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术通讯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张勇安:想象的历史与历史的想象——毒品如何、何以成为冷战的武器

更新时间  2019-06-01 作者: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张勇安:想象的历史与历史的想象——毒品如何、何以成为冷战的武器


张勇安:想象的历史与历史的想象——毒品如何、何以成为冷战的武器

张勇安教授在讲座现场


应江西师范大学欧美研究中心的邀请,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勇安教授,近日做客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其中,张教授在17日晚于名达楼2524报告厅为本校师生送来一场题为《想象的历史与历史的想象:毒品如何、何以成为冷战的武器》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徐良教授主持,江西师范大学欧美研究中心杨长云、雷娟利、周永生等老师及学院众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张老师从自己与中美关系史研究和禁毒史的学术渊源谈起,介绍了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史研究倾向,从而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毒品如何、何以成为冷战的武器。讲座围绕一个重要人物哈里·安斯林格(Harry J. Anslinger),展开精彩讲述。安斯林格是美国联邦麻醉品局(Federal Bureau of Narcotics)首任局长,任期长达32年(1930-1962)。他也是时任联合国麻醉品委员会的美方代表。毒品的医药价值使其在战争期间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美国毒品走私的情况几乎禁绝。这导致联邦麻醉品局的事务锐减,逐渐成为联邦政府中不受重视的部门。面对这种情况,安斯林格试图寻找提升该局在联邦政府中重要性的途径。1952年3月,一份来自美国驻日盟军司令部的报告(以下称“军方报告”)引起了安斯林格的注意。报告指出,1951年在日本被捕的毒贩有337名是中国共产党,占总数的29.2%。根据他们的供词,走私毒品获得的利润都被用于支持共产党活动或购买战略物质。于是,安斯林格结合当时美国政府反对共产主义的大形势,逐渐将毒品问题、反共产主义事业与爱国运动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麻醉品局地位并阻止新中国获得联合国麻醉品委员会代表权的目的。

早在1950年时,苏联代表瓦西里·佐卡洛夫(Vasily V. Zakuaov)在联合国麻醉品委员会(CND)的会议中,就已提出“中国代表权”的议题。安斯林格在美国政府的默许下,在1950年和1951年的两次会议中均表示拒绝,并指责新中国是主要的毒品来源国。但是,安斯林格的指控一直没有证据,而“军方报告”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1952年4月,安斯林格代表美国政府向联合国麻醉品委员会递交了一份报告,意图证明新中国政府存在种植、走私、贩卖毒品的行为。这引起苏联代表的质疑和美国同盟者的支持,新中国代表权的问题就此搁置,延期处理。毒品由此开始成为两大阵营论争的焦点和相互攻击的武器。

不仅如此,安格林斯还积极寻求白宫和媒体的力量。在美国国务院的支持下,联邦麻醉品局考察并提交了《施佩尔报告》,企图从毒品的角度进一步“抹黑”新中国,打压共产主义阵营。同时,安格林斯积极游说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联合早报》《欧洲自由电台》等多家西方著名媒体争相报道此事,从而煽动西方世界普通民众的情绪。随着报道力度不断加深和宣传的扩大,安格利斯及其同盟者把世界反华、排华的力量纠集在一起,借毒品之名,让英美等国的普通民众厌恶新中国政府和共产主义,从而达到其反对共产主义的目的。

戏剧化的是,随着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和中美关系的缓和,美国政府逐渐不再就毒品问题攻击中国,苏联却拾起美国媒体的“余唾”,多次散布中国向国外“贩卖鸦片,以捞取美元”的谣言。而这些谣言正是50年代时苏联政府质疑和批评的方面。1964年,苏联的《真理报》指责中国共产党生产、走私毒品,并称“每年约有5亿美元落入中国现任领导人手里”。苏联塔斯社甚至报道说“中国每年从向外国销售鸦片中获得120亿至150亿美元”。似乎,“美元愈多,谣言的身价愈高”。

就此,张勇安教授指出,在中苏美三国关系变化及冷战国际形势的演化下,事实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哪一方能够借助所谓的“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来损害彼方的国际形象,借此实现己方的战略意图。对美国而言,在反共活动中,联邦麻醉品局逐渐成了重要部门,使毒品的战略价值被挖掘,进而将毒品变为“冷战武器”。同时,美国毒品外交服从于其遏制共产主义战略的需要也带来了严重后果,忽视了毒品的真正生产地——“金三角”地区,导致该地区迅速崛起,遗祸至今。苏联《真理报》出尔反尔的言行更彰显出,在意识形态主导两国关系时,一切极端的措施和言论均不是问题,针对中国的恶意宣传甚至成为“标准的苏联式宣传”。

最后,张教授结合研究此项目的经历,引出对“历史的想象”和“想象的历史”的思考。“历史的想象”意在说明,历史研究需要运用想象力,发挥求真和怀疑的精神,解读并判断不同的档案材料,发现他们之间的关联。“想象的历史”则意在说明,档案材料是由人书写的,他们或尊重事实,或因某种目的编造“事实”。当档案与事实不相符时,书写者违背事实的原因值得深究。随后,张老师推荐米歇尔·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及娜塔莉·戴维斯的《档案中的虚构:16世纪法国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讲述者》,供大家学习如何阅读档案、思考历史、解释历史。

张勇安教授以个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冷战时期的毒品如何、何以成为冷战的武器,并通过对“想象的历史”与“历史的想象”的理解和阐释,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张老师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讲座内容提出了一些颇具质量的问题,诸如有关中国现代史叙事中关于中共“鸦片生产”的争议;“毒品”的定义等。张老师也希望将来加强与江西师范大学欧美研究中心的联系,开展更多学术交流;并介绍了上海大学历史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招生情况,勉励在座学生努力学习,报考上海大学。

张勇安:想象的历史与历史的想象——毒品如何、何以成为冷战的武器

张勇安教授代表秘书处看望慰问美国史研究会公众号江西师范大学团队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