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术通讯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李爱丽:共享的历史 跨界的著作——读黄安年、李炬著《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更新时间  2015-11-18 作者:李爱丽

共享的历史  跨界的著作 

——读黄安年、李炬著《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李爱丽

 

 

眼前这本装帧大气、印刷精美的著作——《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是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研究19世纪美国铁路华工的最新成果(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9月出版)。从1998年发表论文《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开始,黄安年教授执着于美国铁路华工这段历史的研究和推广已近二十年,每一个阶段性成果都是一个坚实的脚印,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从大型历史画册《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中英文版同时出版),到《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白山出版社2010年,台北华艺出版社繁体增订版2015年),再到今天这本有摄影师李炬加盟完成的《沉默道钉的足迹》。随着脚步的延伸,黄安年教授的铁路华工研究,范围越来越宽广,内容越来越详实,情感越来越深厚。

全书正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下面分若干小节。第一部分《修路缘由》分为四个小节:修路先行,转危为安,五邑农工,历史评价。回顾了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的缘起、立法背景、成立铁路公司、制定修建方案和决定雇佣华工的历史,利用广东省五邑地区的地方志和族谱等史料揭示19世纪该地人民赴美谋生的情况,从总体上评价了铁路华工的贡献。

第二部分《开路先锋》分为四个小节:加州铁路沿线,内华达铁路沿线,犹他州铁路沿线,联合太平洋铁路。以重走铁路线、新旧照片对比的方式,详细展示了华工参与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历程,自西向东从加州到内华达州再到犹他州,逐渐推进,全面再现了铁路华工艰辛而伟大的工作。同时介绍了联合太平洋铁路东向西修建,双方于1869510在犹他州的普罗蒙特里高地会师,铁路合龙的历史性场景。

第三部分《探寻足迹》分为九个小节:铁路营地,华工工地,华工工薪,华工生活,华工墓地,华工文献,华工著作,华工文书,华工后裔。通过照片、文字史料、学术研究成果和口述访谈,揭示华工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最后归宿,寻访华工后裔,介绍目前华工华侨研究和晚清中美外交关系史研究的主要资料和成果。

第四部分《缅怀道钉》分为七个小节:美国排华,纪念碑堂,心系侨乡,纪念活动,博物展览,社团媒体,合作攻关。探讨19世纪后期美国的排华法案对华工的影响,介绍今天中美两国的文博部门对铁路华工历史的展览和陈列情况,两国的学术机构对华工历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呼吁社会对华工历史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这是一部气势宏大,雄心勃勃的著作。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的气势宏大体现在,全书有55万字的文字内容和近600幅新旧照片,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同时吸纳和介绍了中美两国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图片方面,同一个的拍摄地点,出自专业摄影师李炬之手的新照片与铁路公司摄影师留下来的珍贵老照片对照呼应,150年沧海桑田的变迁,用12开的大开本全彩色清晰呈现,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作者的雄心体现在,他们为本书预设了二十个课题,在序言中一一列明,正文四个部分对这些课题进行了逐一解答,探寻和突破了美国铁路华工研究中的一系列重点、难点和疑点。有些问题,既往的研究因为资料匮乏,难以完成,这次有了较大的突破。例如:铁路华工劳动的艰辛和成就毋庸置疑,但是,到底“美国铁路华工承担了哪些工种,建设了哪些最困难和最危险的施工路段,他们是怎样施工的?”这些铁路今天的保存情况如何?我们并不清楚,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第一次给出了答案。

