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山: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去年初以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各级党委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推动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思想理论界把深入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列出一批选题,召开系列研讨会,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运用新闻报道、理论文章、网上访谈、电视专题片、通俗读物和社科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总结推广了一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好经验、好做法;组织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宣讲活动,讲清科学发展的道理,普及科学发展的知识,使科学发展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现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和广泛的社会共识。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
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就要进一步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社会主义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思想,关于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思想等。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要特别注意把握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要牢牢把握发展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也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同时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目的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
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就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践的发展为理论建设注入强大活力,党的理论创造力大大增强,理论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紧密联系、整体推进的发展布局的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深刻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发展途径的要求。提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把对内科学发展和对外和平发展结合起来,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适应又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要求。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强调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刻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要求。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都贯穿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强调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都贯穿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统筹兼顾、系统协调。要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是贯穿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的主线,这些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展开。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就掌握了理解和把握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深刻学习研究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又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科学发展观。
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就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科学发展观是在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有利,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各国普遍看好我国的发展前景,战略上对我更加重视,与我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同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围绕资源、能源、技术、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对国际资源、能源、环境、技术对我国发展制约因素明显增多,我们要取得有利的战略地位,就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怎样实现科学发展与和平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要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深入研究如何继续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以宽广的眼界来观察世界,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的有益成果;深入研究如何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有效应对来自国际上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就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同时这一体制还不完善;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同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我国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同时人们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新的情况,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我国社会总体安定团结,同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各种犯罪活动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依然严重存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立足于更好地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只有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明白为什么当前我国只能采取这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而不能采取别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为什么当前我国只能采取这样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而不能采取别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也只有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期,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性,有更自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识和深远战略意义。
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就要进一步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观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深刻总结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来自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发展科学发展观也同样离不开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胡锦涛同志指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要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新鲜经验。要把总结经验与学习理论结合起来,通过总结经验,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要把总结经验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把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要把总结历史经验与总结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更好地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要把总结经验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我们要在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用科学发展观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
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就要进一步紧密联系实现“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的实际。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实现“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的实际,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十一五”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定的,整个规划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也就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中,要着力在贯穿、结合、转化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贯穿”,就是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落实“十一五”规划的主线,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都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结合”,就是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转化”,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推动落实“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总之,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目的就是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推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06年6月28日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