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哥伦布大交换’以来——环境史视野下的美国历史变迁”研习营开营
“自‘哥伦布大交换’以来——环境史视野下的美国历史变迁”研习营开营
2019年6月23日,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AHRAC)和美国历史学家协会(OAH)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承办的“自‘哥伦布大交换’以来——环境史视野下的美国历史变迁”研习营在南开大学开营。此次研习营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近30所高校的老师与同学参加。23日下午两点,研习营正式开幕。堪萨斯大学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教授、博伊西州立大学历史系莉萨·布雷迪(Lisa Brady)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梁茂信教授、社科院世界史所徐再荣研究员及高国荣研究员、清华大学历史系梅雪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侯深副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费晟副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付成双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丁见民教授以及研习营全体营员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董瑜副教授主持。
开幕式致辞
梁茂信教授率先在开幕式中致辞。他指出,此次研习营是过去六年来首个关于环境史的研习营。此外,多个中方学者围绕着环境史开展的主题报告更会极大丰富研习营的内容。他对研习营主讲教授莉萨·布雷迪表示诚挚感谢,并勉励参加研习营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同学多与老师们交流。随后,布雷迪教授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邀请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会分享美国环境史创建、发展及最新动向、农业、环境保护主义、环境史的广阔意义及其运用等相关内容,并与学员探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及其意义。丁见民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自1964年设立以来的发展概况,并简要介绍中心当前主要成员及其研究状况。他向美方主讲布雷迪教授、其他与会嘉宾及研习营营员表示热烈欢迎,预祝此次研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主题演讲
一、梁茂信教授:美国历史上的个人主义解读
梁茂信教授在《美国历史上的个人主义解读》中,梳理了从美国建国时期至今美国的个人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他指出,个人主义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端于殖民地时代。至美国革命及建国初期,在启蒙思想培育下,政府通过宪法保护个人的财产和其他自由权利,确立了一种有利于个人主义思想发展的政治与社会机制。美国内战后,个人主义的形态发生质变,越来越强调激发个人活力以攫取财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梁茂信教授认为,在以“自由放任”为标志的国家管理中,农业时代那种相对温和的个人主义,在工业化进程、特别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推动下,逐渐演化为一种“粗野的个人主义”。这种极度强调自己的权利和他人责任的个人主义,成为支配美国社会的核心,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美国经济、政治与社会中形成的贫富之间、白人与有色种族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也多源于此。尽管在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干预模式下,集体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但随着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想的问世,个人主义再次泛滥,诸多社会问题也因之愈演愈烈。
二、徐再荣研究员:全球变暖问题——多维度的理解
徐再荣研究员题为《全球变暖问题:多维度的理解》的报告指出,全球变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政治问题,更是涉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国际经济竞争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科学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意识到人类的工业活动可能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但关于全球变暖的论争持续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界才初步达成共识,温室效应已经发生,并将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基于这一共识及1988年一系列反常的气候现象,公众也逐渐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并要求各国政府进行回应,全球变暖问题遂逐渐政治化。鉴于此,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成立专门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商讨应对措施。在此期间,国际合作也的确取得一些成就,如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合作协议。但是,由于国际社会在限排责任分摊、技术与资金支持分配、透明度等方面悬而未决,以及科学界对引发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利弊等问题仍无定论,其成就终归有限。综上,徐再荣研究员认为,对气候变暖问题的研究和争论表明,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极其复杂,科学共识的达成有利于气候问题的政治解决,但科学的不确定性又为政治消极参与者提供依据,导致政治“绑架”科学。