华工参加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工作,时间集中在18643月至186711月,总人数约1.2万,1866年是高峰年份,4月份的华工人数达到6190人,主要工作地点在加州东部的唐纳关一带。华工在铁路工地的工作包括:开山辟石,用肩挑、马车和轨道拖车等方式将石材运到现场,铺设路基,修建防止垮塌或滑坡的路肩和山墙,这些路肩和山墙,因为华工的劳动而被称为“中国墙”。当时参与修路的美国人承认,“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土方工程有4/5是中国人做的”(126页)。华工的另一项工作是开凿隧道,运输和安置炸药,清除土石。此外,华工还要砍伐树木,锯木为枕,铺设枕木。在寒冷地带,华工们负责铲雪,修建铁轨的防雪棚。有的华工负责后勤工作,提供水和食物。太平洋铁路由两个公司从东西两侧向中间修建,两个公司在铺设速度上展开竞争,有华工参与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曾创下一天铺设十英里的记录。但是,参与工作的工人中,只有八位爱尔兰工人的名字保留下来,华工的名字没有提及。

黄安年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概括了本书的七个特点,涉及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本书对读者的价值:图文丰富;成果荟萃;实证考察;雅俗共赏;注重版权;开放互动;旅游指南。其中实证考察的特点尤其突出,摄影师李炬通过反复对比、考察,对照历史老照片的原址进行再拍摄,开创了相同地点拍摄,新旧历史图片对比研究的新方法,下文将专门述及。

除了作者概括的七个特点,本书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本文的标题,共享与跨界。

共享(Shared)一词,取自香港大学徐国琦教授的新著《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享的历史》(Chinese and Americans: A Shared History)。徐国琦教授的著作在考察中美关系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人物群体——蒲安臣、戈鲲化、古德诺、杜威和留美幼童——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享的历史这一新观念。显然,铁路华工的历史,与徐国琦教授的研究对象一样,是中美两国共享的历史记忆。《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缅怀道钉》部分,为我们展示了中美两国的博物馆、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对铁路华工的研究与追忆。

1869510,从东西两面向中间修筑的美国太平洋铁路顺利合龙,这一天成为美国铁路史上的纪念日。201459,“美国劳工部举行纪念仪式,正式将19世纪在美国修筑铁路的1.2万名华工载入其荣誉榜。这是自美劳工部荣誉榜1988年设立以来首次载入亚裔人士”(258页),铁路华工后人的代表出席了纪念仪式。同一天,美国犹他州州长为纪念参与该州境内太平洋铁路修建工作的华工,特别签署法令,“宣布2014510为横贯北美大铁路华人劳工纪念日”(206页)。

中国方面对华工历史的记忆与缅怀主要停留在学术界和地方侨乡,如黄安年教授的一系列图册和著作,广东江门五邑大学梅伟强、张国雄和刘进等学者的华工华侨历史研究。侨乡地方政府也有所作为,广州的旧金山华侨千人墓、江门的黄坑海槐华侨义冢和金牛山华侨义冢等史迹被当地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为保留华工历史记忆做了有益的工作。

将华工历史回忆推进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升到更高级的政府层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本书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过去,人们只知道华工为19世纪美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书以戴永洁的研究成果《陈宜禧和新宁铁路》为基础,向我们展示了铁路华工如何推动了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陈宜禧1844年出生于广东台山,“1865年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从杂工做至技术工、管工,直至升任工程师……他于1904年回国,倡议修筑了新宁铁路”(204页),从1906年破土动工到1920年全线通车,历时14年,铁路全长138公里,干线从广东台山斗山镇至江门北街,支线从台山台城至白沙,干线设站37个。台山政府设立陈宜禧铜像来纪念他。陈宜禧的事迹,使铁路华工成为侨乡人民和中国铁路事业共享的历史,这大概也是《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原因之一吧。

中美两国的学术机构正在共同研究铁路华工这一共享的历史。美国斯坦福大学设立了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建立了专门的研究网站,向全球征集与铁路华工相关的文献资料。与此同时,广东省启动了多卷本《广东华侨史》的编修工作,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五邑大学的多名教授学者参与其中。这两支研究队伍20139月和20149月分别在台山和广州举行了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推进铁路华工历史研究的深入(217220页)。

