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世亮:怀念承柏同志
冯承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承柏同志是我诚挚的同志和朋友。我与承柏同志是同龄人,都生于1933年,他年长我4个月,是我的学兄。我与承柏同志相识、相知、相处始于1948年暑期我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高中一年级时。我与承柏同志相处、联系密切的时期,一是1948至1950年9月在南开中学同学期间,一是1965年5月我调回天津工作后的十年动乱期间。
在天津南开中学两年的学习生活中,除了上课在不同班组,其余课外主要活动,我们多在一起度过。我和承柏都住校,晚上在东楼楼上同一教室上自习,白天在同一学生食堂就餐,并曾在北楼楼上一间宿舍同住过一段时间。1965年我调回天津工作,当时承柏同志在南开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工作,我们又能时常见面。我常去南开大学看望他,在一起促膝交谈。主要就美国历史、美国黑人史、美国文化宗教、对外关系、中美关系史等话题,讨论并交换看法。我每次都就某些问题,向承柏请教,听取他的意见。通过与他讨论交谈丰富了我的知识加深了我对美国的了解与认识。承柏同志还不断地向我推荐一些中外文书籍,并给我办理借阅手续,让我借回阅读。在那十年动乱期间我还能不断地读了一些美国历史、政治、文化方面的中外文书籍,没有承柏的关心和帮助是不可能的。回想起那时与承柏同志坐在历史系资料室小屋中漫谈、交流心得时的愉快心情,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承柏同志出生在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在民族、国家灾难深重的历史年代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从而也造就了他一颗热烈的爱国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影响和教育下,在国民党反动统治即将崩溃,新中国的曙光即将破晓的前夜,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了质的飞跃。他是我们年级(1951届)中,政治觉悟较早的一位先进同学。1949年4月,他参加了党领导的地下“民主青年联合会”(简称“民青”),成为一名自觉革命者。1950年12月他又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他革命的一生中,不论是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他的整个工作和全部生活表明了他是一个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终生为之奋斗不息,并在工作中做出了诸多贡献的一名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
承柏同志身上有很多优良品德,都是我要向他学习的,其中两点我感受尤深。
一是他的刻苦自学的精神。
他重视知识,重视学习。对他而言,学习如空气之于生命。工作与学习是他生命的一体两面。他做到了生命不停,学习不止。他在南开中学未毕业就工作了。他的知识、学识主要是靠他边工作,边刻苦自学,长期积累而得。即使处于逆境时,在下放劳动的条件下,他也仍能克服困难,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长期坚持自学和独立思考。承柏同志是刻苦自学成才的好典型。他虽然未曾在大学里学习过历史专业,但通过长期自学和教学、研究工作实践,加上他天资聪颖,学思敏捷,勤于思辩,使他在美国历史学的诸多领域如美国通史、美国黑人历史、美国社会经济史、美国社会文化史、美国外交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承柏同志曾在一篇发言中回忆起,1951年2月24日周总理来天津视察,在母校南开中学瑞廷礼堂所做的语重心长的讲话。他说,当时周总理在讲话中,谆谆嘱咐我们在新南开要好好学习,认真锻炼,一定要比老一辈学得更好,学了为工农服务,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对周总理当年的嘱咐与希望,承柏同志身体力行,他全面地做到了。承柏同志工作了一生,也学习了一生。他是这方面的模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
二是他对同志对朋友的真诚关怀和帮助。
承柏同志是一个朴实真诚、胸襟开朗、淡泊名利、追求奉献的人。他关怀同志和朋友。无论是谁,如有需要,他都竭诚尽力给以帮助。
长期以来,不论是在南开中学两年学习期间,还是在参加工作之后;也不论承柏同志在顺境,还是在逆境时,我都曾得到过他对我的关怀与帮助;得到过承柏同志的母亲黄扶先伯母对我和我一家的、如慈母般的关心与照顾;也得到过承柏同志的爱人黄振华同志、承柏同志的姐姐承融同志(她也是我南中同学)对我和我一家的真诚的关心与帮助。
我在南开中学两年期间,一直住校学习。1949年末,我父母家由天津迁回原籍北京。节假日我就在学校过。当时,承柏同志曾多次要我在节假日到他家中,并请我吃饭。承柏同志的母亲冯伯母是一位慈祥、充满爱心的人。对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她询问我的家庭和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告诉我,住校学习生活中应注意的事情,要我节假日和承柏一起来家度过。那时我也见到和认识了承柏同志的父亲、著名学者
十年动乱末期,1976年10月组织上调我参加援外工作。在两年多期间里,是承柏同志、黄振华同志、冯伯母,以及我在南开中学时的学兄方凌同志和他的爱人虞锡珪同志对我爱人杨师鞠和孩子给予了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我与我爱人和孩子对此十分感激,终身难忘。我爱人曾多次被邀到承柏家中,和他们一家一起度过节假日。我爱人对我说,她在承柏家,“感受到了亲情、关爱和温暖,像回到了自己的家见到了兄姐和慈爱的妈妈一样”。她告诉我,冯伯母知道她喜欢吃鱼头,每次去后都把鱼头留给她吃。我孩子上小学,我爱人在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系工作,有时有科学实验,中午回不了家,孩子吃午饭有了困难。振华同志知道后,就安排我孩子到她所在的天津外国语学院买了食堂饭票,就近在外院食堂用餐。打倒“四人帮”后,学校开始抓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柏同志对我爱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很关心,通过南开大学生物系,将一些为教师编写的、当今国外生物化学科学发展新动向的有关材料介绍给师鞠,对她的教学科研工作给了很大帮助。<?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我记得,在一篇文章中,一位老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永远向着未来,一切为了明天,虽不留恋昨日,但也时常怀念过去,时时怀念逝者”。这位老同志的话,也是我心中想要说的话。承柏同志是我们尊敬的同志和挚友。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和我的家人将永远怀念他,怀念我们和承柏同志曾经一起度过的那美好的岁月。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