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茂信:评邓蜀生先生著《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
人民出版社编审邓蜀生先生撰写的《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已于1990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1章,约33万余字。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不辞劳苦,查阅了大量的中英文史料,积十载潜心研究之成果,对世界各地移民迁徙美国作了系统的论述l,为我国美国移民问题研究献上了一束鲜艳的花朵。
在这部力作中,作者以自由女神像的来龙去脉为笔端,对美国自建国以来移民洪流的来源和移民结构的发展变化作了精辟的分析。在这里,作者根据不同时期移民来源的特点和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的“疑虑重重”时期。这一时期的移民主要是来自英国。第二阶段是1815年至1882年的“自由移民”时期。这一时期的移民来源与建国初相比有三个特点:一、德国和爱尔兰超过英国,成为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二、除西欧和北欧移民外,有了一定数量的东欧和南欧移民;三、亚洲移民不断增加。第三阶段是1882年至1924年的“限制和选择”移民时期。这一时期是排斥华人和日本人,限制东欧和南欧人。第四阶段是1930年至1960年的“移民限制”松动时期。在这一时期,亚洲和拉丁美洲成为移民美国的主要来源地区。作者指出,尽管美国的移民政策经过多次修改,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它所拒绝和排斥的是它不需要或不迫切需要的人,它真正需要的人,决不会拒之门外”。(第52页)
接着,作者以大量的篇幅和翔实的史料,着力对一些主要的种族和民族移民进行分别论述。在阐述印第安人的盛衰演变时,作者考察了印第安人的“本土说”和“外来说”,认为印第安人是一万多年前经过白令海峡迁居北美的亚洲人。他们虽然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但随着欧洲白人纷至沓来,他们发展本身文化的环境就消失了。因此,“北美印第安人的原始社会不是美国的古代史”。他们只是“北美移民的先驱”。(第61页)
在作者看来,构成美国文化主流的是早期来到北美并建立了13个殖民地的英国人和西欧人,“是他们不自觉地把旧世界的火炬带到了新世界。”(第39页)虽然这些民族和国家移民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英国咄咄逼人的高压政策的压迫下,他们把“星星自由之火燃烧成光芒四射的独立火炬”,从而加速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第116页)
在分析欧洲移民迁徙北美的动因时,作者通过对殖民地时期以来迄至19世纪末欧洲各国移民洪流起伏变化的分析,认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移民美国的具体动因有所不同,但都没有超出下列三个方面的因素:一、经济上找生路;二、政治上找出路;三、宗教上找活路。
随后,作者专辟章节,论述了以往被美国学者认为不是移民的黑人。作者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非洲人移居北美的过程是人类历史上最灭绝人性的历史悲剧。”(第149页)到美国之后,他们沦为种族主义最残酷的受害者。但是,黑人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作者在阐述亚洲移民特别是华人移民时,客观地评述了他们迁居美国的悲惨遭遇,热情地讴歌了他们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淋漓尽致地鞭挞了美国资产阶级和种族主义者对他们推行的种族歧视和排斥政策。这些默默无闻、含辛茹苦、与人无争、安份守己的移民成了美国资产阶级随心所欲,任意蹂躏的工具。他们“所受待遇远不如备受歧视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第231页)
在最后一章中,作者评介了“熔炉”理论和美国社会“文化多元论”,论述了历史上美国同化外来移民的进程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作者指出,美国在同化外来移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种语言、一套法律和一个经济体系,再加上基本相似的价值观念和被称为‘美国生活方式’的道德标准,在社会生活中被大多数美国人所接受。”尽管由于大批新来的移民不断流入美国,使其同化外来移民的道路更加漫长,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利坚民族同化外来异民族移民,而不是外来移民重塑美利坚民族。”(第410页)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不仅是一部结构严谨,颇有参考价值的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雅俗共赏,可读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作者在援引大量的档案史料的同时,还挖掘了颇为丰富的民歌、诗歌和口述史料。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富有文学感染力的笔触真实地勾画出了移民到美国后失望与不满、孤独与思乡、抗争与进取的动人画面。此外,在结构上,作者打破时间界限,以专题为章,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和移民逐一论述。各章既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不失内容上和整体逻辑上的衔接。在各章中,作者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每个历史事件和人物层层剖析,穷源竞委。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以美国民族与外来移民的关系为主线并将其贯穿于全书始终。美国是一个由外来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一部美国民族关系史既是一部移民史,同时又是一部美利坚民族同化外来移民的历史。作者在分析移民洪流涌入美国后溶于美国主体民族时指出,在美国历史上,“有宽容大度,振顽立儒的光辉篇章,也有使民族汗颜的种族迫害丑闻。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邪恶”相互交织,构成了美国同化外来移民的历史。(前言)这一见解深中肯綮。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点上,而是旁征博引,在书中进一步深入细致地阐述了这种耻辱和邪恶所产生的根源。作者指出,自殖民地时代以来,排外主义和种族主义就始终存在,只不过是时隐时现,时起时伏,时而象一潭臭不可闻的死水,时而象一股巨大的恶浪。在殖民地时代,就有英国人迫害法国人和爱尔兰人的丑闻。在宗教上,“身受宗教迫害的人成了宗教迫害狂”。清教徒以外的异教徒被视为“魔鬼的代理人”而被剥夺了信仰自己宗教的权利。(第103页)到19世纪以后,这种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潜移默化,愈演愈烈,成为泛滥于美国社会的痼疾。白人歧视和迫害有色人种,先来者排斥后来进,同化了的移民歧视和排斥没有被同化的移民,西欧和北欧移民排斥东欧和南欧移民,新教徒排斥天主教徒。凡此种种,恣意妄为,荒谬绝伦。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各种因素的变化,排外主义会逐渐削弱并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还会长期存在。要消除种族主义,“恐怕要比人类登上火星还要遥远。”(第205页)因此,种族主义在今后还是阻碍少数民族移民融入美国社会主流的主要因素。
