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员动态 > 会员成果

会员简介

学术活动

会员成果

新黑人文化运动的性质——兼与张友伦、吴金平先生商榷(下)

更新时间  2003-12-13 作者:黄卫峰

新黑人文化运动是美国新黑人知识分子从文艺方面对黑人解放道路进行的一次探索。他们认为美国黑人最终的出路是在坚持自己个性的前提下融入美国社会,这与同时期发生的加维“返回非洲去”的运动形成鲜明对照。可以说,这两次运动在美国黑人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标志着黑人解放两种路线的斗争。

关于美国黑人的出路问题,早在奴隶制遭到废除之前,就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主张把黑人遣返非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黑人的出路在美国,他们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应该在美国国土上进行。

历史上,把美国黑人遣返非洲或美国之外的其它地方的想法主要限于白人。拉尔夫·邦奇(ralph bunche)认为,“殖民计划的真正意义在于把黑人视为必须加以根除的罪恶。”连托马斯·杰佛逊和亚伯拉罕·林肯这样的人道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都对这类方案发生了兴趣。杰佛逊在《弗吉尼亚杂记》(notes on virginia)认为黑白两个种族不可能和平共处,只能以一个种族的灭亡而告终。解决黑人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把黑人送到美国之外的地方去。331816年建立的美国殖民协会(the 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目的在于把那些被视为对南方奴隶制构成危险的自由黑人从美国清除出去。当时在该协会帮助下前往非洲的黑人绝大多数是为了换取自由。不过也有一些自由黑人因为对自己在美国社会的处境感到绝望而把殖民视为理想的选择。1822年,美国殖民协会在非洲西海岸为自由黑人建立了一个殖民地。从那以后,黑人中间一直存在关于殖民可行性的争论并采取了一些具体的行动。

美国黑人史上第一次由黑人试图组织的大规模返回非洲运动是马科斯·加维运动。这时候,由于大量黑人聚集在城市聚居区,发展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条件已经成熟。加维谴责大多数黑人领袖仿效白人,表现出奴隶般的依赖性。他号召黑人不要相信这些“汤姆叔叔般”的黑人领导人。他认为黑人自立和在非洲拥有自己国家的时代已经到来。它是美国黑人对自己在美国的前途感到绝望的反映,表明“黑人对于[在]他们所熟悉的唯一祖国当头等公民的希望,是抱着什么样的怀疑态度。”3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反对黑人的反动情绪是广大美国黑人群众对加维计划产生兴趣的根本原因,他们希望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美国社会的抗议。

然而,正如富兰克林所说的,“‘黑人复国主义’注定要失败。不管黑人对美国的情况有多么的不满,他们在二十年代,正如他们的祖先在一个世纪以前一样,是不愿承担重返非洲这个没有把握的任务的。……大多数黑人安心留在美国,通过所有公民都能利用的正常渠道,……争取改善自己的条件。”35美国黑人中的主流反对把黑人殖民到美国以外的任何地方,坚决捍卫自己作为美国公民的各种权利并为此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对于黑人在美国的发展出路问题,美国黑人中间又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部分美国黑人渴望完全消除自己的非洲自我,毫无保留地全面融入和认同美国白人文化。然而,在把黑人视为永远不能同化的种族的美国种族主义社会里,这种一相情愿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保持种族特性和种族认同对于美国黑人来说是基本的前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黑人在此基础上,借鉴、吸收美国白人文化和其他种族的文化,积极发展黑人自己的文化,为推动美国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美国黑人光明的出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正是对这一出路进行的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新黑人文化运动是新黑人知识分子在争取黑白融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黑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黑人以平等身份参与美国生活的一场文化运动。可以说,它是美国黑人史上第一次对大规模黑白融合进行的尝试。当时美国白人社会出于自身要求摆脱腐朽的欧洲文明支配、谋求文化解放的愿望,他们中的开明知识分子对黑人和黑人文化传统在态度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认识到黑人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在言行上都对黑人文化的发展持积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这为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新黑人知识分子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白人所能提供的各种帮助,齐心协力开创美国黑人文化的新局面。他们积极探索如何把自己身上分裂的非洲自我和美国自我融合成一个健康、和谐统一的自我。他们意识到两种自我各有自己的价值,不想失去其中任何一方:一方面,“美国要教给世界和非洲的东西太多了”,因此他们不谋求使美国非洲化;另一方面,“黑人的血对世界有启示意义”,因此也不想“在美国白人特性的洪流中漂白自己的黑人灵魂”。36

新黑人文化运动是美国新兴的黑人文化精英发起的一场争取黑人平等的运动,旨在证明美国黑人的智力潜能,唤起黑人种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美国黑人以尊严的姿态融入美国社会铺平道路。关于这场运动的性质,国内美国史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新黑人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新黑人文化运动是一场黑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认为,“新黑人运动就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在文化上的表现”,“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文化启蒙运动,局限在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范围内”。37吴金平在《自由之路——弗·道格拉斯和美国黑人解放运动》中认为“圣父运动和黑色穆斯林运动同新黑人运动一样,都是黑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38《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则提出了一个新说法“中产阶层”,认为“新黑人运动不是一次广泛的群众运动,而只是黑人中产阶层发起的一次文化启蒙运动”。39

