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学者的美国史研究著作一览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学者的美国史研究著作一览」一文推送发出后,许多师友纷纷留言进行补充或者勘误,特致谢忱!特别感谢东北师范大学伍斌老师对2011年至2015年美国史学著作所作的详细补充!
[1]黄仁伟著:《美国西部土地关系的演进:兼论“美国式道路”的意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2]任东来著:《争吵不休的伙伴: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白建才主编:《美苏冷战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白建才著:《星条旗下的荣衰》,西安:西安出版社.1998.
[5]吴金平著:《自由之路——弗·道格拉斯与美国黑人解放运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王立新著:《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资中筠著.:《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任东来等著:《当代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成长》,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9]王岽兴著:《制度变迁与美国南部的崛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0]张涛著:《美国战后“和谐”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李超民著:《常平仓:美国制度中的中国思想(1933-1938)》,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12]梁茂信主编:《美国社会发展与中美交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3]李勇著:《鲁滨逊新史学派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14]罗宣著:《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5]任东来著:《政治世界探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6]钱满素著:《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7]梁茂信著:《美国人力培训与就业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任东来著:《小视角下的大历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19]任东来等著:《在宪政的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0]杨仕文著:《美国非工业化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21]万绍红著:《美国宪法中的共和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赵学功著:《十月风云:古巴导弹危机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3]谢国荣著:《民权运动的前奏——杜鲁门当政时期美国黑人民权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4]潘光,汪舒明,罗爱玲主编:《犹太人在美国:一个成功族群的发展和影响》,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25]高嵩著:《美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与培训政策(1945-1968)》,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6]张涛著:《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7]刘子奎著:《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8]周琪著:《美国外交决策过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9]姚绍华著:《美国史》,长沙:岳麓书社.2011.
[30]张宏毅等著:《意识形态与美国对苏联和中国的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1]朱明权主编:《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69-197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2]杜继东著:《美国对台湾地区援助研究:1950-1965》,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33]杨卫东著:《信仰的构建与解读:宗教与美国外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4]杨捷著:《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35]檀有志著:《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
[36]王玉华著:《冷战后美国东亚安全模式的转变》,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1.
[37]玛雅主编:《美国的逻辑:意识形态与内政外交》,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8]白雪峰著:《冷战后美国对东南亚的外交:霸权秩序的建构》,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39]程皖著:《美国对约旦外交政策研究:1946-1969》,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40]许加梅著:《美国对东欧政策研究:1948-1968》,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1]郭洁著:《匈牙利事件:美国的政策与反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2]金海著:《战后初期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3]朱明权著:《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69—197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4]郭永虎著:《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中的“西藏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45]韩克敌著:《美国与苏联解体》,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6]张健著:《自由的逻辑:进步时代美国新闻业的转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7]魏啸飞、陈月娥编著:《美国文明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8]程皖著:《美国对约旦外交政策研究:1946-1969》,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49]檀有志著:《美国对华公共外交战略》,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
[50]汪树民著:《超级大国的弱势群体:战后美国贫困问题透视》,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51]王永红著:《美国贫困问题与扶贫机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2]刘子奎著:《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3]白建才著:《“第三种选择”:冷战期间美国对外隐蔽行动战略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4]周琪著:《美国能源安全政策与美国对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5]房建国著:《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政策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56]朱明权著:《尼克松-福特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1973-197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57]桑颖著:《美国对外援助中的私人志愿组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8]杨明光著:《利益集团与美国中东政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59]谢华著:《冷战的新边疆:美国第四点计划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0]顾国良著:《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涉疆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1]赵学功著:《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2]冷雪梅著:《“伊拉克门”研究 美国武装萨达姆政策解密(1980-1994)》,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63]余志森主编:《美国多元文化研究——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关系探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4]叶凡美著:《“国内改进”与美国国家构建(1801—183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5]王涵著:《美国进步时代的政府治理(1980—1920)》,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66]代保平著:《战后美国对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研究(1945-1966)》,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7]任李明著《威尔逊主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8]刘云著:《美国与西亚北非关系中的伊斯兰因素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69]刘铁娃著:《霸权地位与制度开放性:美国的国际组织影响力探析(1945-20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70]华庆昭著:《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71]张晓莉著:《占领时期美国对日文化改革与民主输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2]李庆余著:《美国崛起与大国地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73]邓红洲著:《控局: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中的美国决策》,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
