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成果|于展: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美国历史论稿》序
恩师杨玉圣教授的《美国历史论稿》,就要出版了。恩师嘱我写序,听此消息,我诚惶诚恐,心想哪有学生给老师写序的道理?但是,老师诚意邀请,作为弟子,只能勉力为之,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000年,我从曲阜师大历史系毕业,报考北师大历史学系的世界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有缘从杨老师读美国史。当初懵懂无知,是老师把我引领到美国史研究的道路上的。后来,又推荐我到南开,跟李剑鸣教授,攻读美国史专业博士。屈指算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但我生性愚钝,虽一直在坚持、努力,但至今所取得的成就,与两位导师期望比,相差甚远,故愧对两位恩师也。
记得刚入杨门时,老师就相赠其所著之书,还在扉页题写“于展学友惠存”,令我受宠若惊。当时中国学界生态恶化,学术剽窃和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老师嫉恶如仇,创办学术批评网,对此大力批判,并联络同道,为建立学术规范而不懈努力,成为当时学界的一面光辉的旗帜。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在中国学术史上可以大书特书的一笔。
我当时耳濡目染,逐步才搞清楚了学术的门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撰写了《近五十年来中国的美国黑人史研究》和《近二十年来殖民主义史研究的新进展》等习作,并在老师的推荐下,发表在《史学月刊》等期刊,成为我的学术处女作。最终的硕士论文,在老师精心指导下,以《马尔科姆·X的思想及其转变》为题,首次在中国学界对这位民权运动时期激进的黑人领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这也成为我从事美国黑人史研究的起点。相关论文在老师帮助下,均得以发表。对此,我永远感激老师。
在读研期间,我还亲眼目睹了老师对其导师和老一辈学者的尊重,如对齐文颖先生、罗荣渠先生、刘宗绪先生、刘绪贻先生、曹德谦先生等,分别义务为他们编辑、出版文集,殚心竭力,劳苦功高。可以说,老师把尊师重道做到了极致,令我感动不已。
从南开博士毕业后,我本来想到大连工作,但没想遇到一些困难,后来机缘巧合,周周转转,还是回京找工作。当时我已结婚,带爱人张彦博士首先来拜见恩师。老师让我们安心住在他的家中,并最终为张彦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先后到北师大和首师大求职,老师也关怀备至,费心费力。不得已,我到首师大先做了辅导员。老师鼓励我先安顿下来,再图谋发展,可以走曲线救国的道路。最终历经艰难,六年后,才转到了教学科研岗。
更为重要的是,从此可以常常见到老师,听从他的教诲,也通过老师认识了学界很多师友,目睹了老师更多的尊师重道和快意恩仇。这么多年来,因为进行学术批评和践行小区自治,老师得罪了很多人,惹了很多官司,但老师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在重重压力下,取得了很多诉讼的胜利,即使有失败,也无怨无悔,令我非常佩服。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常在老师身边。最近几年,老师经历过几次大难,有两次还非常凶险,但老师总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在此,我祝愿恩师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回想这二十多年的历程,我受老师恩惠多矣。学术本身就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老师又是尊师重道的典范。作为学生,耳濡目染,现在能为老师做点儿事情,理所应当,想到这里,也就释然了。
恩师1994年时曾出版过一本美国史论集《美国历史散论》,当时老师刚刚三十一岁,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可能创下了中国美国史学界出版文集的最年轻的记录。德高望重的刘绪贻先生为之做序,鼓励有加。如今,时光已过去近三十年矣,老师经历了从北师大调任到政法大学的重要转折,学术研究重点从史学转到法学,开始了非法非史、亦法亦史的艰难转型,如今已然取得重要的成就。但是,美国史研究仍旧是老师的所爱,也是他学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与《美国历史散论》不同,《美国历史论稿》选取了老师在美国早期史、中国美国学史、中美关系史等领域代表性的论文和评论,资料翔实,语言华美,立意高远,持论公允。其中,不少篇什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如中国人的美国观系列论文,是中国学界在此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已成学界公论。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为学界德高望重的杨生茂教授、资中筠研究员、邓蜀生编审、刘祚昌教授、罗荣渠教授等老前辈撰写的学术书评,既体现了其学术评论家的深厚学识,也生动再现了他们珍贵的学术情谊。
最后一提的是,我之研究美国黑人史,也是源于老师的指点。当初选题的时候,老师提到三个方向,前两个分别是老师已经做过的美国早期史、中美关系史,还有一个就是老师想要将来研究的美国黑人史,他认为这个领域在美国学界蔚然兴起,大有前途。我当时举棋未定,一次偶然间在学校旧书摊淘得一本《马尔科姆·X自传》和一些美国黑人史的外文书,想到老师的建议,就开始了相关研究。也没成想,就一直沿着这个道路走下来,而老师因为调到政法大学,就没有再做美国黑人史研究。我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算是弥补老师一个缺憾,这也是薪火相传的意义吧?
于展
2022年2月20日
本文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