正如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所言:“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历史并不完全由本地区和本国人民创造,实际上它也受到域外事态的深刻影响,域外人士和外来力量甚至会参与塑造本国或本地区的历史进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交互影响实际上是历史演进的常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是完全自足的,其中的很多历史经验是与他国共享的,而挖掘这种共享的历史就成为国际史研究的新趋向。”(王立新:《中美关系史的新叙事——评徐国琦著<中国人和美国人:一部共享的历史>》,《美国研究》2015年第2期)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跨界,是指本书在作者、地域、内容、史料、方法和读者对象等多个方面实现了传统史学著作向公共史学著作的跨界,树立了公共史学(public history)书写的典型范例。

公共史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种新的历史研究和史学人才培养方法,至今方兴未艾。简言之,是指历史学者和历史教育为学术研究之外的政府部门、私人企业、媒体、地方历史协会和博物馆等机构服务。北京大学历史系王希教授在介绍美国公共史学的发展时扼要地概括了公共史学的特征:

 

公共史学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了解和理解原始的历史材料并不仅仅限于文字材料,而是包括建筑物、遗址、场景、文物、口述记忆、影像资料和电子文献等;公共历史学家必须学会在同时兼顾地方、区域、民族国家、文化和主题历史的背景下来思考具体的历史问题及其细节;历史学家的工作经常是团队工作,历史学家必须学会与其他人进行合作……与传统的历史学家相比,公共历史学家所面对的受众是不同的。他们必须同时面对学术界和学术界以外的‘公共领域’中的不同群体。他们的研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知识追求,而是必须为满足现实的需求提供线索和答案。(王希:《谁拥有历史——美国公共史学的起源、发展与挑战》,《历史研究》2010年第3期)

 

国内学术界对公共史学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史学理论领域,《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体现了公共史学的各个特征。

首先,作者和读者的跨界。根据王希教授的概括,公共史学的作者通常是团队工作,历史学家与其他人进行合作,读者也是学术界内外兼而有之。本书由黄安年教授与自由摄影师、历史影像研究爱好者李炬合作完成。黄安年教授早前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展示了从中美两地收集到的一些华工历史照片。李炬的加盟从两个方面充实了本书的内容,一是李炬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发现了一批历史照片,由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哈特(Alfred Hart)拍摄,拍摄工作与铁路工程的推进同时进行,留下了铁路修建过程的宝贵画面。二是李炬拍摄的新照片。因为对这段历史的热爱,李炬四次驾车重走中央太平洋铁路,寻找哈特拍摄照片的地点,不但在原址重新拍照,还仔细描述了拍摄地点的地形地貌。李炬的新老照片对比,再现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在加州、内华达州和犹他州的推进路线。

两位作者通力合作,使全书不仅仅满足于作者自己的知识追求,同时为满足现实的需求提供线索和答案。本书正文分为四个部分,涉及到19世纪后期美国铁路发展史、广东五邑侨乡人民出洋史、华工华侨美国生活史,围绕排华问题的中美交涉史等多个史学专业领域,每个领域,作者都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列举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论著和史料,为有兴趣的读者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对于非历史专业的读者,本书的照片展示了美国西部雄浑的自然风光,在海外旅行日益普及的今天,本书定能激发中国游客追寻华工足迹的民族主义情怀,相信这也是本书作者的初衷之一。

