这次年会的参会人员来看,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一堂,特别是年轻的博士生、硕士生成为了研究的生力军,说明美国史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且后继有人。此外,从这次的参会论文来看,题目百花齐放,涉及领域广泛,说明美国史研究的层次和领域都在向纵深发展。硕士生许翔云也特别提到,环境史、妇女史这些以前很少为国内学者关注的领域都成为年会独立的专题小组,说明国内美国史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当然,同学们也对国内美国史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博士生曹鸿认为,国内的美国史研究在不同的院校之间呈现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美国史的研究资源和研究队伍集中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研究重镇,而其他院校的美国史研究和教学则呈现出发展滞后的情况,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博士生于留振也提到了处于边缘位置的院校在从事美国史研究时的艰难,并希望北大、南开等学校的学生除了要珍惜和有效利用自己身边的学术资源,还要积极帮助其他院校的学生,分享优质的学术资源。
针对参会论文的质量问题,硕士生许翔云认为,本次年会提交的论文大都使用了英文的原始材料,具有较为扎实的史料基础,并且选题多样,涉及领域广泛,但是多数论文都满足于对史实的陈述,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硕士生任一认为本次年会的参会论文虽然数量很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她指出,很多参会论文对一些重要的概念没能进行清晰的界定,而且缺乏理论的支撑,基本停留在史实梳理阶段,导致论文只是产生一些常识性的结论,学术价值不高。还有一些论文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全篇都是大而空的理论,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使文章的史学价值大打折扣。博士生曹鸿则从历史学科自身定位的角度提出了参会论文的不足之处。他认为很多论文的选题过于宏大,现实关怀太过强烈,更像是广义的美国研究领域的论文,削弱了文章的史学性质。
同学们最后还讨论了本次年会的组织情况。大家都充分肯定了上海大学历史系和美国史研究会为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特别是邀请到了几位知名的美国历史学家前来与会并发表学术演讲,从而赋予了年会更多国际学术交流的内涵。同时,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年会组织中的不足之处。博士生于留振认为,有些论文的评议人事先没有仔细阅读文章,因此在评论时未能提出有价值的批判性建议,对论文作者帮助不大。在北大访学的东北师大博士生伍斌也认为,对论文的评议越具有批判性,意见越尖锐,对作者和听众的触动就越大;他希望年会能尽量聘请有学术眼光和认真负责的学者担任评议人。博士生滕延海认为,年会的讨论环节时间较少,与会者缺少深度的交流与互动,思想的交锋与碰撞非常不够。因此,他建议以后的美国史年会可以借鉴学术专题研讨会的形式,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学者之间进行发问和回应,从而增强年会的学术性。硕士生张慕智是本次年会的旁听者,他建议年会的组织者应当把会议的日程提前告知旁听者,并且最好能为旁听者提供会议的论文,使旁听者能够获得更大的收获。硕士生邵声希望以后的年会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会或旁听的机会。
在本次工作坊的最后,李剑鸣教授针对同学们的发言,介绍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历史和年会的性质及特点,并对大家今后的学术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说,这次年会的论文和讨论给人的一条最大启示是,首先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先确定一个好的题目,再选取好的角度和路径,这样论文就成功了一半。他还勉励同学们利用时间多读书、多积累,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丰富多样的支持性资源;平时可勤动笔,多练习,但要慎于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