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 中国美国城市史研究的来路与去向:第四届美国城市史论坛
2022年10月28日-10月30日,第四届美国城市史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百转千回,三年后美国城市史论坛回到鹭岛。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美国城市史研究的来路与去向”,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厦门大学历史学系、美国史研究所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协办。由于疫情,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美国城市史乃至世界城市史领域的中青年学者、硕博研究生、本科生的广泛参与,学界反响热烈。
本届美国城市史论坛分为四个部分:开幕式及主旨演讲、美国城市史青年学者论坛、强基&拔尖本研一体化论坛、闭幕式。
一、开幕式及主旨演讲
论坛的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历史学系韩宇教授主持,共分两个环节,首先由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社科处处长高和荣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前任理事长、厦门大学历史学系王旭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梁茂信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进行开幕致辞。
开幕式现场
王旭教授回顾了中国美国城市史的发展历程,以及美国城市史论坛的发起。论坛从最初的“师门集会”,到现在吸纳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问题的学者参会,美国城市史研究逐渐形成了“小众不小”的融汇局面。
梁茂信教授将王旭教授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三大方向:城市发展规律的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城市的管理问题研究,并对王旭教授在中国美国城市史领域的开拓性成就和跨学科的奠基贡献表示充分的认可。
陈恒教授从“为什么要研究美国,为什么要研究美国城市?”这一问题出发,阐述了城市在美国经济发展、知识传播、生活方式塑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理解城市的“隐喻、地标和视角”三条路径,并以学科、教育部门和学者作为主体阐发了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他指出在城市化与全球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城市史研究者也应秉持扬弃的拿来主义,助推中国学术与国际化对接。
高和荣教授代表厦门大学对线上、线下与会的嘉宾师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他看来,城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研究城市问题就是关注城市中的民众如何生活,如何与城市和谐共处。作为极富现实关怀的领域,厦大美国城市史应当与其他人文学科领域交流互鉴,在完善自身学科话语体系建设的同时,也为实现“和而不同,文明与共”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建言献策。
随后厦门大学王旭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梁茂信教授、北京大学侯深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郑碧强教授分别就中国城市化的总体展望、移民与城市、城市跨国比较和交通问题发表主旨演讲,由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副系主任李莉主持。
王旭教授的演讲题目为《中国城市化如何走出误区》。在他看来,世界城市化进程存在从传统城市化走向“新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然而中国城市化却一直在传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原地打转”,存在大量为求城市发展增速的“撤县改区”“以市统县”等不合理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即在于参考国外“新城市化”经验,创建和谐的市县、城乡关系。
梁茂信教授的演讲题目为《移民与城市:研究美国历史的重要维度》。他从跨学科的重要性、移民与城市合二为一的维度、跨学科的意义三方面对美国城市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侯深教授的演讲题目为《双城:新旧波士顿的历史反思》。她通过大西洋两岸“新旧波士顿”的跨国研究,结合丰裕的“第二地球”等环境议题,展现了环境、贸易、文化传统在两岸波士顿之间的赓续与变迁,呈现了曾经相似条件下两岸城市的不同命运。
郑碧强教授的演讲题目为《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的实践经验及措施》。他以福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城市先进经验,为我们展现了全球视野在解决城市问题中的实际运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美国城市史青年学者论坛
青年学者论坛分三个小组进行,其一是“城市治理知识的生产与分配”,其二是“城市历史书写中的环境与健康”,其三是“城市社会透视的多维视角”。