最后,还得提及的是,作者在编撰本书时,不仅立足于过去,而且着眼于现实和未来。这一特点在对印第安人、黑人、华人、拉丁美洲移民和犹太移民的论述中尤为突出。作者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移民到美国后历经磨难,备受凌辱,他们为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争取应有的民主权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在美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在融入美国社会主体文化的同时如何保持自己的种族特点,二是新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排斥。然而,由于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他们面临的挑战也有所不同。譬如,在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印第安人经过长期通婚和接受美国主体文化的熏陶,逐渐地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传统。从长远看,“印第安人最终将溶合进美国社会主流中”,这是必然的趋势。(第91页)他们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在认同美国主体文化的同时,如何保持和发展自身的种族特点。相比之下,华人需要应付的首要挑战是团结起来,参与政治,反对种族主义。虽然华人在美国经济文化各界不乏出类拔萃之辈,“可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整体,社会地位并不高,政治力量更是微弱。”(第278页)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华人把自己禁锢在不问政治,明哲保身,只求温饱的传统观念之中。在这一点上,华人不如黑人。“真正使美国黑人赢得法律上的平等和尊严,使美国社会不得不倾听黑人声音的,是黑人日益团结的政治力量。”(第279页)因此,华人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遏制种族主义的攻击,就必须团结起来,积极参与政治。只有这样,华人才能在美利坚民族中获得与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完全相称的社会地位,在美国社会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他们汇合于美国社会主流,使中华文化成为美国多元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然而,作为我国美国移民问题研究中第一部探索创新之作,本书似有需要改进和加工的不足之外。
第一,作者在分析美国排华的原因时,认为“美国排华的深刻背景是种族主义,‘饭碗问题’是煽起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的由头。”(第240页)这种说法尚嫌不足。我们知道,种族主义在美国始终存在。而历史上白人歧视有色人种,大民族歧视小民族移民也司空见惯,这在文中已有所述。那么,在众多繁杂的外来移民中,为什么不是别的民族移民而是华人首当其冲,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烈,最不公正的受害者?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19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排斥华人由一个地方性的问题骤然成为全国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此外,种族主义者常常以“饭碗问题”为借口,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对外来移民进行排斥,甚至施以暴行。历史上是这样,今天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美国再没有对别的民族移民制定类似排华法案的移民政策呢?显然,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仅用种族主义的原因是不能说清楚的。只能说,种族主义是美国排华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原因。回答上述问题还得从下面三方面找原因。
首先在经济上,1873年至1878年美国爆发了全国性的经济大危机。这次危机导致了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民生凋敝,民怨沸腾。由此引发的全国性工人运动直接地威胁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与此同时,在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以后被解雇的华工纷纷流入大城市,寻找工作。由于华工在劳务市场比白人工人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而能够进厂工作,因而华人自然而然地成为白人工人攻击的对象。而这种情况正好使种族主义者找到了排斥华人的借口,也给资本家挑拨民族矛盾,缓和劳资冲突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因此,他们借题发挥,大肆进行蛊惑性的宣传和煽动。一时间,华人成为众矢之的。其次,在政治上,到19世纪七十年代末,民主党和共和党在争夺总统宝座的竞选中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这就使加利福尼亚等西海岸各州在总统竞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因此,两党为了拉拢西海岸各州的选票,便迎合了西部种族主义者和工会组织的排华心理,竞相把排华问题纳入各自的竞选纲领中,从而成为全国性政治问题。最后,在外交上,由于清政府腐败落后,软弱无能,内外交困,自顾不暇,它根本不可能去保护在美国的华人。如果当时的中国象今天这样强大,美国政府即使不愿制止地方排斥华人的种种暴行,至少也不会把排斥华人作为一项国策,执行了长达61年之久。在老罗斯福执政时期,美国有不少地方发生了排日事件。而对日本政府的抗议,美国“前倨而后恭,因为日本比中国强,美国害怕同它打仗。”(第304页)虽然日美两国的“君子协定”“并没有制止住加州的排日活动,但也没有遏止日本移民加利福尼亚的趋势。”(第304页)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始终没有制定类似的排日法案。
第二,书中有些时空概念不够确切,有待矫正。如作者在阐述美国东西部各地竞相制定优惠措施,吸引移民时写道:“西北部各州急于吸引移民,一是需要人力开放,二是要处理大量没有找到买主的土地。”(第21页)实际上,在1870年以前,整个西部,正式加入联邦的州只有加利福尼亚(1850)、俄勒冈(1859)、内华达(1864)和内布拉斯加(1867)。其他地区,如科罗拉多(1876)、南、北达科他(1889)、蒙大拿(1889)、华盛顿(1889)、爱达荷(1890)、怀俄明(1890)和犹他(1896)还没有加入联邦。因此称“西北各州”还为时过早。
第三,书中有些地名译名前后不一致。譬如,在第三章,称杰斐逊的父亲是一位“韦尔士移民”,而在第十一章“美国历届总统的一个简表”中又将译名称为“威尔士”。在第三章,作者多次使用“圣佛兰西斯科”,在第六、七两章中又频繁地使用“旧金山”。在第七章中使用“伯克莱”,在第八章却使用“伯克利”。此外,书中还有“伊利诺斯”和“艾奥华”等旧译名屡次出现。根据中国地名委员会编写的《美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和《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这两个地名均译为“伊利诺伊”和“艾奥瓦”。总之,上述微瑕,去之更辉,丝毫不会损害本书的价值。
说明:原文题目是“评《美国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