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术通讯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梁茂信 袁鹏:丁则民教授治学与生平业绩概述

更新时间  2011-12-07 作者:梁茂信 袁鹏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前美国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前副理事长、顾问、民盟长春市委常委丁则民先生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200122617时逝世,享年82岁。

丁则民教授于1919722日生于北平市书香世家,祖籍福建省闽侯县。父亲是清末举人,民国后曾在政府部门从事文秘工作,40年代初去世。因受家庭环境影响,先生自幼喜好读书,尤其偏好史地,少年时熟读《凯末尔传》、《马萨里克传》和梁启超的《新大陆游记》等著作,从此与历史结下不解之缘。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于1937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法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他不愿做亡国奴,遂南下参加华北抗日工作。1938年,他直奔昆明,就读于西南联大历史系,并在陈寅恪、钱穆、雷海宗、潘光旦等大师的影响下,对世界史产生浓厚兴趣。在读期间,他仍然参加当地政府的抗日活动,主要从事搜集与编译有关日军的情报工作。1942年毕业时,多年来的学习和亲身经历使他对近代以来中国饱尝国内外压迫深感忧虑,认识到知识之于救国的长远意义远甚于武装救国。怀着这种理念,踏上了漫长的求学历程,于1947年负笈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攻读美国史。在异国他乡的岁月里,他通过书籍和社会实践,深深地感到海外华人与祖国强弱的唇齿关系。理性的思考使他更加坚定了学成后矢志不渝、赤心报国的决心。1949年,当他获悉新中国成立后,毅然放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由于他的妻子许令德女士当时被骗至台湾,先生想方设法与她取得取系后,取道香港,由海路经台湾海峡北上到天津。此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51年晋升副教授。不久后加入民盟。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他响应政府号召,来到当时经济和教育落后的长春。任教于中共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东北大学(后更为现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直至去世,凡半个世纪。

    在长春工作期间,他于1979年晋升教授。曾任历史系副主任。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文革”前十多年间,一方面他致力于学科建设,曾与人合作在《光明日报》设立了史学版,为国人的历史研究开辟了一块宝贵的园地。之后,他受教育部委托,主持编写了供全国所有师范院校使用的《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和《世界现代史》(上册)。此外,他积极从事科研和外国名著的翻译工作,与人合译出版了安哪·罗切斯特的《美国资本主义16071800年》(三联书店1956)、罗杰·威廉斯的《欧洲简史:拿破仑以后》(吉林人民出版社1958)和亨利·赫坦巴哈的《俄罗斯帝国主义:从伊凡大帝到革命前》(三联书店1958)等书籍,对当时建立和完善新中国的历史教学体系作出了贡献。在这一时期,他自己刻苦钻研,潜心研究,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美国华人史》(中华书局1952),在《文史哲》、《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史学月刊》、《历史教学》和《光明日报》等刊物和杂志上发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性质》、《1936-1939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民主革命》、《1899-1923年美帝国主义对古巴的侵略政策》等十多篇论文。这些成果的面世,既丰富了学科教学的需要,又配合了当时国内国际斗争的需要,并为后来的美国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正当先生以旺盛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教学和科研事业的时候,各种政治运动接踵而至,其中对他冲击最大的是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他因“留美”身份而被冠名“特务”多次遭到批斗,并长期下放“五·七”干校。原有的研究资料被付之一炬,与书本绝缘近10余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弥补失去的宝贵时间,先生只争朝夕,探赜索隐,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于教学和科研中。除继续致力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参加编写高等院校历史系急需的《世界近代史》(王荣堂、姜德昌主编)外、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美国史的教学和研究上,于1979年成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室(1989年更为现名“美国研究所”)。在他的主持下,他与历史系其他教师一起成功地申请到“世界地区国别史·美国史”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世界近现代史”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和“世界近现代史”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使东北师范大学成为国内最早培养美国史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主要单位之一,先后培养美国史硕士生博士研究生60多人,其中先生培养的学生有30多人。此外,为了推动国内美国史研究,他在1979年与国内美国史研究的其他权威专家一起筹划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成立和6卷本《美国通史》的编撰和组织工作。先生先后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1979-1986)、顾问等,负责撰写了《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人民出版社1990}。即使到晚年身体欠佳,他仍然不时为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发展和建设出谋划策,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事业的勃兴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80年代以来,先生孜孜以求,博览群书,耕耘不辍,硕果不断,先后涉及美国史学史、移民史、民族史、城市史、西部史、断代史等领域。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领城:第一,自1978年起,先生对特纳的“边疆”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先后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了《美国的“自由土地”与特纳的边疆学说》、《边疆学说与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和《特纳与美国的奴隶制问题》等文章,对特纳的观点进行梳理和评价,指出了边疆理论中的地理决定论、扩张主义思想、边疆与奴隶制的实质与关系等等,成为我国著名的特纳研究专家。此外,先生还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史学集刊》和《东师史学》等刊物发表了《查尔斯·比尔德与美国宪法》、《关于十八世纪美国革命的史学评价》和《20世纪以来美国西部史学的发展趋势》等许多成果,对比尔德的宪法观、美国革命史学、宪法史、族裔史学和西部史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解剖和分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第二,移民史研究。这是先生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他相继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和《世界历史》等刊物发表了《百年来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美国的“新移民”与文化测验——兼评本世纪初美国学术界限制“新移民”的现点》和《美国移民史中的排外主义》等系列文章,对移民、民族和族裔等概念、美国的移民政策变化、外来移民在美国历史上的贡献、排外主义等历史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勾勒出了美国移民史的基本轮廓,揭示了重大问题的实质。第三,集中对内战后到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转型进行了研究。上述《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则是国内对这一时期历史研究的最有分量的代表作。这部专著运用经典理论对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区域开发、城市化模式、外交和文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独有见地的观点。第四,西部史研究。先生除先后在《史学集刊》和《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美国内战与加利福尼亚》和《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与华工的巨大贡献》等关于西部发展史的成果外,几乎每年都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开辟专栏,率领学生和国内一些高校的老师发表关于西部土地开发、铁路建设、摩门教、牧畜王国和西海岸城市化等方面的系列文章,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方面的多年探索与研究,积累了十分扎实的知识基础,使他能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先后涉及到城市史、移民史、民族史、科技史、妇女史、环境史等领域。这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里取得可喜的成果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也使先生开辟的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加深。

