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追寻历史的足迹——评黄安年教授《沉默道钉的足迹》
《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是黄安年教授和李炬先生合著的研究美国华工的著作,也是黄安年教授出版的第三部研究美国筑路华工历史的著作。[1]大批华工开始在美国修铁路是从1865年始,所以今年也是华工参加修筑美国铁路150周年纪念。富有使命感的黄安年教授,用这部有分量的研究著作,纪念华工在美国劳动和生活的足迹。“在早期美国华人没有话语权的年代,他们生存、创业、发展,以及为美国建设作出贡献的历史,是一段被压抑和隐没的历史。”[2]厘清这段压抑和隐没的历史,应该就是作者的初衷和心愿。
基于此,书名中的“足迹”二字,应该有三种理解的角度。首先,书中第二部分“开路先锋”的叙述安排,是以空间为顺序,按照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华工修建铁路前进方向安排史料,先是起点加州铁路沿线的历史变迁和修路遗迹,其后是内华达州和犹他州,视线始终追随铁轨铺设方向,这是地理意义上的足迹,修路的足迹;其次,书中关注赴美筑路华工生活的各个层面,找寻华工生活留下的诸多历史刻痕,反映华工生活的真实和原貌,这是历史意义上的足迹,华工生活的足迹;最后,书中关注的内容,不仅是华工问题,还有华工研究的昨日今朝。黄安年教授为华工研究课题提出了20个学术问题,并在书中一一作答;同时,黄教授还提出了未来要关注的关键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这部著作也标识出黄安年教授研究的足迹,学术的足迹。
《沉默道钉的足迹》是一部“叙事性研究作品,既通过大量图片尽可能真实反映当年铁路华工修筑太平洋铁路的足迹,又较为全面地体现国内学人对于美国铁路华工活动的各种探索性成果”[3],体现的是对在美国修筑太平洋铁路华工问题的资料和研究成就。粗看一下,这是一本图文集,但品下去,回发现这不是捧起来就可以轻松阅读的图文和叙事,而是严谨的历史研究著作,是新样态史料的一次杰出呈现。
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沉默道钉的足迹》对修筑美国铁路华工的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即图片的角度和问题的角度。
从图片的角度讲,本书精选了具有历史和探寻价值的照片近600幅。这些图片,从形式上讲,可以分为若干种类。
第一类,是具有史料价值的图片。这一类图片,包含两种。第一种,是传统史料图片化,比如华工来源地广东五邑[4]地区几个县的县志,《清史稿》等,这属于正史的史料。第二种,是相当数量的反映华工生活不同层面的非传统史料,非常珍贵。比如通过筹款的让贴(借据的一种)、契约、借据、护照、族谱、家谱来确认华工的身份和来源地;通过书信看移民如何赴美,在书信往来中可以清楚看出早期去美国的华工怎样借钱给亲属,怎样帮助亲属安排船票,怎样帮助亲属过海关,安排一应的相关事宜;通过华人回答移民官的长达4米的口供纸,反映华人主要的家庭关系、家居状况、证人关系等相关事件。再比如,通过美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和旧金山海关统计资料,确认赴美华工的数量;通过华工的薪水册,看华工的工资和生活待遇;通过对华工墓地的探查,看华工的归宿。这些珍贵的史料图片,直观地再现了华工的生活和历史的原貌。
第二类,是华工筑路时代存留下的历史图片,其中有修筑铁路时留下的华工劳动的画面,有铁路沿线重要路段的历史照片,有华人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与画面。这些历史照片中,甚至有版画和手绘,比如赵福源先生根据自己20世纪初年铁路城镇温尼马卡的生活记忆,绘制的唐人街面貌,反映华工的劳动和生活。[5]还有一些图片,证明了华工筑路和其后的岁月中,在美国受到的歧视和遭遇。这些历史图片,生动地反映了美国历史的波澜壮阔、华工修筑铁路的艰苦卓绝、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