[74]满毅著:《在美国的新一代中国移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75]夏立平著:《冷战后美国核战略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
[76]王泽壮编著:《美国史十六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77]路则权著:《美国华裔史家历史解释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78]万晓宏著:《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79]汪舒明著:《大屠杀记忆与美国外交》,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
[80]杜雁芸著:《美国政府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
[81]黄绍湘著:《美国历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
[82]陈积敏著:《非法移民与美国国家战略》,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83]李超民著:《大国崛起之谜:美国常平仓制度的中国渊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84]吴耘、杨玉圣、胡晓进编:《读书的学问:任东来教授书评集》,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
[85]资中筠著:《美国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6]周琪著:《美国对外援助:目标、方法与决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87]周素勤著:《美国对菲律宾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作用研究》,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
[88]惠春琳著:《美国公众舆论对美国东亚政策的影响:1931-1941》,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89]曾向红著:《遏制、整合与塑造:美国中亚政策二十年》,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90]李军著:《自由的新生:美国内战风云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91]林立树著:《美国通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92]梁霄羽著:《美国简史》,北京:同心出版社.2014.
[93]汪小平著:《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1941~196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94]潘亚玲著:《亚裔美国人游说与中美关系》,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
[95]贺艳青著:《朝鲜战争前后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共政权”的认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96]郭威著:《美国在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文化外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97]金卫星著:《经纬文选》,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98]闫金红著:《解读难民政策:意识形态视阈下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99]马凌著:《美国对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政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100]王茂生著:《美国宪法禁酒修正案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14.
[101]梁志著:《冷战与情报:美国“普韦布洛”号危机决策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102]张永红著:《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运动及其社会应对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103]李国庆著:《美国第三次三K党运动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04]赵轶峰著:《克林顿总统弹劾案与美国政治文化》(修订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05]何顺果著:《美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06]侯学宾著:《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107]史澎海著:《“第四种武器”:冷战期间美国对中东国家的心理战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108]周毅著:《美国历史与文化》,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109]汪婧著:《美国杜鲁门政府对意大利的政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10]李胜利著:《美国联邦反托拉斯法百年:历史经验与世界性影响》,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111]王明芳著:《冷战后美国的伊朗政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12]王毅著:《美国简史》,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113]胡晓丽著:《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14]苑爽著:《“战争与和平”视阈下的美国对德战争索赔政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115]陈文干著:《美国大学与政府的权力关系变迁史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116]沈本秋著:《理想与现实之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研究:以美国的香港政策为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117]戴长征主编:《冷战后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18]资中筠著:《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119]满运龙著:《美利坚政制之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20]郑永田著:《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21]李黄骏著:《国家规模与政治构建:美国宪法讨论中的政治思想》,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122]张威著:《1971年南亚危机与美巴关系——冷战时期地区危机与大国战略的互动性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123]生键红著:《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上海:中西书局.2015.
[124]赵学功著:《富布赖特:美国冷战外交的批评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25]曹茂君著:《美国崛起的制度基础:美国进步时代法制变革》,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126]王箫轲著:《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27]钱满素主编:《自由的刻度:缔造美国文明的40篇经典文献》,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128]孙隆基著:《杀母的文化: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129]钱满素主编:《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
[130]徐国琦著:《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享的历史》,猫头鹰出版社.2018.
本次汇总整理工作得到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梁茂信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黄安年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石庆环教授(辽宁大学)、韩宇教授(厦门大学)等老师的指导,特致谢忱!
谢谢阅读
本期编辑:江西师范大学团队
编 辑:杨洁 责任编辑:杨长云
编 审:张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