先生膝下无嗣,故视学生如子女,并为他们的成长呕心沥血、无微不至。在学习和研究上,他把自己向来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象一位辛勤的园丁对待一棵棵幼小的树苗一样,细心浇灌,呵护备至。他在学习方法上,经常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自选专题,从研究动态入手,以第一手资料为主,以《历史研究》和《世界历史》等高级刊物的要求为标准,扎扎实实,兢兢业业。每每上笔,要立论有据,言之成理。著述立说不在量多而在于精,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做到这一点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又要有科学求实的学风,只有这样才能对学术研究的发展作出有意义的贡献。在批改作业时,不管是学生的平时作业还是毕业论文,他始终逐句认其阅读,从不放过一个错别字或标点符号。对一些书写不规范的字,他都要理论一番。在晚年眼底出血、视力下降之后,他特意配备了一个放大镜,在放大镜下逐字浏览、指导和修改学生的作业和论文。先生如此认真,且几十年如一日,学生岂敢马虎?正是凭着这种职业道德和治学精神,丁则民教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迅速成长,其中有不少已成了所在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力量。第二,在生活上,先生经常与学生促膝交谈,问寒问暖,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凡是在他门下毕业的学生,都对自己能够在先生的指导下学习感到非常的自豪和庆幸。先生在生活上非常简朴,从不奢侈或浪费;有些衣服反复修补,到了不能再穿的程度,可是他还是舍不得买新衣服。一双皮鞋年轻人最多不过穿两三年,而在1997年一次交谈中,他指着一双不太旧的皮鞋说,他己经穿了12年。后来我们又看见他穿了几年。他在1985年购买的自行车,到1997年才“光荣退役”。而对那些学习刻苦但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他都从不吝啬,慷慨解囊,帮助一个又一个学生度过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并顺利地完成了他们自己的学业。先生不仅传道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德服人。在80年代末“出国热”和“留学热”不断升温的情况下,特别是每当自己的学生争取到出国学习、进修或参加会议的机会时,他不厌其烦地告诫学生,按时去、按时回。将来毕业后,无论在国内工作还是在海外求学,一定要记住自己是个一个中国人。职业、住址、发型、服饰和生活方式等等都可以更换,唯血统和肤色不能改变。无论国外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多么优厚,也不管国外社会和经济多么发达,那不是我们自己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民族气节和精神不能丢。只要学业有成,就一定要回到祖国,用自己的所学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推进美国史研究事业,他运用各种方式积累资料,使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的图书资料从无到有,各种图书和杂志达到近3000多册。同时,又通过与国外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不遗余力地改进教学和科研方法,多次邀请美国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派遣青年教师和学生去美国深造、访学或参加学术会议,或者在中国与美国知名学者举行电话会议或主持国际会议,使师生能够及时跟踪美国学术界前沿课题研究,拓宽了研究视野和方法,从而使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成为国内研究美国问题的重要单位之一。他本人在国内特别是在美国学术界的影响使他在80年代末被美国最权威的两大史学刊物之一《美国历史杂志》遴选为特邀评论员。他多次承担吉林省和教育部等国家级科研课题,个中不乏传世之作。自1988年以来先后四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1989)、国务院特殊津贴(1991)、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二等奖(199312)和吉林省政府授予的“吉林英才”奖章(1995),其主要事迹载入“吉林英才馆”。另外,他所获得的先进工作者和政协积极分子等各种光荣称号不计其数。寥寥几笔不足以道尽先生的学术生涯,但面对先生的累累硕果和琳琅满目的荣誉证书,大家无不为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然而,身为一代宗师,先生总是那么谦虚、和蔼。无论对老同事还是晚辈学人,也不管在校园还是家庭,他始终能作到有求必应,以诚相待。他平易近人,为人师表的优良品德一点一滴地显现于每天普通而高尚的言谈举止之间。

    丁先生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甚至胜过爱他自己的生命。在知道自己身染癌症之后,他感到自己生命的宝贵,尽力克服病魔给他带来的各种痛苦,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可以工作的时间不多了,应该有始有终,该做完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他一方面抓紧时间修改最后一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另一方面还考虑如何修改即将再版的6卷本《美国通史》的工作。在病魔已经使他陷入昏迷状态的时候,还连续几天反复强调如何继续推进美国史学研究,要求学生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更让人感动的是,在他自己头脑清醒的时候特立遗嘱,决定将自己多年积累和购置的图书无偿地捐赠给他多年倾注心血的美国研究所。另外,还从中抽出一部分捐增给厦门大学历史系新成立的美国史研究所。因为他始终惦记着自己心爱的学生王旭教授、胡锦山和韩宇博士,惦记他们的美国史研究事业。

丁则民先生虽然水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珍爱的教育事业。但是,他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却在激励着我们。他那一丝不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以德育人的高尚品质和精神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无价财富。我们只有化悲痛为力量,牢记先生的教海,兢兢业业,勒勤恳恳,把他未竟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才能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梁茂信,东北师大历史系1991级博士生,现为东北师大美国研究所教授、所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袁鹏,东北师大历史系1994级博士生,现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助理兼美国研究所所长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