第三类,是对铁路沿线的实地考察,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田野调查。这类性质的图片,归功于李炬先生的杰出贡献。李炬先生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看到一批19世纪60年代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摄影师沿着太平洋铁路拍摄的照片,开始关注太平洋铁路和在美华工的历史,他先后四次前往美国,沿着太平洋铁路,进入山川河谷、荒漠丘陵,寻得老照片的相同地点,拍摄了对比照片。[6]有些地点,可以比较容易的拍到相同的场景;有些需要历尽艰辛,爬到很危险的地方去拍摄;还有些地方,经历了一定的地理变迁,无法再看到完全一样的画面,李炬先生也力求能够尽量与原照片一致。这些照片,不仅有太平洋铁路标志性路段的景象,还有很多当年华工修筑铁路时的历史遗迹。李炬先生的照片中,有当年的工棚,当年为了施工修筑的辅助工程,铁路沿线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历变迁。看到美国西部的崇山峻岭,看到当年原始的施工条件和粗糙的工具,我们不得不感叹华工的坚韧与辛劳。这样的田野调查,可以让读者切实了解150年前的那段历史,了解华工对美国历史的贡献。
第四类,是李炬先生自制的图片。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华工筑路的历史贡献,李炬先生自制了若干幅图,比如修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地形和进程图、加州太平洋铁路局部图、内华达州太平洋铁路局部图、犹他州太平洋铁路局部图、奥格登到奥马哈太平洋铁路局部图。这些图,帮助读者很容易了解到中央太平洋铁路是在如何艰险的地理环境中推进,工程的进度如何,为理解华工和美国铁路建设历史提供了便利。
其实,作为历史研究著作,书中所有的图片,都是研究的史料,上述的区分,仅仅是从图片的种类和形式上做的区分,是为了便于说明,不带有定性的意义。其实,《沉默道钉的足迹》,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对华工研究的资料和成果。
从问题的角度讲,这是一部充满问题意识的研究著作。在序言中,黄安年教授共提出20个问题,其中,除开头两个问题,即美国为何要兴建太平洋铁路,中央太平洋铁路为何选择华工,属于宏观的问题,其余的问题,都是华工研究过程中具体微观的问题,有较强的学术性,粗粗地分一下类,大概有如下四类:
第一类,是华工如何到美国的问题研究,包括黄安年教授提出的第3、4、5、6四个问题,即“华工何时参加修筑太平洋铁路?如何界定华工参加修筑太平洋铁路的时间?”“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从哪里来?广东五邑地区占多大比例?”“华工以什么身份来美国?契约华工和自由移民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有多少人?各个年份的统计情况?”这些问题,在著作中的第一部分“修路缘由”中作了回答。五邑地区的县志,工资表上华工的雇佣人数,让贴、借据、护照、族谱、书信、人口普查和旧金山海关的统计资料,都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第二类,是华工在美国修筑铁路和生活的问题研究,包括黄安年教授提出的7、8、9、10、11、12、13、14共8个问题,这些问题是:“美国铁路华工承担了哪些工种,建设了哪些最困难和最危险的施工路段?他们是怎样施工的?”“美国铁路华工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如何,他们和欧洲白人劳工(如爱尔兰工人)有何不同?”“美国铁路华工在争取平等生活条件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件?”“美国铁路华工生活习俗如何?他们和白人社会如何交往?”“修筑铁路过程中有多少华工死亡?”“美国铁路华工的遗骸是怎样处理的?墓地在哪里?先友遗骸是怎样运回国内的?”“铁路华工在美国家庭生活怎样?他们是如何和国内家人联系的?迄今发现华工家信情况如何?”“迄今确定的美国铁路华工的姓名有哪些?为何难以发现他们的姓名?”这些问题的答案,集中于著作的第三部分“探寻足迹”中。在这一部分,现在发现的当年修铁路的华工营遗址、照片、文物、报刊、口述、绘画和影像,包括散落在美国和广东珠江三角洲的美国铁路华工墓地都是重要的史料。在研究中,黄安年教授重视用族谱、家谱研究考察五邑地区侨乡的海外移民情况,以石刻资料进行华人华侨墓地、墓碑的调查和追溯,以“口供纸”来体现华人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第三类,是后筑路时代华人在美国的生活问题研究,包括第15、16、17三个问题,分别是“1869年5月10日太平洋铁路合龙时,为何对有关华工在场的看法不一?”“第一条太平洋铁路建成后,铁路华工分别到了哪里?”“1882年美国排华法令前后,美国铁路华工的遭遇如何?”
第四类,是有关研究和研究资料的问题,包含第18、19、20三个问题,它们是“如今我们找到了多少美国铁路华工的后裔?确切的名单有哪些?”“我们的方志和古籍及政府文献是怎样记载美国铁路华工的?为何直接谈到的很少?”“迄今发现了哪些涉及美国铁路华工的族谱、家谱和村志?”