三、费晟副教授:另类的“哥伦布大交换”——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的生态交流
在《另类的“哥伦布大交换”——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的生态交流》中,费晟副教授指出,早在从1790至1840年间,中国商人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大肆开采南太平洋地区的海参、檀香木,屠杀海豹,直接导致该地区海参和海豹的商业灭绝以及檀香木和森林大面积消失。20世纪40—80年代以来,华人移民大范围进入南太平洋特别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其内陆景观产生重要影响。牧羊业的兴起导致大片森林被砍伐,代之以牧草种植,过度放牧导致土壤很快超出其承载力而最终沙漠化;淘金热则严重破坏土壤、水系、水体。从20世纪80年代起,华人在当地的投资及产业成为影响该地区生态的主导因素。一方面,华人投资金矿贫矿开发,剧烈地改变了当地的山体与水系;另一方面,华人发展单一种植园也对当地环境产生巨大影响。综上而言,从环境史的角度来看,近代中国的贸易、人口流动和产业投资与南太平洋世界的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华人在该地区并非只有被排斥的悲惨遭遇,还对该地区的生态及早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国别史意义上讲,南太平洋地区尤其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的地区似乎不甚重要,但如果放到全球物质流通和生态交流的过程中,该地区则非常值得关注。
四、梅雪芹教授:环境史理论思考与实践
梅雪芹教授在《环境史理论思考与实践》以自身的学术经历探讨了对环境史内涵的理解。她认为,环境史带来了史学观念的重大变革,对历史主题观、史学方法论、历史动力观、历史评价观、史学目的观、史学功能观等都产生重要影响。随后,梅雪芹教授以近阶段的研究课题《鲑鱼的游离——一部泰晤士河环境史》为例,向营员阐述自己的环境史实践。她认为,对于泰晤士河鲑鱼绝迹的历史考察,可以解释河流污染对扼杀生物种群、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后果,有助于反思工业文明对环境的影响,并从中总结经验并汲取教训。环境史有可能成为给今天和未来的人类社会与非人类世界带来更大希望的一门历史,并使历史学在全新意义上成为基础学科——新文科的代表。
五、高国荣研究员:水土保持在美国的缘起
高国荣研究员通过《水土保持在美国的缘起》这一题目,详细介绍他环境史研究的新成果。他首先梳理了美国水土保持兴起的背景,包括美国农业部对水土流失问题的初步关注、休·本内特(Hugh Bennett)对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以及联邦政府对水土保持的初步介入。然后,他指出,随着美国社会对水土流失问题危害与水土保持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有识之士的不断动员,美国水土保持运动最终兴起,联邦政府也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了美国水土保持运动的深入开展。不过,高国荣研究员也指出,美国的水土保持问题涉及财产权与公共管制等问题,仍然要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和博弈中艰难前行。因此,比较合理的解决方式是生态补偿以及全社会的自愿合作。
六、侯深副教授:美国环境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之反思
侯深副教授的《美国环境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之反思》则反映了她对美国环境史学发展的持续关注与思考。报告中,她以2018年入选普利策奖的美国环境史专著《海湾:制造美国之海》为例,概述环境史美国学派的三个显著特征:写作直面世界的生态危机;将高超的叙事技巧融入自环境科学处获取的知识;带有某种超越单纯学术探讨的道德旨归,相信其对历史的书写能在某种程度改变历史演化的进程。据此,她认为,很多环境史专著并不具备超越既往环境史研究的创造性贡献,因此也就产生一个值得深省的问题:美国环境史,或者环境史的美国学派将何去何从?侯深副教授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反思美国环境史的历史与现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后续研究中回溯美国环境史的早期历史,重新讨论两个在环境史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概念:“杂糅”(hybridity)与“人新世”(Anthropocene),并分析其理论漏洞与和难以为继之处;其次,应该探讨环境史如何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将人类历史的演化带回广阔的地球演化进程之中;最终,应该回到环境史的美国学派的三种特质之上,诠释其颠覆性力量,思考其道德价值。
主题报告结束后,付成双教授再次对所有与会嘉宾和营员表示热烈欢迎,研习营开营仪式圆满结束。在接下来的5天中,营员将在主讲教授莉萨·布雷迪课程的引导下,围绕环境史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动态展开深入学习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