其次,地域的跨界,兼顾地方、区域与民族国家,通过遗址和场景再现历史。美国铁路华工的历史,是中美两国共享的历史记忆,两位作者为完成本书,在中美两国寻找资料并实地考察。本书不但有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修筑现场的历史老照片,还有在老照片原址拍摄的新照片,两相对比,150年的沧桑变迁尽在眼前。将它们与广东江门五邑侨乡保留的华工家族族谱、书信等文字材料和华侨义冢等历史遗址放在一起,使读者对华工历史有更加完整和深刻的体认。背井离乡,艰苦工作的华工,为美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后落叶归根,默默无闻长眠于故乡的义冢,连姓名也没有留下。看着美国加州铁路博物馆和广州、江门两地华侨博物馆里的华工展品,让人深深感到,保留和铭记铁路华工的历史,是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内容和史料的跨界。本书丰富的内容得益于包罗万象的史料,在文字史料的基础上,本书的建筑物、场景、文物、口述记录、影像资料和电子文献一应俱全,堪称公共史学的典范。除了前文已经提及的族谱、照片等史料,本书在再现华工生活和美国排华活动时,大量引用了当时美国报纸上的漫画,还展示了美国考古学者在铁路沿线发现的华工生活物品残片,有碗碟、壶罐、钱币、纽扣等等。一些华工为修建铁路献出了生命,铁路沿线留下了不少无名华工的墓地,有些墓地,今天仍然保留,甚至有热爱历史的美国人志愿值守。黄安年教授曾指出,寻找华工后裔,是今后研究铁路华工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成果,华工后裔的访谈和个人收藏,使我们了解到华工历史的更多细节。目前,他们正通过多种方式从事华工历史的收集与推广工作。

李炬沿路考察过程中一些出乎意料的发现,也被收入书中。在内华达州温尼马卡,铁路修好后,一批华工作为护路工人留下来,没有继续前进,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华人聚居区,1902年,以五邑人为主的华人社团致公堂,募集经费组织人力在此修建了一座祠堂,祠堂牌匾上详细的捐资人名单是不可多得的华工人物资料。1911年,为革命事业到处奔走的孙中山先生曾来到温尼马卡的华人祠堂并合影留念,这是研究中山先生的宝贵历史资料(84-87页)。

第四,方法的跨界。诚如黄安年教授所言,多种史料的综合运用,使本书雅俗共赏,兼具可读性、知识性、资料性和探索性。本书在方法上最引人注目的跨界,是新旧照片的参照对比。

考察和鉴定历史照片的拍摄地点,再到该地点的拍摄位置,相同景观重新拍摄,是近年来一些历史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热衷的活动,其成果大多在论坛、博客或微博等网络自媒体平台发布,目的是确认老照片摄影师的足迹,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表达对故乡历史和故乡风光的热爱。他们的老照片,大多来自国内外各种资料网站。笔者视野所及,本书是第一次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历史著作中,这也体现了本书公共史学的特色。李炬在四次重走铁路线的行程中,努力寻找哈特照片的拍摄地点,然后重新拍摄。新旧照片对比,有的铁路设施仍完整地保存,有的已经变成高速公路。我们不但能从中感受到100多年来美国的发展,而且能够体会当年铁路路线规划的科学性,更能感受到华工修建铁路的艰辛与伟大,他们在荒芜人烟、地势险峻、白雪皑皑的环境中,开山铺路,锯木为枕。铁路完成了,他们没有留下姓名,只留下一串串简单的营地,甚至是一片小小的坟冢。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将新旧照片对比的方法从网友表达个人感受上升为一种历史观照,与广大读者一道缅怀华工先辈,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以往的历史著作,图片只是文字的补充说明,本书做到了让图片自己来说话,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这种确认老照片拍摄地点的方法,有时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2014923《北京青年报》刊登的文章《探寻一张广为人知照片的拍摄地》就是一个例证,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历史学者周锡瑞,通过探寻一张毛泽东骑马照片的拍摄地点,来确认照片的拍摄时间,由此考察1947年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陕北的行军路线。我们相信,图像和照片在历史书写中的作用一定会越来越大。

以上只是笔者阅读《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一书的一点感受。较之早先的著作和图册,本书在文字史料、照片资料和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尤其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哈特照片的发掘运用,铁路沿线大大小小华工遗迹的拍照展示,以及对华工后裔的寻找与访谈。2019年,是美国太平洋铁路建成150周年纪念,相信在黄安年教授、中美两国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那时,对美国铁路华工的纪念与研究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