这两类问题,黄安年教授在著作的第四部分“缅怀道钉”中,给与了解答。
从上述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可以看出,黄安年教授的著作,既囊括了许多珍贵史料,又呈现了现有的有关华工的研究成果。图片的选择和排列,是为了解决和回答研究中的问题,图片选择的角度,其实也是研究问题的角度,在这个意义上,两个角度最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沉默道钉的足迹》中,黄安年教授还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即“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如华工陆续到美国加州的完整资料;华工参加太平洋铁路建设和艰苦生活的系统数据;华工在建成太平洋铁路后的去向如何,有多少人继续留在美国和美国人民相融合,又有多少人回到国内和家人团聚的综合资料,包括中国北美华工的名录;华工建设北美铁路中死亡人数的确认,他们的遗骨都在何处的权威统计资料;中国北美铁路华工的遗物数据的系统收集等等”。[7]完成所有这些工作,须假以时日,须通力合作,任重道远,这是黄安年教授给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给同道们提出的问题,黄安年教授是希望完成这些课题,将华工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更好的迎接2019年太平洋铁路通车150周年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给前人一个交待,给历史一个交待。
最后,我想说说《沉默道钉的足迹》书中的附录。附录共有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黄安年教授多年来对华工问题的研究成就。
附录一是黄安年教授的一篇专业性研究论文《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华工的历史性贡献》,是对于前述图片内容的必要补充,有助于系统了解华工与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的历史问题。论文翔实准确地阐述了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的缘由、修建太平洋铁路与华工的到美的历程、华工对修筑太平洋铁路作出的巨大贡献,华工与华人在美国不同时期的遭遇与历史的反思。因为前面的图片和说明文字,都是指向具体的史实,该论文可以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理解这一历史进程。
附录二是近600幅图片的来源说明,按照图片出现的先后顺序,每一幅图片都有清楚准确的来源。这样的标注,既有利于读者了解相关史料的来源,便于进一步追根溯源,也“表达了我们对原创作者的尊重和收藏单位的敬意”。[8]这种说明,是一种高水平的学术自律。
附录三是图片的学术性注释,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为了不打断阅读的连续性,正文的文字部分比较简明扼要,以图片说明的形式出现。但简要的说明并没有表达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不能完整体现华工问题内在的学术性,这个“缺憾”以注释的方式加以“弥补”。
这里仅举一例。在书中18页,有一幅华工乘船赴美的绘画,正文的说明非常简洁,“来自中国广东的大批华工乘船来到美国‘金山’并向加州其他地区扩散。后来为了有别于澳洲墨尔本金矿,遂改称‘旧金山’”。[9]
为了让有心的读者进一步了解对当时华工赴美的真实的历史,在这幅照片的注释中,黄安年教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情况:“当时中国至美国的航行日期都很长,货运吨位价格特别高。一般来说,在10月至3月间,整个航程需要100多天,在4月至9月间也需要75天左右。他们被安置在暗无天日的船舱下,拥挤不堪,人靠人地一排排码在船舱地下,没有手脚平摆的位置,船上大多无任何医药设备,人们与饥饿、缺水、污浊的空气、疾病相伴,死亡率极高。其中立有契约劳工与当年已经被命令禁止贩卖的黑奴事实上没有太大区别。他们签订了带有某些卖身条件的契约,来到美国,被人称为‘卖猪仔’。中国移民乘船到达旧金山海港,需等待海关入境检查。19世纪中国人移民主要集中于西部由旧金山入境。根据美国官方的移民记录,1820年至1850年间中国移民只有46人,1848年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下弗雷泽河附近发现金矿。随后圣弗兰西斯科《加利福尼亚人报》、纽约《先驱报》刊载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淘金热’由此开始。消息传到广东,成千上万年轻劳力乘坐帆船来到金山(Gum Shan或 Gold Mountain)。185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半年中,由香港开往旧金山的船只共15条,合载成年男子4 634人,成年女子186人。1854年3月20日,美国驻华使馆官员麦莲自香港致美国国务卿马西的信件说:‘从中国去香港去加利福尼亚的移民有增无已……这个数字不下一万名,而且今年年内还将大大增加。’据旧金山海关记录,1861年新到达美国的有8 434人,回国的有3 594人。1869年,入境的华人有14990名。华人一到加利福尼亚,随即为这里的淘金者建造了住所和家宅。大多数华人只是短期打工,暂居美国,攒够一些积蓄便返回中国,又有新的青壮年男性华工接替。有学者盛赞:‘没有中国人的帮助,这些淘金者很难在加利福尼亚生活下去’,华工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金矿‘可以依赖的唯一的劳动力来源’。有人统计19世纪70年代加州华人有15万人,到1882年累计赴美华工30万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广东农村的单身汉。根据美国学者柯立芝所著《中国移民》一书,在加利福尼亚的中国人,1852年为2.5万人,1857年为4.5万人,1867年为5万人,1873年为6.25万人。在19世纪60年代末,远洋美国的华工在船上的生活依然很惨,有学者称:‘这时有些华人旅客会像一袋袋 粮食那样被塞进底舱,还有的人被迫全程35——40天呆在甲板上’”。[10]这个注释,包括乘船赴美的海上航行时间、华工在船上生活条件、华工的身份、入境的主要口岸、赴美华工人数、到美国之后的工作。一幅照片,竟然要承载这么庞大的信息量和研究成果,不能不令人惊讶!在这个详细注释的后面,是文字的出处的仍然详细的说明。
上面的例子只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普通的注释。对一幅图片如此详细的注释和说明,是因为黄安年教授“考虑到适应不同读者的需要,也为了开放性的可持续性研究及资源共享”,“注释部分包含了大量与历史图片相关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就是说,这些说明,既是为了展现资料和研究成果,也是为了华工问题研究能够有可持续性,为此黄安年教授要和大家共享这些宝贵的资源。实际上,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部分内容是从10万字原稿中压缩提炼出来的精华。[11]细细品读这些注释,可以清晰了解华工问题的学术源流和研究成就,如果有志于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这些注释和前面图片来源的说明,已经是搭好的前进台阶。这其实是黄安年教授对华工问题研究的有一个重要贡献。
《沉默道钉的足迹》,是真正体现了学术水平和学术良心的优秀著作。
[1] 黄安年教授另外两部研究美国筑路华工的著作是2006年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 的华工》和2010年由白山出版社出版的《道钉,不再沉默》。后者在2014年由台湾华艺出版社出版了繁体字版,黄安年教授在台湾版中补充了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