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术通讯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高国荣信息三则

更新时间  2009-12-17 作者:秘书处

2009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国荣主持的课题“中美两国荒漠化起因比较研究”获得福特基金会的资助,资助经费为4万多美元。他将与国内的有关专家合作,从自然环境、农业开发、畜牧养殖、产权制度、文化观念、治理方略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荒漠化的起因进行比较研究。此外,他将和课题组其他成员译制两部关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平原尘暴重灾区的新闻纪录片,分别为《破坏大平原的犁》(The Plow that Broke the Plains)及《在尘暴重灾区幸存》(Surviving the Dust Bowl)

200984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国荣在丹麦哥本哈根参加了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与会学者来自全球44个国家,达到500多人,其中9人来自中国大陆。在44场小组讨论中,有2组与中国环境问题直接相关。高国荣在200987的中国环境问题专场讨论中,介绍了清末新政时期的蒙地放垦及其影响,他认为,19031908年间清廷对蒙地的放垦,是近代以来大规模开垦内蒙古草原的开端,是内蒙古荒漠化日趋严重的肇始。

2009810910,高国荣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行了短期的学术访问。在芬期间,他应邀在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赫尔辛基大学Renvall研究所做了两次学术报告,介绍了内蒙古的不当开发与草地退化,并比较了中美两国草地沙化的原因。在赫尔辛基大学停留期间,他还就芬兰及北欧地区的美国研究概况采访了赫尔辛基大学教授、芬兰美国研究协会主席Mikko Saikku。他还采访过芬兰知名东亚问题专家、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院长Kauko Laitinen,了解芬兰及北欧地区开展汉语教学的一些情况。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