对于这场运动的阶级性质,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判断:发起人的成分,文学创作的内容,以及它面向的对象。新黑人运动的发动者和参与者是来自不同背景的黑人知识分子阶层,其中既有黑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也有黑人群众出身的知识分子。从运动涉及的内容来说,既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生活,也反映了普通黑人的生活和大众所关注的问题。如前所述,新黑人文化运动是一次民间黑人生活素材的发现运动。作家和艺术家不仅展现黑人中产阶级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也重视对长期以来受到忽视和贬低的黑人民间遗产的挖掘,关注下层黑人辛酸的生活,揭露种族主义的罪恶。抗议种族主义成为文艺复兴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的主题。私刑、种族隔离、不公正等成为抨击的对象。

在对新黑人作家的社会身份分析之前,我们有必要区分一对关键性概念——阶级与阶层。在《美国社会的悖论》中,张友伦等引入了一个“新”概念——“中产阶层”。是否存在“中产阶层”一说呢?文化社会学认为,虽然阶层也是一种阶级性,但它与阶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阶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取决于社会经济地位。但阶层决不是单纯的经济地位问题,其中与家世、血族、宗教、年龄、性别、教育、职业、生活方式、身份地位以及语言谈吐等因素密切相关。阶层是阶级的中的一个等级,是阶级中一部分人的属性,没有阶级那样广泛的社会性。文化社会学家司马云杰提醒我们:“由此可见,阶层、等级等虽然是以经济地位为基础的,但他们的划分,除了经济地位外,还有身世、教育、职业、社会态度、生活方式等标准。这是我们研究阶层、等级文化时应该注意的。”40一个阶层可以由来自不同阶级的成员构成,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就是这样。他们是从各个阶级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有的出身小土地所有者,有的是小生产者,有的则是从其它阶级、阶层中分化出来的。从构成成分上来说,新黑人运动中的黑人知识分子阶层在构成上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非常相似。

二十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主要的名作家,如兰斯顿·休斯、克劳德·麦凯、康蒂·卡伦,都是与“中产阶级”相脱节的。41克劳德·麦凯是哈莱姆文艺复兴中第一位表达新黑人新精神的重要黑人作家。他本人是黑人农民出身,于1889年9月15日生于英国西印度群岛的牙麦加。他在那里长大成人后,于1912年来到美国在塔斯克基学院学习农业。早在牙麦加时,他已出版了两本方言诗集:《牙麦加之歌》和《警察歌谣》,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诗人。在这两本诗集中,他运用牙麦加农村的英语方言记录了人民的生活,抒发了对他们的热爱之情。在诗歌中,他与自己的人民紧紧相连。来到美国后,面对美国的种族主义,他用笔、用诗喊出了自己的抗议之声。1918年,麦凯在《皮尔逊杂志》上记录了自己对南方种族偏见的首次反映:“这是我第一次直接面对如此明目张胆、势不两立的对我的种族的仇视。我的心情无法描述。开始我震惊了;对于这种无耻的残忍和熟视无睹,我的灵魂在反抗。”42从他来到美国直到1948年去世,黑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一直是缠绕着麦凯的一大问题。他始终与普通黑人保持着密切联系。他得出结论说黑人工人身上存在一种欧洲人、包括美国人已经丧失的无拘无束的创造力和对生活的享受。在作品中,麦凯强调普通黑人的价值,与其他黑人艺术家一道重新发现了黑人民间文化。新黑人运动最杰出的诗人毫无疑问当属兰斯顿·休斯。休斯是第一位以独特的方式描写黑人生活的黑人艺术家。他虽然出生在一个衰落的中产阶级家庭,但生活和家庭的影响使他成为“黑人民族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描写普通黑人大众的日常生活,讲述普通黑人的喜怒哀乐,用的是他们典型的语言,表达了对他们真诚的爱。对于他心目中的读者,康蒂·卡伦的许多诗歌都是以下层黑人生活为题材的。他说道:“但是,我发现我的诗本身处理的是黑人,他的欢乐和悲伤——绝大部分是后者——以及我作为一个黑人深沉、厚实的情感。”43鲁道夫·费希尔的短篇小说以哈莱姆为背景,如实描写了这个黑人区各种黑人的生活,揭示了他对哈莱姆人民的热爱和他们所代表的各种才能。他并不试图掩盖、装饰普通黑人男女的生活——不管他们穿得多么破旧,也没有对此感到内疚。他为美国黑人的独特性而欢呼。虽然他基本上是一个中产阶级作家,但他刻画了各个阶层和黑人大众的生活,运用他们的语言,反映他们的经历。琼·图默虽然出生在上层黑人家庭,但从小就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的作品《甘蔗》歌颂了佐治亚的黑人农民。他曾于1922年对《解放者报》的编辑写信,表达了他对黑人群众的热爱之情:“但是过去两、三年里,我日益增长的艺术表达要求把我越来越深地拉入了黑人群体……我发现自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爱它,我不可能用这种方式去爱其他的人。”44

