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员动态 > 会员成果

会员简介

学术活动

会员成果

会员成果 | 王希:评《人非财产:美国建国时期的奴隶制和反奴隶制》

更新时间  2020-07-21 作者:王希

Copyright © 本文发表于《南部史杂志》( Journal of Southern History )2020年5月第2期,作者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历史学系教授王希。由作者授权本公众号推送中文全文,特致谢忱!如需转载,请注明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官方公众号“美国史研究”】

《人非财产:美国建国时期的奴隶制和反奴隶制》

英文书名: No Property in Man: Slavery and Antislavery at the Nation’s Founding

作者:Sean Wilentz

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时间:2018年

本书作者简介

会员成果 | 王希:评《人非财产:美国建国时期的奴隶制和反奴隶制》

肖恩·威兰茨(Sean Wilentz),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著有《美国民主的兴起》( The Rise of American Democracy )(2005),该书曾获班克罗夫特奖,并入围普利策奖。

评《人非财产:美国建国时期的奴隶制和反奴隶制》

文 / 王希

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作者注:瑟古德·马歇尔(Thurgood Marshall, 1908 ~1993),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最高法院大法官)曾评论道:“宪法和随后的自由斗争的关系是一个深刻的历史难题”。受此观点的启发,肖恩·威兰茨着手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部通常被认为支持奴隶制的宪法,是如何最终成为“反奴隶制政治工具”的(导言第10页)。鉴于有关制宪、反奴隶制历史和内战起源政治的著作已是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威兰茨似乎为自己定下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艰巨任务。 《人非财产:美国建国时期的奴隶制和反奴隶制》不仅极大地修正了我们对制宪者在奴隶制及其遏制问题上的初衷的理解,而且还批判性地改写了美国反奴隶制斗争的历史

当然,威兰茨并没有否认原始宪法中包含了许多妥协,它使得奴隶制得以继续存在,并在建国之后扩大了奴隶主的权力。但他的 目的是要揭示和破译制宪者的“关键的微妙之处”,即“刻意拒绝了对人作为财产的任何确认”,并仅仅承认奴隶制是“各州法律的产物”(第1、2页)。宪法非但没有成为一份彻头彻尾支持奴隶制的文件,反而产生了一个悖论,即在奴隶制已经存在的地方承认它,却又没有在国家层面上认可它。在威兰茨看来,这种悖论成为“适时地摧毁奴隶制的政治活动的宪政基础”。

本书一共五章,主要讲述了从革命时代到南部蓄奴州脱离联邦危机期间,在已经建立的宪法和政治舞台上发生的反奴隶制历史。本书同样讨论了在政治体制外的反奴隶制活动家们,如贵格教徒和加里森派废奴主义者,但并没有将他们作为故事的主角。在笔者看来, 本书最具原创性和深刻性的贡献在于,威兰茨在第二章中讨论了不同背景的反奴隶制和支持奴隶制的代表们,如何通过对三个著名的与奴隶制有关的妥协(即五分之三条款、大西洋奴隶贸易条款和逃奴条款)的争论,来决定奴隶是否应该被定义为受宪法保护的财产。讽刺的是,“‘人不可成为财产的理念’”之所以被引入宪法,又通过宪法得到确认,并非因为它是反奴隶制的理论。而更多是因为,詹姆斯·麦迪逊努力澄清了一个在奴隶贸易条款辩论中的、被质疑的技术性缺陷(第97页)。麦迪逊的澄清,虽不是有意为之,但“的确奠定了一个原则,即绝大多数的代表都以此为荣:国家法律不允许人成为财产”(第98、99页)。

除了宪法制定者们坚持要求国会拥有限制奴隶制扩张的权力之外,宪法拒绝“将人作为财产”,也提供了两种可用的观念和机制。后世的人援引这些观念和机制,来为各种反奴隶制事业服务。 在后面的章节(第3到5章)中,威兰茨着重阐述了不同时代的反奴隶制活动家,是如何在政治体系内外,利用这些最初的反奴隶制观念和机制,来对抗“奴隶主权势”(the Slave Power)的拥奴侵略的。这三章包含了关键领土(西北、西南领地、密西西比领地,购买的路易斯安纳地区和墨西哥割让的领地)管理问题的国会辩论、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1850年的妥协案、1857年德雷德·斯科特诉桑福德案的判决、以及1854年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之后的政党调整等内容。

本书的结尾极其有力,威兰茨戏剧性地揭示了亚伯拉罕·林肯和南卡罗来纳州的分离宣言(还有后来的南方邦联宪法),是如何就美国宪法在处理人作为财产问题上的原意进行辩论的。对这场辩论的分析,有效地证明威兰茨对这段可用的(usable)历史的重要的重新发现,即把美国反奴隶制斗争的开端重新设定为建国之初,确实是有效的。

本期编辑:武汉大学团队

编 辑:于鑫 责任编辑:杜华

编 审:张勇安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