在“城市治理知识的生产与分配”小组中,厦门大学罗思东的《从理性主义到社会批判:城市规划的理论建构》提出了城市规划主要功能的转变,即由较多关注建筑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工具理性,到关注自身理论建构的价值属性,再到承载维护社会公平寄望的载体的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刘敏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一文,结合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的知识对用以展现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中心地理论和“序位—规模”理论进行了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19世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上海师范大学李文硕的《美国的“城市危机”:一个概念的生成、阐释与应用》从概念史的角度出发,展现了“城市危机”这一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于美国生成以来,由被作为说服联邦政府介入地方事务以改善中心城市的工具,转变为60年代中期被用以抨击新政自由主义、否定政府干预的价值;厦门大学李莉的《19世纪中后期纽约市公寓建设与治理研究》一文,辩证分析了纽约19世纪中后期公寓建设和治理的成效,指出“纽约市的公寓治理虽未能全面有效改善低收入住房问题,但却拉开了规划公共干预城市问题的序幕”,为我们提供了看待公共住房问题更为客观公正的视角;上海大学杨长云的《从城市改进到城市规划:内战前辛辛那提城市治理观念的演变》通过对辛辛那提的个案研究,提出从城市改进到城市规划其实是一个从不规则的临时治理向规则的持续治理转变的过程。其中“养成型治理”起到了更重要的影响,因为它不仅是对城市物质实体的规划,也是对城市精神的培养,这也是由辛辛那提的城市规划推及美国其他城市的重要经验;湘潭大学张骁虎的《美国城市治理中的NGO力量:以匹兹堡阿莱格尼社区发展会议为例》以非政府组织阿莱格尼社区发展会议(ACCD)在匹兹堡城市转型中的作用为切入,指出此类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一方面能够使得城市治理主体多元化,以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公私关系的变动对其的掣肘作用,进而建设更完善的公私合作参与机制;华东师范大学朱明的《欧洲中世纪城市研究的历程与进展》结合他对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史的研究心得,将中世纪城市史研究在西方的发展分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20世纪60-80年代、20世纪末以来三个阶段,探讨了欧洲之外的因素如何影响了此时段欧洲的城市研究。
在“城市历史书写中的环境与健康”小组中,上海师范大学刘晓卉的《二战后西方城市环境的危机、治理与问题》在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但城市“新陈代谢”失序的背景上,以英、美等国为例,介绍了地方政府治理城市环境的措施和成效。同时她指出,西方国家城市治理中存在的一些弊病和问题,如环境正义尚未实现、政府对土地的管理受土地私有制掣肘等;山东师范大学张凯成的《洁净与就业:纽约都市区水污染治理的发端》介绍了19世纪中叶以后纽约城市排污系统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以及因排污问题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冲突,进而得出“城市污染治理不仅是地方事务,更应置于区域乃至全球网络中考察”的结论;福建师范大学郭巧华的《反疫苗异端:19世纪末美国反强制疫苗接种运动与雅各布森诉马萨诸塞州案》以强制疫苗接种支持者和反疫苗者之间的博弈,展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力之间变动不居的关系;西南大学李晶的《1866年纽约大都市卫生法案的争论与意义》以1866年纽约的大都市卫生法案出台为例,讲述了蕴藏在法案背后不同利益群体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认知差异与权利冲突,指出该法案虽是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但也“开启了美国城市公共卫生行政机制的现代建构……在美国公共卫生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河南大学董俊的《弗莱士河:从垃圾填埋场到911纪念地》是对美国环境史学者马丁·麦乐西(Martin Melosi)《弗莱士河:纽约市消费与丢弃史》一书的译介,在她看来,“这本书将地理环境、政治博弈、垃圾处理技术和消费主义结合起来……为理解消费与垃圾处理关系和纽约市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厦门大学梁建国的《北宋东京地貌与洪涝治理》通过对北宋东京城市的地貌变迁考察,展现了自然洪涝灾害与朝廷治理疏浚对城市景观的形塑作用,生动再现了人、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城市社会透视的多维视角”小组中,上海社会科学院苏宁与周大鹏的《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大都市区制造业转型与空间布局特点》对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制造业重振的联邦与地方政策、空间分布、特点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美国制造业现状的窗口;太原师范学院王宇翔的《从市政府走向国会:1980年以来洛杉矶华人参政研究》以洛杉矶圣盖博河谷自1990年至2021年的四次选区重划为例,呈现了华人从市政府到州议会再到国会的完整链条;天水师范学院师嘉林的《全球城市的跨文化主义和移民治理》以蒙特利尔、多伦多等城市为例,探讨了在全球化时代人口、技术、资源广泛流动的背景下,城市通过完善治理体系以应对跨文化主义和移民问题的可能路径;上海外国语大学吴小凡的《边疆地带的城市:西属北美殖民地城镇的建立》将西属北美殖民地城市分为:由王室直接管控,王室通过总督、殖民者和教会间接管控,宗教型城镇三大类,尝试对影响美国城市建设的西班牙因素进行了发掘;安徽师范大学曹升生和吴素芳的《论罗森瓦尔德基金会对美国南方黑人教育的贡献》通过对罗森瓦尔德基金会办校运作机制的研究,展现了基金会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多元主体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闽南师范大学罗超的《战争书写与美国内战老兵身份的建构(1865-1881)》以美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创始人、联邦老兵弗雷斯特在19世纪60年代末的战争书写为例,讲述了高贵的“公民兵”形象与堕落的“常备兵”形象之间界限消失的过程。