卡里·d·温茨认为,虽然黑人知识分子阶层和几乎哈莱姆所有作家都来自完全的中产阶级背景,但其中许多作家努力接近黑人群众,特别是捕捉他们认为代表下层黑人特征的自然性;他们最成功的小说中许多都是以城市聚居区下层黑人生活为背景的,他们的许多诗歌借鉴了黑人大众带入音乐和宗教中的节奏和主题。45

综上所述,不能把新黑人运动定性为一场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运动。但是这并不是否定中产阶级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美国黑人历史上,中产阶级一直是黑人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没有中产阶级(有闲阶级),就不可能有文学创作。奴隶制时期,在田间干活的黑人奴隶没有创作出文学作品,原因就在于此。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创作。显然,十九世纪,黑人中产阶级的经济状况使他们得以腾出时间来进行文学创作。但是就新黑人运动而言,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哈莱姆作家构成了一个知识分子阶层,而不是中产阶级。两者的区别在于,知识分子阶层是与中产阶级背景断绝关系的个人,他们组成了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圈。(不过,哈莱姆存在中产阶级作家。)”46

注释:

1 22 25 34 35 [美]约翰·霍普·富兰克林:《美国黑人史》,张冰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31,432,433,424页。

2 转引自john runcie, “marcus garvey and the harlem renaissanc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1980-1994 , ed. by cary d. wintz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6), p.332.

3 nella larsen, passing (new york and london, 1971), p.178.

4 langston hughes, the big sea (1940. reprint. new york: hill & wang, 1963), p. 325.

5 转引自arthur m. schlesinger, jr., 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2),

p.83.

6 w.e.b. dubois, “the dusk of dawn”, writings (the library of america, 1986), p.740.

7 10 16 w.e.b. dubois, “the criteria of negro art”, the critics and the harlem renaissance, ed. by cary d. wintz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6), p.366, 372, 373.

8 戴安娜·拉维奇编:《美国读本: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中文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597—598页。

9 转引自amritjit singh, the novels of the harlem renaissance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6), p.45.

11 alain locke, “the legacy of the ancestral arts”, the new negro, p.255.

12 e. franklin frazier, “a folk culture in the making”, the southern workman (june 1928), vol. lvii, no. 6.

13 alain locke, “enter the new negro”, in cary d. wintz, ed., the emergence of the harlem renaissance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6), p.104.

14 onwuchekwa jemie, langston hugh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15.

15 兰斯顿·休斯:《大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52-253页。

17 转引自施咸荣,“美国黑人的三次文艺复兴”,《美国研究》,1988年第4期第76页。

18 28 30 32 abraham chapman, “the harlem renaissance in literary history”, in cary d. wintz, ed.,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1940—1979, p.20, 18, 4.

19 john higham, “the problems of assimi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ee: john gjerde, ed., 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immigration and ethnic history—documents and essays, p.18.

20 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民主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第335,336页。

21 richard wright, white man, listen! 转引自abraham chapman, “the harlem renaissance in literary history”,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1940—1979, ed. by cary d. wintz, p.20.

23 william m. tuttle, race riot: chicago in the red summer of 1919 (new york: atheneum, 1970), p.228.

24 w.e.b. dubois, “the negro and radical thought”, the crisis. included in the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of “new negro” literature, ed. by cary d. wintz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6), p.351.

26 转引自ralph l. pearson, “charles s. johnson and the harlem renaissance”, in cary d. wintz, ed.,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1940—1979, p.387.

27 关于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对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主要参考了cary d. wintz, black culture and the harlem renaissance, p.194—205.

29 转引自mae gwendolyn henderson, “portrait of wallace thurman”, in arna bontemps, ed., the harlem renaissance remembered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972), p.157.

31 转引自amritjit singh, the novels of the harlem renaissance, p.38.

33 参见george m. frederickson, the black image in the white mind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1), p.4.

36 w.e.b. dubois, “the souls of black folk”, in writings, p.365.

37 南开大学历史系:《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28,236页。

38 吴金平:《自由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87页。

39 张友伦、肖军、张聪著:《美国社会的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57页。

40 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4页。

41 42 august meier,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negro novel”, in cary d. wintz, ed.,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1940—1979, pp.125, 486—487.

43 edward shillito, “the poet and the race problem”, cary d. wintz, ed., the critics and the harlem renaissance, p.333.

44 s.p. fullinwider, “jean toomer: lost generation, or negro renaissance?”, cary d. wintz,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1940—1979, p.457.

45 cary d. wintz, black culture and the harlem renaissance, pp.118—119.

46 warrington hudlin, “the renaissance re-examined”, in arna bontemps, the harlem renaissance remembered, p.270.

作者姓名:黄卫峰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系美国史博士生

通讯地址:南京大学历史系(210093)

e-mail: eric-huang@263.net

电话:0773-5844830或013652361932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