三、强基&拔尖本研一体化论坛
本次“强基&拔尖本研一体化论坛”由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李莉教授主持,精选了来自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硕、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8篇学术论文,其研究视域不仅涵盖中国与美国的城市史问题,在内容与方法上更是囊括了经济、社会、环境治理等多种不同面向。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艾讯在《唐宋时期杭州西湖的水环境治理:以“茭葑”为中心》围绕中唐至北宋时期杭州西湖的葑田治理问题展开,用“相对平衡(中唐)、葑田蔓蔽(唐末)、相对平衡(吴越治理后)、葑田堙塞(北宋中前期)、尽为菱荡(苏轼治理后)”等五个阶段概括了近三百年间西湖的治理经历,并提出“西湖葑田滋生,主要缘于人为侵占湖面,治理与否则是国家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利益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后,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洁作了题为《环境种族主义视阈下芝加哥贫民区的形成与演变(1880-1920)》的报告。她以“环境种族主义”理论为切入点,通过论述白人对外来移民群体的系统性歧视,指出自由放任政策如何造成外来移民社区的社会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以及女性改革者如何通过环境正义斗争和住房改革运动改善当地环境。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徐欣蕊与简天天同样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徐欣蕊的《西方城市史研究中空间的概念与方法:以<城市史>与<城市史杂志>为切入点》采用可视化手段对城市史研究中的“空间”概念进行了分析;简天天的《伤寒防治与克利夫兰城市饮食卫生建设(1900-1920)》以克利夫兰伤寒防治为例,讲述了在应对疫病过程中,城市的卫生观念、环境观念以及规划建设如何发生转变。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的三位硕士研究生陈帆、李文慧与林琳展示了各自的报告。陈帆的《“公平”的不同解读:1976年<海德修正案>的产生与围绕联邦堕胎资金禁令的公共辩论》以20世纪70年代联邦堕胎资金禁令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为讨论对象,首先考察了为何自由派与保守派使用“公平”话语参与堕胎资金禁令议题的公共辩论,而后探讨“公平”话语如何推动堕胎资金禁令议题的发展,进而论述司法部门怎样从宪政层面认识“公平”话语与堕胎资金禁令议题的关系;李文慧的《与谁为邻?——20世纪美国郊区化进程中的“他者想象”》借助城市人类学中的“他者”视阈,将20世纪的美国郊区化进程视作以房地产开发商、联邦政府和白人中上阶层为代表的“我者”借由“限制性契约”“红线政策”“审美规训”等手段排斥以少数族裔为代表的“他者”的过程;林琳的《二战前后城市老板历史书写的转变及原因》结合“历史书写”概念对“城市老板”展开“老题新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节点,依据书写倾向将前后有关城市老板的历史书写模式分为“批判书写”与“功能书写”两大类,前者着重描述城市老板与移民的负面形象,后者着眼于老板对移民的帮助功能。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21级强基班的本科生张心豪带来了《切萨皮克殖民地烟草经济研究综述》的报告。他首先阐述了美国南部与烟草种植的渊源,进而从阶段划分、研究方法等角度对有关切萨皮克烟草经济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谈及烟草经济与城市史之间的联系。他指出,作为南部早期的支柱经济作物,研究烟草经济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南部的城市发展以及城乡关系建设。
报告环节结束后,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杨长云对同学们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对同学们的汇报做出了高度赞扬,认为这些论文选题很好地把握了城市史研究的创新性与多样性。许多论文更是呈现出这些城市史研究者善于融合新材料、新方法、新领域的特点,令人耳目一新。不过,他同样勉励同学们仍应在论文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做进一步挖掘。最后,他提议同学们继续打磨论文,并期待将来能够与同学们作进一步的交流。
四、闭幕式
闭幕式现场
在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李莉教授的主持下,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罗思东教授再次表达了对王旭教授在中国美国城市史研究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敬意,同时也对参与论坛的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同仁表示感谢。福州大学谢菲、郑州大学王毓敏、闽南师范大学姬康、大连民族大学郭九林等均在闭幕式上就中国美国史研究和各自的研究领域作简短发言。
回到本届论坛“中国美国城市史研究的来路与去向”这一主题,我们既能够从“美国城市史青年学者论坛”的议题和讨论中看到美国城市史的欣荣面相,也能够从“强基&拔尖本研一体化论坛”的议题和讨论中看到后来者的尝试与希望。相信正如王旭教授所言,“小众不小”的美国城市史研究将继续吸纳从事不同国别、不同区域的学者参与讨论,美国城市史领域的研究者也能“君子不器”,借鉴不同学科领域的经验方法,持续为这一领域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整理:厦门大学世界史硕士生李文慧、陈帆
编 辑:杨洁 责任编辑:杨长云
编 审:张勇安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推文 |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